张晨琳 劳成明 段金凤 陈京凯 胡婵婵 胡健波 许毅 黄满丽
[摘要] 目的 探讨疑病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特点。 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疑病症患者(疑病症组)44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42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 items,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s anxiety scale, HAMA)评定临床症状,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定疑病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结果 疑病症组HAMD、HA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HAMD=18.61,P<0.01;tHAMA=16.85,P<0.01)。在MCCB测试中,疑病症组在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社会认知的分数及总体综合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控制了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影响因素以后,疑病症组HAMD评分、HAMA评分与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社会认知领域及总体综合分数成负相关(P均<0.05)。 结论 疑病症患者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且有认知功能损害。
[关键词] 疑病症;抑郁;焦虑;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05-008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ochondriasis. Methods 44 patients with hypochondriasis(hypochondriasis group) and 42 healthy controls(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The clinical symptom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 items(HAMD) and the Hamiltons anxiety scale(HAMA), and the 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the 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 Results The scores of HAMD and HAMA in the hypochondrias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AMD=18.61, P<0.01;tHAMA=16.85, P<0.01). In the MCCB test, the scores of attention/alertness, working memory, vocabulary learning, visual learning, 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ocial cognition and overall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hypochondriasis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1). HAMA score, HAMA score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ttention/alertness, working memory, vocabulary learning, visual learning, 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ocial cognition and overall composite scor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age, sex and education years(all P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hypochondriasis hav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Key words] Hypochondriasis;Depression;Anxiety;Cognitive function
疑病癥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自身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1]。主要特征包括反复寻求身体检查、诊断、专业医生的保证及寻求来自朋友和家庭对其躯体症状和进一步深入检查的关心[2]。患者常常奔走于各大医院反复就诊及进行检查,其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且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3]。国内报道疑病症的发病率在1.02‰~2.59‰[4-6],国外报道初级保健门诊患者中疑病症平均发病率约为4.2%[7]。2008年 Eric Rassin等[8]有关疑病症患者注意认知的研究发现,疑病症患者在信息处理加工过程中对躯体症状阳性信息的过度关注,而对阴性信息予以忽略,表明疑病症患者存在信息处理加工障碍。目前国内对于疑病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对疑病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损害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疑病症组 本研究选取2015年1~12月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的疑病症患者44例,这些患者均在不洁性交后出现临床症状,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均求助于网络,共同建立了一个QQ群,彼此互相影响,临床症状越来越相似,均相约就诊于当地感染科。其共同特征是均坚信自己感染了一种未知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其自愿加入本研究。入组标准:(1)年龄18~55岁;(2)符合DSM-Ⅳ疑病症的诊断标准;(3)未服用任何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及其他精神药物,或入组前停用上述药物2个月;(4)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5)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阴性;(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1)严重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2)目前有抑郁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及精神病性障碍;(3)精神活性物质滥用;(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有视觉和听觉疾病者。
1.1.2 对照组 通过招募入组健康对照者42名。入组标准:(1)年龄18~55岁;(2)无重大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3)本人及一级亲属无精神疾病史;(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目前有抑郁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及精神病性障碍;(2)有视觉和听觉疾病者;(3)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本研究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步骤 对入组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临床症状量表评定和认知功能评定。
1.2.2 一般情况调查表 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
1.2.3 临床症状评定量表 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s anxiety scale,HAMA)评定临床症状。
1.2.4 认知功能评定 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定疑病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1.2.5 试验控制 (1)入组诊断:按照方便取样的方法,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患者中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由两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根据DSM-Ⅳ共同诊断为疑病症方可入组;(2)所有疑病症患者均进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检查,心理测验及量表测定由两名经过专业培训的神经心理测量技师施测,有多年工作经验,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3)进行神经心理测量时,测量技师不了解患者的临床状态,测量结果不受其主观影响;(4)为了减少对测验成绩的影响,测验为患者进食后上午进行,在测验中途根据受试者情况休息1~2次,每次5 min。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认知功能评定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资料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使用偏相关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相关临床症状比较
疑病症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疑病症组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MCCB认知功能的比较
两组MCCB认知功能在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社会认知、总体综合分数方面,疑病症患者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疑病症组MCCB认知领域和总体分数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关分析
疑病症组MCCB认知领域和总体综合分数与性别无相关性,疑病症组词语学习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P<0.05),疑病症组总体综合分数与受教育年限成正相关(r=0.21,P<0.05)。
2.4 疑病症组MCCB认知领域和总体分数与HAMD、HAMA评分相关性分析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影响因素以后,疑病症组HAMD评分、HAMA评分与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社会认知领域及总体综合分数成负相关,而与信息处理速度领域无相关性。见表3。
3 讨论
