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融合蜕变
——全媒体时代“广播+”的融合发展之路

2018-03-29 21:01陈踊
传播力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电台主持人

文/陈踊

随着数字化、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悄然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传统媒体竞争格局,改变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习惯。作为拥有一百年历史的广播亦无可幸免,从最初的收音机到车载电台、网络电台(电台官网、新浪微电台为代表)、手机电台(手机内置收音机、微信公众号、蜻蜓FM、聚合客户端为代表),从传统到现代,我们发现广播一直在新媒体的拓展和融合方面与时俱进。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新时代的广播与新媒体一样,有着移动化、社交化、微型化的特点,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广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广播的生存空间;从发展层面来看,传统广播电台基本属于国家全额或差额事业单位,直至到目前我国大多数传统广播电台(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广播电台)并没有真正做到全面的媒体融合,更多只是尝试或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运用“广播+”打开新局面,在改革和发展中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求新求变,走出一条更稳健、更宽广的媒体融合之路,是本文主要探索之重点。

一、内容为王,多元化传播,是全媒体时代“广播+”融合之关键

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栏目,是广播电台的立身之本。广播以“听”吸引受众,打造的是声音节目,这也正是汽车时代吸引移动受众的最佳载体。因此交通+音乐一直是目前电台内容设置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由此诞生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皇牌”节目,像羊城交通台《1052交通消息》全天候15分钟高密度播报实时交通消息,MUSICFM音乐之声《潘多拉音乐盒》以主持人动人声线+精选音乐取胜,深受听众喜爱。

但客观来讲,许多广播电台依然局限于传统的听觉思维,认为传统广播是电台吸引广告的优势所在,传统广播拓展新媒体仍在“烧钱”,这对三四线城市电台而言,受限于体制,一方面是保“饭碗”播出安全不出事,一方面是人才流失广告上不去,与新媒体融合更多只是流于形式,而并没有深耕于此。因此,拙以为优质的广播节目同样需要互联网思维去包装和推广,“听”固然重要,但在全媒体时代仅仅只能“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多元化传播,像线下活动拓展、与新媒体联动、跨区域跨行业传播等方式,均是全媒体时代“广播+”融合之关键。

有句话说得很好:过时的只是载体,优质的声音产品永远是不变的“明星”。如果传统广播能够利用好新媒体的平台、技术、渠道,传统广播的内容资源优势就会被放大。目前,全国许多广播电台基本都开通了微博、微信、现场云、手机客户端等社交媒体,并在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例如,从2014年起,广东广播在全国首次提出“广播+”设想后,三年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通过科学的谋划,媒体融合的战略布局,集中力量、聚合资源、移动优先,致力打造媒体融合的拳头产品,从而形成和增强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融媒创新中又上新台阶。初步构建了以广播电视内容产品生产与传播、网络及移动客户端平台、广播电商及线下活动经营、教育培训产业等为代表的五大板块新格局,全力探索全媒体平台的建造。因此,个人认为“广播+”的核心内涵,就是“广播+X”(X=无限可能),构建一个多元化、开放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二、将传统线上主持人立体化,打造“广播 +”人才的全新模式

电台主持人一向以来是广播电台的“门面”,“门面”做好了,所属电台的“招牌”就会刷得更亮。传统广播的主持人更像是播音员,永远藏在收音机里,保持着神秘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台的线下活动逐渐增多,主持人的形象开始渐趋立体化,如珠江经济台1992年开设的南大直播室,开创了主持人到户外直播室主持的先河,掀起广播的神秘面纱,之后全国各地电台竞相模仿,纷纷将直播室搬到当地大商场。最长寿的户外节目不得不提是2018年踏入20周年的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天生快活人》节目,这个节目在广州最热商圈流行前线直播室做足20年,培养出如首个开个人演唱会的内地DJ歌手林颐、林琳、杨斌等一大批优秀广播人才。让主持人走出直播室,打造“看得见的广播”,广西电台私家车第一广播《八颗牙齿晒太阳》的主持人紫悦、乐乐从线上节目延伸,录制广播剧,拍摄微电影,外界笑称两个人撑起一个频率,是广西不可多得的明星主持人。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时代中,广播节目主持人从传统的“采编播”合一的复合型人才逐步转型为“跨界媒体人”形象,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去完成不同的媒介角色。如广东电台十佳主持人之一林颐,从一名普通的节目主持人做起,凭着勤奋和努力,从“说”到“唱”,逐渐跨界为DJ歌手,发行专辑之余并成功举行个人演唱会,近年更成功创办“快活频道”网络频道,将其创办的皇牌电台节目《天生快活人》网络化,自己则摇身一变成为“制片人”。同时又如珠江经济台“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是广东广播电视台第一个以主持人名义成立的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迅速在广播财经节目生产制作、媒体融合、市场开拓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突破。羊城交通广播电台《大吉利车队》同样以节目主持人工作室的形式,其精良的制作和典型的案例受到听众的热捧,并成功将节目制作成动画片在珠江电视频道播出,跨平台播出加跨地域传播,让一众参与制作的主持人变成一名立体的“跨界媒体人”。

电台是主持人成长的摇篮,主持人的成功最终反哺电台,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广播+人才产生的无限可能。

三、从“烧钱”到”盈利”,创新“广播+”广告运营的无限可能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广播+X”的融合发展有着很多可能性,从最初的“烧钱”到“盈利”,这条路到要走多久?谁也不知道,但如果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融合应用上只停留在常规互动层面,将其作为传统广播运作的一种延伸存在,不真正触碰到融媒体发展的核心,那可能真的就停步不前了。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广播电台的新媒体以传统广播平台为根本依托,必须打破枷锁、创新蜕变,以独立的个体进入市场,与传统广播形成内容、渠道、平台等多方面的互补共融,这将给广播电台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商业效应。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广告始终是广播电台的核心盈利点。在“广播+”新常态下,广播电台的商业运营必将变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和直观化。如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通过开设微信商城,以线性节目来宣传,以线下活动来推广,自己打造珠江台的定制产品,像中秋节珠江赏月月饼礼包、主持人动漫卡片等均叫好叫座。又如广西电台文艺广播借“壮乡三月三”节庆文化活动,策划“全国百名DJ游广西”活动,通过与旅游景区的结合,让DJ们在各自频率、朋友圈发布动态,可谓“双赢”。从线上到线下,品牌效应让活动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不仅仅带来经济效益,增加粉丝数量,同时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必须要好好运用互联网思维,根据互联网的规律来开发新节目和策划好活动,为广播电台走出一条新路。除此之外,“广播+”商业运营还带来了以往未曾想象到的意外惊喜,由于跨界联动效应的凸显,广播电台承接各类大型展会、承办各类选秀活动、举办音乐节、开展自驾游等,由此拉动各类知名广告品牌植入其中,为广播电台的融媒体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必须有新气象和新作为,作为传统媒体的“老大哥”,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正好新旧互补,兼容并蓄,走好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是广播电台未来发展的不可回避的事实。全媒体时代,我们要在“广播+”新常态下顺势而为,积极开拓,转变观念,创新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或优化实际问题,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媒体融合发展之道。

[1]窦浩.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融合发展路径[J].传媒,2017-03-08.

[2]王居蔚.广播融媒体时代受众的“新宠”[J].中国广播,2016-07-15.

[3]邝瑶.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发展路径变革与前景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06-25.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电台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