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之理性审视

2018-03-29 12:25文丰安
重庆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进行搜索

文丰安

(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重庆 40002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和国家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重中之重来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将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提出,并随后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具体的路径,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和农民的思想观念、法治意识等方面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逐步由相对封闭的静态转型为开放的动态,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变化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

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概述

对于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内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主要集中于如下主题和研究方向。

(一)乡村振兴战略现有研究成果概述及思考

目前学者已经就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问题、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战略路径等方面对乡村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定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证分析借鉴。

1.乡村发展与社会主要矛盾关系相关研究

我国是传统的以农为主的国家,从古至今均对乡村发展较为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的注重乡村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2]。现农业农村部长韩长赋早在2017就提出了:“我国在当前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就是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3]。对于解决措施也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刘合光就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4]。但关于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深入研究的还不太多。CNKI以“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仅有四篇报纸文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乡村振兴中的发展问题

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国如何发展、怎么发展方面的问题,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学者高兴明就提出:“乡村振兴中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产业的部署了十大战略重点”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十个重点 [EB/OL].[2017-11-21].http://say.cqnews.net/html/2017-11/21/content_43323870.htm。马晓河剖析了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环境条件[5]。学者徐勇也提出了农村发展中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要打破等[6]。这些观点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在战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要成功地实施却需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发现和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发展问题。

3.乡村振兴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对于如何理解乡村振兴发展中出现的偏差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也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如徐勇就提出了:在普遍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热潮中尤其需要冷静的理性思考,必须在深刻吸取已有教训基础上展开预警性分析,防范潜在的风险[7]。肖琴等学者也提出了要注重建设中的理性思考,注重预防,克服潜在风险[8]。郭晓鸣提出了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没有选择好方法路径会入歧途[9]。这些分析较全面,对于新时代成功开展乡村振兴研究、防止风险出现有一定的借鉴,但我们在研究中一定要注意镜鉴古今中外的经验、在防范风险等方面继续深入进行挖掘。

4.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性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很多学者对战略性进行了研究。如郭晓鸣就提出了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包括基本动力、支撑、手段和指向等[10]。袁梦醒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方面需要加强[11]。尹成杰提出了:改善城乡关系,发挥城市现代文明发动机的核心作用,辐射带动农村发展[12]。一些学者同时就国际乡村发展提出了一些研究借鉴,但总体还略显不足,需要纵深方向的研究,特别是要注重发展中不能脱离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要多方面广角度的进入研究,为发展提出理论参考。

总之,对于乡村振兴研究,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但由于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原因,要结合新时代的实际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特别要注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比如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性、关键点、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发展等方面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

(二)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不容忽视

一是农村人口结构失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持续数十年,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乡村普遍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农村人口数量迅速衰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79 298万人,农村常住人口58 973万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为57.3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城市常住人口增加12 320万人,农村常住人口减少8 140万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7.4个百分点②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其中,这些大量流出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集中在青壮年,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选择到城市打拼。然而,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乡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看,15—64岁的青壮年是我国农村总人口主要成分,占71%;0—14岁儿童占19%;65岁以上老人占10%。但是,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农村人口转移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众多历代务农的农家子女更倾向于“跳农门”。这群农村青壮年主力军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闯荡,他们离土、出村、不愿意回村,加剧了农村的衰落。

二是农村产业发展滞后。从农村的产业结构看,我国农村第一产业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效率不高,尤其是贫困地区,仍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第二产业生产工艺落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总体而言,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我国虽然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在国际上,仍属于农业初等发达国家。在世界排名中,我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排名仅处于第65名,与势头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并不匹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制约了农业中现代要素的投入,因而农业的生产能力弱、生产效率低,一些主要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且阶段性浮现,导致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农业综合效益不高,海外主要农产品国家连年丰产,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使得我国的农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中国农业现代化当前面临很多新旧矛盾,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收益低,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不具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留守家中,一方面导致了大量农村土地闲置、耕地撂荒,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村产业结构单调,农民难以实现收入增加。