疑病症的治愈率低,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因多数患者担心或相信自身患有严重躯体疾病,不愿接受针对疑病症本身的治疗而呈现疾病慢性化,随着病程延长,易导致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领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9]。目前尚缺乏专用于评定疑病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工具。MCCB作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从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认知七个维度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信效度的评估,相对于其他认知功能测评工具,MCCB的结果更为稳定[10-12],在临床和科研中也被廣泛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认知功能评定[13],故本研究选用MCCB作为评价疑病症认知功能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疑病症组患者的注意力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以往的研究中,Paul Pauli等[14]发现疑病症患者存在注意力偏向且偏向于躯体症状,Gropalis等[15]发现疑病症患者对疾病、躯体抱怨、恐惧相关词三个健康词语均存在明显的注意力偏向,唐琳等[16]发现疑病症患者P300电位测定中Pz点N2、P3潜伏期均较健康人延长,而Pz点N2、P3波幅均较健康人降低,认知功能测试中也提示疑病症患者存在警觉、选择、注意障碍,与本研究结果相同。疑病症患者的注意力损害可能包括注意力的分散、转移、专注、选择、觉醒度等多方面损害。MCCB中检测的记忆力包括工作记忆、视觉记忆和言语记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疑病症组的工作记忆、视觉记忆、言语记忆成绩表现更差,提示疑病症患者的记忆力受损广泛。Paul Pauli等[17]研究显示疑病症患者对正性词语回忆较少、对负性词语以及疼痛词语保存较多,并且对疼痛的即刻回忆增加,提示疑病症患者存在记忆选择偏倚。疑病症组推理和问题解决成绩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疑病症患者同样存在着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损害。Peter J等[18]和Guus Smeets等[19]发现疑病症患者存在威胁确认推理模式,显示疑病症患者关注确认危险的躯体症状阳性信息,抛弃躯体症状阴性信息,进而造成疑病症患者的推理和问题解决障碍。同样,疑病症组社会认知功能测试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表明疑病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疑病症患者的注意障碍、工作记忆损害以及推理能力损害所反应的执行功能障碍,执行功能与额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提示疑病症患者可能存在额叶功能损害,国外已有研究提示疑病症患者存在眶额叶皮质功能损害[20,21]。
疑病症患者的认知特点表现为既坚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又担心和害怕得病,因此时常处于焦虑抑郁状态[22]。本研究结果显示疑病症组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疑病症患者伴有明显抑郁和焦虑情绪,与国内黄燕萍等[23]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疑病症组词语学习与年龄呈负相关,提示可能随年龄增大其词语学习能力变差;疑病症组总体综合分数与受教育年限成正相关,表明随着受教育年限增加疑病症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增高。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影响因素以后,疑病症组HAMD评分、HAMA评分与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社会认知因子以及总体综合分数成负相关,表明疑病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情绪影响,其伴有的情感症状越严重认知功能越差,因此疑病症患者伴有的情感症状加重了认知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疑病症患者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并且疑病症患者在注意、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社会认知方面的认知功能明显受损。由于认知功能损害并非疑病症患者特有,在其他精神障碍中也广泛存在[24]。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无专门针对疑病症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工作,另外本研究样本较少,是一个横断面研究,认知功能损害在疑病症中是素质标志还是状态标志有待进一步研究,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大样本量,对疑病症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评定可能对评估结构更加客观准确。另外,本研究同时搜集了疑病症患者影像数据,目前正在结果分析中,有待进一步了解疑病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神经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
[2] Murad Atmaca,Hanefi Yildirim,Semih Sec,et al. Pituitary volumes in hypochondriac patients[J].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2009, 34(2):344-347.
[3] 龍鲸,刘林林.疑病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9):2449-2450.
[4] 崔利军,栗克清,江琴普,等.河北省躯体形式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21-123.
[5] 赵树霞,李喜渡,张月卿,等.保定市躯体形式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76-777.
[6] 张明廉,袁国侦,徐文炜,等.无锡市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2):78-79.
[7] Creed F,Barsky A.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of somatisation disorder and hypochondriasis[J].J Psychosom Res,2004,56(4):391-408.
[8] Eric Rassin,Peter Muris,Ingmar Franken,et al.The feature-positive effect and hypochondriacal concerns[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8,46(2):263-269.
[9]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学杂志,2006,45(2):171-173.
[10] Nuechterlein KH,Green MF,Ken RS,et al.The 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part1:Test selection,reliability,and validity[J].Am J Psychiatry,2008,165(2):203-213.
[11] Kern RS,Nuechterlein KH,Green MF,et al. The 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part2:Co-norming and standardization[J].Am J Psychiatry,2008,165(2):214-220.
[12] Buchanan RW,Keefe RS,Lieberman JA,et al.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MK-077 for the treatmen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J].Biol Psychiatry,2011,69(5):422-449.
[13] 曹爱爱,吴彦,彭代辉.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在精神科中的应用[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4):314-316.
[14] Paul Pauli,Michael Schwenzer,Stuart Brody,et al. Hypochondriacal attitudes,pain sensitivity,and attentional bias[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3, 37(7):745-752.
[15] Gropalis,Maria,Bleichhardt,et al. Specificity and modifiability of cognitive biases in hypochondriasi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3,81(3):558-565.
[16] 唐琳,杨涛,王喆.疑病症患者述情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相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621-1623.
[17] Paul Pauli,Georg W Alpers. Memory bias in patients with hypochondriasis and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2,52(1):45-53.
[18] Peter J de Jong,Marie-Anne Haenen,Anton Schmidt,et al.Hypochondriasis:The role of fear-confirming reasoning[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1998,36(3):65-74.
[19] Guus Smeets,Peter J de Jong, Birgit Mayer. If you suffer from a headache,then you have a brain tumour:Domain-specific reasoning ‘bias and hypochondriasis[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0,38(8):763-776.
[20] Diwadkar VA,Carpenter PA,Just M .Collaborative activity between parietal and dorso-lateral cortex in dynamic spatial working memory revealed by fmri[J]. Neuroimage,2000,12(1):85-99.
[21] Atmaca M,Bingol I,Aydin A,et al. Brain morphology of patients with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0,123(1-3):258-263.
[22] 鐘友彬.现代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8:44.
[23] 黄燕萍,余金龙,崔立谦,等.疑病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6):453-454.
[24] 李志,韩卫东,李春芳.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 : 907-908.
(收稿日期: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