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 何霁文 周景博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
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历经多年发展,取得大量成果(Brander et al,2006),揭示了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湿地生态价值分类体系基本完善,评估方法应用日趋成熟(童春富等,2002),案例研究也已颇具规模。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有利于了解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变化,总结现有问题,为后续研究重点及方向提供参考。
在传统综述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计量法梳理研究成果,可以较全面、直观和清晰地反映学科整体的发展趋势。本文应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热点问题进行梳理,从研究力量、学科等方面,对1975-2016年间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文献进行定量综述研究,分析了该领域演化历史及热点问题,提出我国湿地生态价值评估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文采取量化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量化分析采用文献计量法,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现。内容分析采用传统文献综述法,对文献计量所得结果进行补充。
图1 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领域发文量Fig.1 Publication volum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earches of wetland valuation
文献计量法是聚焦于文献外部特征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Pritchard,1969),其分析文献范围更大,所得数据结果更加客观,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罗润东等,2015)。为弥补文献计量分析对文献内容挖掘的不足,在文献计量的基础上加入了以内容分析为主的传统综述(许静等,2014)。
本文采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Cite Space基于信息科学中“研究前沿”和“知识基础”的时变对偶概念,将研究领域可视化(陈超美,2009)。针对国内研究文献,本文借助Excel 2007和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对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相关文献进行学科、关键词等的统计和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为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wetland”和“valuation”作为主题词在WOS中进行检索,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文献时间为1975-2016年(1975年前无相关文献收录);在CNKI中,以“湿地”+“价值”或“湿地”+“价值评估”为主题词对同时间段文献进行检索。通过筛选去重,最终共获得文献2 702篇,其中415篇来自WOS,用以分析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2 287篇来自CNKI,用以分析国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
国际湿地价值评估研究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萌芽阶段,1991-2008年为稳步增长阶段,2009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各阶段变化与湿地领域里程碑事件密切相关。1971年,《湿地公约》正式颁布,相关研究开始登上国际舞台。随后美国政府提出湿地“零净损失”政策目标,推动了湿地价值评估的发展。1996年“世界湿地日”及其主题“湿地的价值与人类对湿地的利用”的确定,使价值评估研究向国际拓展,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05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发布使湿地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之后研究数量急速上升,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图1)。
中国一直紧随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发展脚步,发文量变化趋势与国际基本一致(图1)。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湿地在国内所受关注逐渐增加,湿地价值评估相关研究不断增加,目前已进入论文高发表时期。
图2 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合作网络Fig.2 Network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wetland valuation
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WOS中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国家间合作网络。图2中同心圆为节点年轮,表示该国文献的发表历史,年轮厚度与所代表年份的文献发表数量成正比,靠近中心的年轮层所代表的年份较早,最外层表示2016年发表数量。节点间连线表示两国学者合作关系,连线越粗,表明两国间合作文献越多。当某一节点与其他节点连线较多时,表明该节点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得分,在图谱中用紫色圆圈加以标记(Chen, 2014)。
由图2可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较为密切。其中,美国的中介中心性得分(0.59)最高,表明大多数国家在研究中均与美国存在直接或间接合作。中国得分为0.07,说明我国在国际合作方面较为薄弱,虽然文献发表量较高,但尚未形成国际研究合作中心。
表1 国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学科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valuation studies in domestic wetland
在WOS中检索到的文献共涉及84个学科,图3描述了研究学科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节点年轮含义与图2类似,表示某一学科在研究期间的发表历史。学科圆心越靠左,表示研究在该领域出现得越早。指向右侧的抛物线代表已有学科与新加入学科间存在交叉研究。
由图3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的研究主要开展于环境科学领域,此后,在90年代中期进入商业与经济类学科。随后逐渐进入生态学、自然地理等学科,并推动了信息技术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总体来看,国际研究始于自然科学,兴于社会科学。近年来,利用信息技术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的价值评估工作有所增加,学科交叉特征日趋明显,综合性不断增强,对合作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
图3 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学科变化趋势Fig.3 Evolution process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wetland valuation studies
根据CNKI检索结果,我国价值评估文献共涉及34个学科,研究始于环境科学、林业等自然科学领域,主要学科分布发展情况见表1。随着湿地价值逐渐得到认可,工程建设研究开始考虑对湿地的影响。同时,在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领域,学者率先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湿地监测,为价值评估提供帮助。2005年前后,相关研究开始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从福利角度进行的研究工作不断涌现。总体看来,我国研究始终偏重自然科学,尽管近十几年来对湿地非使用价值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相关研究数量仍不及自然科学领域,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价值评估仍相对薄弱。
国内外研究发展有诸多差异。首先,国内外研究切入点不同,国际研究集中在经济学领域,注重湿地整体带来的社会福利变化;国内研究则以生态学为主导,通过加总各功能评估价值得到湿地整体价值。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研究多采用经济模型与调查法,国内研究大多依赖于遥感与空间数据的应用,对于不同湿地功能的评估多采用市场价格赋值,较少使用经济模型。最后,在政策导向上,国际研究多以社会问题为导向,服务于决策的研究较多且日渐增多;而国内研究与政策的结合不足,评估结果对决策的支持作用不够突出。