三是农村教育问题突出。大量的事实表明,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后,大多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家中,在有些地区,如果不是逢年过节,平时整个村庄难以看到一两个青壮年。由于父母远离家乡进城务工,大量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多数农村家庭的一大难题。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频繁,普遍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成绩较差,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现象如不加予重视,未来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外,20世纪末实施撤乡并镇和精简乡镇机构,将小乡并入大镇、弱乡并入强镇。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精简了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减少了财政负担。然而,这一举措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后果。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撤乡并镇后,乡村学校普遍实行了撤并,许多原有的中小学校设施遭到废弃和破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数量急剧下降,而同年,城镇小学数量明显增加。政府对乡村学校进行撤并,给农村教育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有的地区农村学校分布密度过疏,使得低年级学生上学的距离过于遥远,既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又加大了安全隐患,迫使部分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往离家较远的寄宿学校或者选择离家较近但学费相对昂贵的民办学校,这对孩子的成长中关心和关爱造成了极大的缺失。

四是乡村传统文化的衰落较严重。乡村文化是是我国乡村共同体内的一个“精神家园”,其最大特质就是自然和淳朴的文化品格,其蕴含的静谧是可谓之历代人们的精神原点[13]。乡村是一个天然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长期互动和相互统一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并规范着人、自然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结构,维系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一方面给乡村带来了富裕和先进,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乡村文化的价值进行解构,带来了深刻的文化冲突。随着大量人口的流出,尤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乡村传统文化的凋敝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外出,使得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手艺等失去了传承的土壤;另一方面是,在利益至上的原则支配下,很多乡村文化出现了异化,过去那种建构在熟人关系上的亲切与温情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的滥觞。

五是存在乡村社会治理隐患。现阶段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客观上加大了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难度: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后,形成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家庭成员的分居对农村传统稳定的婚姻家庭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乡村公共生活缺乏活力;土地征用、拆迁等利益冲突和突发事件频发等。在客观上,这些影响对农村社会治理形成了新的困扰和挑战:大量劳动力出外打工使农村社区建设缺乏必要的主体;撤村并点等农村社区调整使村民缺乏社区认同;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开展乡村治理所需的经费支撑能力不足。

六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堪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源不仅来自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还有农民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农业污染,例如养殖户滥用激素和抗生素、种植业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造成水体和土壤中有毒药物和重金属含量超标;非法转基因作物在农村不时突破监管;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不够。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耕地超标率为19.4%。农村环境污染不仅污染空气、地表水,还会危及地下水、土壤以及农作物的基因安全。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空气、水、土壤、人体健康以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非常显著,由此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也正在逐年增多。

2.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衰落成因剖析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会导致农村人口下降,许多乡村社区因此消失,这是几乎所有现代化的国家都经历过的阶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衰落现象也不例外。但其成因却是多方面的。

一是国家发展战略选择。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排序和资源配置导向侧重于重工业和城市,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不利于“三农”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我国城乡存在差别,但是在整体低水平的条件下,城乡矛盾并不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获得了极强的社会整合能力,能够有效地动员和利用全社会各种资源的能力与力量,制定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宏伟纲领,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化三改造”、60年代的“四个现代化”、80年代的“翻两番”,其中,特别强调的是国家工业化目标。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原始的中国工业资本存量少,现代基础设施存量不足,国家不得不选择以“统购统销”为特征的、以牺牲农民利益来积累国家工业化资金的道路。

二是市场经济机制。20世纪80年代,农村掀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浪潮,一度使我国农村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气息。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我国城市综合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本和资源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向投资机会更多、利润率更高的二三产业和城市集聚,大量的农村资源和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乡村,而流向乡村的资源和资本极少乃至枯竭。另外,由于农产品多数属于基本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长,这就决定了农产品大幅度价格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农业生产者收入难以较快提高。

三是农业和农村尚未融入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包括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耕作地块细碎、靠天吃饭、传统要素投入大,从事农业投资的风险大、收益率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足,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因此,经济发展需要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品牌农业,千方百计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发展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农”问题相互交织、突破很难。在历史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家在发展战略方面过分重视工业和城市,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提高较快,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并且这三者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短期内难以找到突破口。尽管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举措使我国农村取得很大发展,但在其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潜伏性危机,如果不及时应对,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的振荡。

归根结底,我国乡村的衰落现象,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历史积淀的问题,还有国家在某些阶段发展战略方面过分偏重工业和城市的结果。

