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 晋城 048000)
水泥砂浆地面面层出现裂缝或者空鼓,是建筑物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陈旧性质量通病一种,从质量通病概念提出之后,该种问题就开始出现,要想更好地解决这种危害性大、量大面广的问题,就要能够做好原因分析和质量控制工作[1]。
首先基层表面不够干净,有较多的垃圾、污染物或者积灰,这就导致基层和面层之间无法实现牢固粘结;其次,用水泥砂浆进行铺设时,表面相对干燥,因为湿润度不够,所以,在铺设完水泥砂浆之后,砂浆中的水分会被基层吸收,导致水分丢失快速,诱发水泥颗粒水化作用无法顺利进行,进一步降低面层强度,让其和基层之间的粘连度不够[2];再者,选择水泥砂浆进行铺设时,基层相对潮湿,存在积水现象,尤其是积水基层水泥砂浆水灰比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和基层粘连不够牢固,管道上表层面层相对薄弱,会让面层出现空鼓和开裂现象;门口处砖层相对较高,浇水湿润度不够,会让水泥砂浆失水过快,诱发出现空鼓和裂缝现象。
首先,地面面层水泥砂浆中使用的水泥安定性能相对较差,或者选择的是刚出窑的水泥,由于其安定性不够合格,导致水泥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镁、游离氧化钙、硫酸盐,其在遇到水之后熟化程度相对较慢,水泥具有一定强度之后能够在其中继续熟化,诱发其体积膨胀现象。硬化的水泥会生成硫铝酸钙,从而导致其体积膨胀剧烈,面层出现裂缝等问题。不同标号、不同品种的水泥混合使用会因为水泥凝结硬化时间、体积收缩量存在差异,进一步导致地面出现裂缝现象;水泥砂浆水灰比较大、砂浆搅拌不均匀都会导致其出现离析现象,砂浆中残留较多的的小孔、抗拉强度减少都会导致砂浆和基层之间的粘连受到影响,也会让地面出现裂缝现象[3];最后,面层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不能及时进行,或者没有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养护,这就导致水泥收缩量增加,出现裂缝现象。因为建筑地面层薄,若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养护,特别是气温较高、干燥有风的季节施工中,则会因为表面水分增加迅速出现地面裂缝现象。
要想从根本上对水泥砂浆地面面层出现的空鼓现象进行治理,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期间除了要能够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之外,还要能够严格按照各种施工工艺技术标准来开展相关工作。
1.首先,施工管理和操作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施工工艺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还要能够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2.建筑施工地面工程选择的施工材料要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并且符合国家标准,所有的进场材料都要能够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说明文件、型号以及性能检测报告、规格等,对于相对重要的材料则需要具备复检报告。
3.选择的施工水泥要能在早期具有较高强度,用着较高的水化热,凝结硬化过程的干缩值较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水泥强度不可低于32级,还要具有较高的安定性[4]。不同强度、不同品种和不同等级的水泥不可混合进行使用;受潮、过期或者安定性较差的水泥不可混合使用。选择中粗砂使用,由于中粗砂表面积相对适中,颗粒级配好,从而能够让砂浆强度得到保证,但是,砂含泥量不可超过3%。
4.在进行水泥砂浆拌和期间要能够对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砂浆稠度不可超过3.5cm,并且要能够对其进行均匀搅拌。水泥砂浆面层体积要能够符合具体的设计要求,控制体积比为1:2,强度等级不可低于M15,在进行表面抹压工作时要能够认真负责,表面压光不可撒干水泥。如果因为水分过大无法进行压光时,可以适当撒上1:1或者1:1.2的水泥砂拌合料,要能够尽量撒匀,等到吸水之后,使用木抹子进行均匀搓打,并且使用铁抹压光。砂浆终凝之后,要立刻使用湿草袋覆盖进行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迅速蒸发产生收缩裂缝现象。在刮风天气进行施工时,需要将洞口、门窗进行遮挡,避免地面直接受到风吹。
5.面层抹平需要在水泥初凝之前就完成,压光工作则需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还要能够对面层压光时间进行掌握,水泥砂浆地面抹压工作需要在水泥初凝和终凝中间开展。面层正常抹压工作分为三次来进行,首次是在面层铺设之后;二次则是在水泥初凝之后;最后一次是在水泥终凝之前,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二次抹压之后留下的抹纹,让毛细孔得到闭塞,让表面更加光滑、密实。
6.做好面层抹压后续工作。完成面层抹压工作之后,需要在常温环境下进行养护,养护要能够适时进行,大都是在完成施工1d之后开展洒水养护,或者使用草袋进行覆盖后浇水养护。若洒水过早则会导致地面起皮,过晚则会导致其出现裂缝,养护时间在常温环境下不可低于一周时间。其次,水泥砂浆地面面层要可以在完成室内粉刷工作之后开展,避免对地面层造成污染和损害,若必须要在其他装饰工作之前进行施工,则需要选择有效的保护措施。地面面层强度要能够超过5MPa后,才能够在上面行走。抗压强度要能够达到前期设计的要求之后才能够正常使用,但是,不可在水泥地面上进行砂浆倾倒或者拌和工作[5]。还要做好基层质量验收工作,水泥砂浆强度试验快要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留置和送检,完成建筑地面面层施工工作之后,需要结合统一验收标准,并做好检验工作,针对地面选择有效的保护措施。
7.空鼓裂缝控制方法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有效的方法,可以选择垫层拉毛、预留排孔的方法,针对性地对空鼓裂缝进行控制,分别选择下列方法,得到有效的效果。
首先,可以选择预留排孔的方式,混凝土垫层施工过程中选择垫层厚度预留排孔,控制排孔直径为8cm,不同孔之间的间距为60cm,深度则为垫层厚度,在进行抹面层时,要能够让面层的砂浆进入到孔中。预留排孔在面层干缩时要能够让内部组织拉应力分布均匀,保证垫层马赫面层之间实现良好锚固,提升粘结力,让面层和垫层成为整体。这种方法施工较快,垫层终凝之后浇水进行养生,强度不可低于1.2μ/mm,并且对面层进行铺抹。
其次为垫层拉毛法,首先完成垫层铺设之后,在其终凝之前选择钢钉刷拉毛,垫层上部水泥浆拉起1cm左右高度的立毛,终凝之后进行养生,等到垫层硬化失去50%左右的缩性之后,在对其进行面层铺设[6]。这种方法能够让层砂浆牢固稳定在立毛中,产生显著的粘接效果,但是,在工期紧绷的工程施工中不可使用。
导致水泥砂浆地面工程质量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时,有关部门和个人要能够认识到其不仅是技术操作问题,还是操作人员、施工管理等综合因素导致的施工问题。所以,要能够选择各种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设置相应的质量检察员,并且开展质量责任工作机制,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能够安装要操作规程来开展相关工作,执行各种标准,避免建筑地面出现空鼓和裂缝的现象。
[1]赖胜先.地面空鼓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探析[J].门窗,2014(04):384-385.
[2]李军.花岗石地面空鼓原因分析及预防[J].山西建筑,2013,39(36):106-107.
[3]张若征,曹宗胜.细石混凝土地面大面积空鼓缺陷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2012,38(28):90-91.
[4]刘乃松.无损注浆方法处理地面空鼓[J].科技与企业,2012(14):235.
[5]张今阳,高修.建筑地面空鼓的回弹测试法[J].工程质量,2012,30(06):13-15.
[6]郭柏丽,张春华.浅谈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防止地面空鼓的要点[J].现代装饰(理论),2011(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