研究热点体现了领域内的重点研究问题,分析研究热点,有利于了解学科整体演变脉络,把握研究方向。作为文章主题及核心的高度概括,关键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研究热点(赵建保,2014)。本文对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其词频变化,以归纳得到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从检索文献的关键词、题目及摘要中提取关键词,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
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中,评估方法相关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达787次,即49.4%的研究都应用了一定的评估方法。具体而言,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应用最多。Meta分析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基于该方法进行的湿地效益转移研究也逐渐增多。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其中生物多样性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此外,根据发表时间和互引关系的文献聚类结果表明,以价值评估方法为主的文献聚类主要出现在2000年以前。此后,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的文献聚类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这与国际研究逐渐从以支付意愿为主的经济学评估,转向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的生态学评估趋势相吻合。
国内有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数量显著多于其他方面,总词频占比为41.6%,与国际研究类似,生物多样性受到最多关注。价值评估方法中,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应用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起主要指导作用,且大多采用市场价值或影子工程法,虽然并没有将其明确作为关键词。近年来,支付意愿、非使用价值等关键词具有较高词频,反映出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有所增加。湿地保护政策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影响因素(如土地利用)的识别,近年来生态补偿政策关注度逐渐升高。国内相关研究对于特定类型湿地的价值评估较为关注,相关研究所占比例较高。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提出后,基于湿地功能进行的价值评估研究开始出现(许妍等,2010;周葆华等,2011;任娟等,2012)。服务的概念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湿地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同时评估结果能够呈现湿地的不同功能价值(徐婷等,2015),因此这类评估更易被社会公众和决策者所接受,并逐渐成为湿地价值评估的研究热点。
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特征(Costanza,1997)。我国价值评估大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孔东升等,2015),不同湿地功能价值有所不同(崔丽娟等,2016; 江波等,2017;张和钰等,2013),同一湿地多种功能在不同研究中也存在不同的价值排序(庞丙亮等,2014;徐少婷等,2008; 吴平等,2008)。
近年来,国际研究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偏好和空间范围较为关注。如有研究发现,社会对于湿地提升水质和防洪的功能较为认可,而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态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Bénédicte Rulleau et al,2017)。服务功能与空间范围紧密联系,有实证研究表明,供给服务仅在城市规模中重要,娱乐功能在城市和地区尺度上价值较高等(Hein et al,2006)。
国际研究以经济学的福利测量为主。CVM方法主要对湿地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通过较为准确地测量补偿剩余和等效剩余,更好地反映湿地变化所带来的福利变化(Brander et al,2006)。选择实验法(CE)在近期研究中出现较多,其为受访者提供的各种选择应基于不同的湿地保护备选政策。对决策者而言,CE可作为一种政策的“市场调查”。随着价值评估工作不断向政策导向发展,CE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
表2 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关键词Table 2 Keywords i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wetland valuations studies
然而,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价值评估很可能掩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意义(张玲玲, 2016)。我国多基于MA服务功能分类体系进行湿地价值评估(李丽锋等, 2013),但由于该体系对过程与结果有所混淆,易产生重复计算问题(崔丽娟等,2016;McDonough et al,2014)。此外,研究者往往采用市场价值法对湿地功能变化进行赋值(吴平,2008;徐婷, 2015)。但由于宏观调控等影响,部分价格并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及重要性,而边际效用递减等规律也使某一时刻市场价值难以体现市场动态变化,进而无法充分反映所带来的社会福利。
综上所述,单从经济学角度或生态学角度对湿地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通过对国际高产作者研究主要关键词进行统计发现,同一作者的研究角度较为单一,鲜少有作者的研究关键词既包含经济学,也包含生态学。可见,尽管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在经济学与生态学领域均已发展较为成熟,但整体上仍相互独立,学科间综合运用尚有不足。为使评估结果能够既反映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意义,又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社会福利变化,建议在今后的评估工作中,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服务功能采用经济学评估手段(包含陈述偏好方法)。将两类方法的优势加以融合,基于不同生态功能进行经济学福利分析,将有助于湿地生态价值评估领域的更好发展。
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与湿地保护相关的决策(Turner et al,2000)。虽然目前国际研究已开始有与政策相结合的趋势(Birol et al,2006;Li et al,2016),但目前大部分研究仍缺乏与政策的关联,这一点在国内研究中尤为突出。针对此问题,研究人员应加强对决策信息、政策选择和生态系统数据需求的关注。若仅将研究停留在评估层面,则难以推动湿地保护政策的构建,与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的真正目标渐行渐远。
湿地保护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控制或削弱各种因素对湿地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众多因素中,土地利用变化得到了最多关注(表2)。相较于国际湿地恢复及重建工作(如欧盟水框架指令,WFD)强调利益相关方(如农户)的主动参与(Franzen,2016;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2000),国内湿地重建集中在“退耕还湿”政策上,农民参与相对被动,且相关政策研究中对替代生计的考虑相对缺乏(张春丽等,2008;管毓和等,2010)。湿地价值评估结果对于“退耕还湿”补偿金额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但对于农户在退耕后的情况却缺乏考虑。如果研究者通过选择实验等方式对农户的补偿意愿进行调查时便给出替代生计的候选方案,则极有可能在评估补偿额度的基础上考虑农民的生计替代问题,将有望推进湿地重建与农户生计发展的融合。这里再次体现了将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与湿地保护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与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对1975 - 2016年间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发展趋势相似,近10年发展迅猛;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但尚未形成国际研究合作中心。