二、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性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之—,这对于决胜全面小康,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向往更进一步,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长期困扰的“三农”问题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党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农村和农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很多牺牲;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部门借助“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积累资金,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较低。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年向城市转移,“空巢老人”“空心村”的现象有增无减,农村老龄化严重,乡村凋敝的现象逐步显现[1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市民与农民之间,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一直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富农、强农的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提出。但迄今为止,“三农”长足发展问题没有彻底有效解决,仍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战略。

(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乡村振兴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执政理念,既饱含着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既是城市市民的梦想,也是广大农民的梦想;既包括城市的现代化,也包括农村的现代化;既需要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农民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地位,大量的农村人口时刻提醒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复兴中华民族,就不容忽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六亿多农民实现了富裕昌盛的梦想,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才能实现[15]。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和富裕,“中国梦”就是残缺的;缺少乡村振兴的“中国梦”是不完整的。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若干思考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16]。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就要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带来的问题,补足短板,统筹兼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弥补我国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更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时代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路径

1.通过机制创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社会发展是否具有活力的总开关,只有有了活的机制和顺的体制,乡村社会才会更加活力涌现,乡村振兴等各项事业也才能够更加蓬勃发展[17]。要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的改革,就一定要做到把市场全面激活,主体、要素也要进一步释放,使各种渠道进一步打通,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最大程度地共享发展的成果和红利,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备条件。其一就是要对农村的基本经营事项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对土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农民承包地的新“三权分置”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当然要一定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新的承包期到后再延长30年,农民安心,农村稳定,农村的持续发展劲头足。其二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广大农民的财产权得到切实保障,使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其三就是要在农村要适应规模经营且要形式多样,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要大力进行培育,农村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使现代农业在农村进一步得到拓展。其四就是要制定合适的政策,使农民能够积极返乡创业,使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得到进一步激活。

2.通过产业发展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发展方面的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各个乡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该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可盲目照搬别的地区的经验教训,首先要依据乡村独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其他比较优势,进一步确定有自己特色且适合本地的主导产业,形成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并符合市场需要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特色产业。其次是注重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和融合,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部分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依靠第三产业反哺农业,促进地区产业的动态平衡,大力发展加工和服务业。再次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农业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能。

3.通过科技创新路径高效振兴乡村

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发展的弯道超车效应,迅速提高乡村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18]。一是整合公共力量,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帮助乡村振兴,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完善农业科技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二是整合民间力量,准许和支持多元经济对农村科技的投入,扩大农村科技发展资金规模,为农业发展所需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基础的导向,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农村环境保护、治理以及便利农村生活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村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率和效果。三是促进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与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融合,充分利用近年来网络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优势,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成果,利用“互联网+”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发展。

4.通过人才培育路径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真正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村干部等“关键少数”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更要注重从勤劳致富的模范中、从回村建设的知识分子中、从前来本地投资的企业家中选拔出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共同为本地乡村振兴计划助力,播下星火燎原式乡村繁荣局面的种子。因而必须要做到:一要巩固建设党支部,为乡村实现良好治理打下组织基础。二要加强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帮助村民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和职业技能,拓宽就业通道。三要激励更多优秀的城镇人才下乡创业,鼓励高级知识分子回乡创业。四要培养乡村科技信息人才队伍,促进网络科技等先进技术进乡村,促进乡村全面融入信息化浪潮,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点

1.明确战略目标,矢志不移加油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会助推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在以往的农村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是难点,是短板,是薄弱环节,而现在乡村振兴就是要补足短板、迎难而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消除这一薄弱环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工程。所谓的乡村振兴就是将现代化科技融入广大的农村发展,改变农村生态、生活、生存环境;要在2025年、2035年和2050年分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在明确目标的的前提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2.落实总体要求,思路明晰踏实做好干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首先就是对我国当前和未来乡村建设思路进行清晰的刻画,更是新时代全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总方针。实施这一战略将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要做到繁荣乡村工业,就意味着在加强农业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以农促工,使得工业更发达,更有活力。建设乡村良好生态,就不仅仅是保证乡村的经济发展,而是经济与生态要协调一致。农村文明的意义就是要充分理解农村的文化价值,并将农村文明的建设从文化的角度来整合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而治理有效,更是将乡村振兴的目的明确,治理、振兴要看到实际效果,不是喊喊口号、开开大会,要将政策落到实处,要增加人民的收入,提生活水平,在过去物质繁荣的基础上促进村民精神富裕起来。把振兴当地乡村的事业脚踏实地地干出来。

3.抓住关键要素,突破瓶颈高效促进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一定要抓住“人”“地”“钱”这三大要素。就“人”而言,人是乡村振兴中的第一要素。广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就在于人。当前有些国家正面临人口损失和人口流动的损失,将退出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国家,一个有进一步发展的生态基础和产业基础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聚集人气,进一步培养农业农村工作和新职业农民,不断促进行业繁荣,抓好农村治理,促进当地风俗文明,促进城乡居民追求和享受现代生活的富裕文明。从“地”上说,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承包土地,实现了农村土地、工业和科技有效匹配,提高农村“地”的效率和有效性。从“钱”的角度,鼓励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源的发展。一方面,根据坚持优先发展农业的原则,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增加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的补贴,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和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工业和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

4.聚焦关键难题,有的放矢精准着力

新时代要振兴乡村,必须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村转型升级,去库存,重生产,加快农业供给的科学化水平,提升农业整体质量,提升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在提升农村获得感的同时注重留村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帮助提升生存管理能力,提升可支配收入和外流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为农民在城市定居创造条件,通过减少农民的数量来改善富余农民的繁荣。针对农村问题,通过资源的整体配置,加强和提高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本地具有基本资源切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前提下,农村就可以自我发展,其关键就是要能够组建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核心干部队伍。通过 “三农”工作队等,积极领导广大农民经营农业,建设农村,进一步在农村实现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繁荣的良好新局面。[19]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一方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不懈地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化;另一方面,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把工业技术和城市生活的力量传播到农村,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增加农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5.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房屋、建设用地等资产所有权进行确认并颁发证书;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摸清、摸准家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果;三是推进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探索实施“三变”促“三增”(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改革,推行“四确五定”(确员定股东、确权定资产、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平台定市场)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路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农业现代化”扩展为“农村农业现代化”,要求新农业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在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通过打造特色生态古镇古村落,以村寨为集体建设乡村特色小镇,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特色生态古镇古村落的建立能够在保留乡村原有优美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人文价值的前提下,留下美丽、留住乡愁,将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中进行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有关部门对多元化的乡村发展理念应加以重视,促成传统农业与新型农村产业相辅相成、共建共兴。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农民,我们应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培育农民,完善知识型、创新型农村人才培养方案,为新农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设产业发达、人口充足、文教昌盛、治理高效、设施完备、环境优美,与城镇化相匹配的社会主义现代乡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 年 1 月 2 日)[N].人民日报,2018-02-05(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 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1-28(02).

[3]韩长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业会计,2017(12):54-55.

[4]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5-37.

[5]马晓河,刘振中.“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07):4-9,110.

[6-7]徐勇,深化对农村城镇化认识七题[J].农村工作通讯,2013(4):48-49.

[8]肖琴,李建平,李俊杰,姬悦,牛云霞,迟亮.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瞄准机制研究——基于东部某市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5):98-103,112.

[9]郭晓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改什么?[J].农村经济.2017(12):1-5.

[10]郭晓鸣.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J].改革,2018(3).54-61.

[11]袁梦醒.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主流观点与学理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1(9):103-108.

[12]尹成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4-8.

[13]赵霞.“三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秩序乱象与价值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12):7549-7552,7558.

[14]张春华.大数据时代的乡村治理转型与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7(6):25-31.

[15]何瑞娟,祝国超.民俗学视野下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功能探析——对贵州响水乡白族本主崇拜的田野考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72-77.

[16]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5-37.

[17]魏后凯.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经济日报,2017-11-03:11.

[18]朱松琳.乡村振兴迈进新时代[J].决策探索(上),2017(12):14-19.

[19]周靖祥,彭国云.基层协同治理推进路径和生成逻辑——来自SZ县D镇民生工程项目供求关系协调的证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14.

猜你喜欢
进行搜索
疫情后“都市田园”需求暴增
短视频对旅游营销的影响
生产力再升级:Office 2021与Microsoft 365深度解析
刘慈欣科幻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传播研究
利用新功能,提升谷歌浏览器的使用效率
百丽藏“龙”卧“虎”
吸猫成瘾,养猫“致贫”?年轻人催热“猫咪经济”
深圳市体校举重队运动员损伤因素调查与分析
物候历法
请来“快手”本地文件快速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