(2)国际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以经济学为主,近年来与空间信息相结合的评估工作逐渐增多;国内研究主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遥感及空间信息的应用较为成熟,但需进一步加强经济模型的应用。
(3)国内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经济学与生态学两类,分别基于支付意愿以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类方法的融合有待加强,以促进领域内跨学科综合发展。
(4)湿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最终应服务于决策。国内研究与政策结合较少,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政策导向性,注重与决策实践的结合。
陈超美,陈悦,侯建华,等(译).2009.CiteSpace II: 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8(3):401-421
崔丽娟,庞丙亮,李伟,等.2016.扎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生态学报,36(3):828-836
管毓和.2010.湿地保护与生计替代[J].世界环境(3):29-31
江波,陈媛媛,肖洋,等.2017.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37(8):1-9
孔东升,张灏.2015.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4):972-983
罗润东,徐丹丹.2015.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前沿动态追踪——对2000年以来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经济学动态(1):86-95
李丽锋,惠淑荣,宋红丽,等.2013.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价值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33(8):1454-1458
庞丙亮,崔丽娟,马牧源,等.2014.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湿地科学(3):273-278
任娟,肖洪浪,王勇,等.2012.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中国沙漠,32(3):852-856
童春富,陆健健,何文珊,等.2002.湿地功能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11):31-33
吴平,付强.2008.扎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农业现代化研究,29(3):335-337
徐少婷,王姗姗,陈设.2008.扎龙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4(6):91-94
徐婷,徐跃,江波,等.2015.贵州草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13):4295-4303
许妍,高俊峰,黄佳聪.2010.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6):646-652
许静,王颖,庞楠,等.2014.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综合理论及应用[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赵建保.2014.CiteSpace 可视化流程与分析范式研究[J].当代地方科技(16):105-107
张和钰,陈传明,郑行洋,等.2013.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湿地科学,11(1):108-113
周葆华,操璟璟,朱超平,等.2011.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地理研究,30(12):2296-2304
张玲玲,巩杰,张影.2016.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及热点[J].生态学报,36(18):5967-5977
张春丽,TONG Lian-jun,刘继斌.2008.湿地退耕还湿与替代生计选择的农民响应研究:以三江自然保护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3(4):568-574
Bénédicte Rulleau, Nathalie Dumax, Anne Rozan. 2017. Eliciting preferences for wetland services: a way to manage conflicting land use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60(2): 309-327
Birol E, Karousakis K, Koundouri P. 2006. Using a choice experiment to account for preference heterogeneity in wetland attributes:The case of Cheimaditida wetland in Greece [J]. Ecological Economics,60:145-156
Brander L M, Florax R J G M, Vermaat J E. 2006. The Empirics of Wetland Valuation: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a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J].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33(2): 223-250
Chen Chao mei. 2014. The Cite Space Manual. http://cluster.ischool.drexel.edu/~cchen/citespace/CiteSpaceManual.pdf
Costanza R, D'Arge R, Groot R D, et al. 1998.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25(1):3-15
Franzén F, Dinnétz P, Hammer M. 2016.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eutrophication mitigation:A case study of preferences for wetland creation in Sweden[J]. Ecological Economics, 130(3):8-15
Hein L, Koppen K V, Groot R S D, et al. 2006. Spatial scales,stakeholders and th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J].Ecological Economics, 57(2):209-228
Li T, Gao X. 2016. Ecosystem Services Valuation of Lakeside Wetland Park beside Chaohu Lake in China [J]. Water,8(7):301
Liu S, Costanza R, Farber S, et al. 2010. 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theory, practice, and the need for a transdisciplinary synthesis [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85(1):54-78
Mcdonough S, Gallardo W, Berg H, et al. 2014.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and shrimp aquaculture relationships in Can Gio,Vietnam [J]. Ecological Indicators, 46(6):201-213
Pritchard A. 1969. 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 [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5(4):348-349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Directive 2000/60/EC: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action in the field of water policy. 2000-10-23
Turner R K, Bergh J C J M van den, Söderqvist T, et al. 2000.Ecological-economic analysis of wetlands: scientific integration for management and policy [J]. Ecological Economics, 35(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