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环保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

2018-03-29 11:47:05
四川水泥 2018年8期
关键词:挂板装配式建筑施工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装配式建筑与以往的建筑形式不同,建筑工程所需的构件并非在施工现场完成,而是采用预制的形式,提前进行设计与施工,完成之后再运至施工地点,施工现场仅需要完成相关的装配工作即可,这种方式实现了建筑施工的流水化生产,极大的提升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其工作负担,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低碳理念的运用使得装配式建筑技术更加节能环保,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主要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仍需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仍有待加强,需要相关工作者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继续钻研,从而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

1 低碳环保理念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体现

1.1 资源能源节约

基于低碳环保理念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首先,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建筑通过自然风的流动带走室内热量,代替空调、电风扇等人工手段,从而营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其次,建筑工程内的水资源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给排水设计减少资源浪费,利用太阳能进行水的加热及发电等。最后,建筑工程内的能源利用可以将原先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应的方式用新型清洁能源代替,从而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1]

1.2 室内空气流通

装配式建筑设计不合理将会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造成室内空气污浊,长期居住将对身体有害。理想状况下,南北通透的室内布局会使得室内空气畅通,然而当前城市寸土寸金,这样的室内布局很难实现,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室内的墙体及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增强室内空气的循环及光线的进入。比如在室内设计吊顶,能够适当减少室内空间,从而有效降低资源的消耗,同时能够增加室内的隔热效能。

1.3 使用环保材料

以往的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通常为获取最大利润而使用劣质的装修材料,这些材料中含的有毒物质含量通常较高。低碳环保理念下,装配式建筑材料的选取同样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常用的建筑材料如石灰、水泥、油漆、涂料等,需要经过层层检验后再投入使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保材料逐渐趋于多样化,采用这些材料是对低碳环保理念的充分贯彻。

2 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诞生基于先进技术与管理的结合,生产工程构件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统一的调度与充分的协调,如设计部门规划总体工程蓝图、生产部门负责工程构件的制作、运维部门参与工程的维修与管理、施工部门负责构建的组装与施工。装配式建筑技术对以往的建筑施工方式进行了整合与改进,实现了建筑施工中的流水化生产,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推动现代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2.2 减少环境污染

装配式建筑技术实现了建筑施工主要环节地点的转移,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就在建筑施工现场,各种噪声充斥其中、建筑材料随便堆放、能源的消耗极高,整个施工地点经常尘沙漫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城市周边已入住小区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装配式建筑是对这些现象的有效改进,建筑构件的生产在工厂就已完成,通过有序的流水话生产,建筑工程的生产更加环保,建筑垃圾也得到了集中处理,城市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改善,推动了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2]

2.3 提升资源利用率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预制建筑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及低碳环保理念充分契合。装配式建筑的模板制作消耗的资源相比传统建筑方式大大减少,钢材、脚手架等也可以重复利用,在工厂预制建筑构件使得混凝土的养护更加方便,钢筋的切割环节也有所减少,这将极大的节省水资源与电力的消耗。

2.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建筑构件的生产企业得以形成,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以往粗犷的企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

3 基于低碳环保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

3.1 建筑节能应用

装配式建筑在墙体的构造上更佳个性化,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及温度变化情况,能够设计不同的墙体。装配式建筑在节能效果上远远优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据统计,前者的能耗比后者要低百分之五十八,完全达到了国家在节能建筑上设定的标准。装配式建筑节能在墙面的初期设计中,会设计挂板与保温隔热板,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二者之间会产生通风的效果,形成相应的热对流,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建筑墙体内设计有保温层,由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制成,由于装配式建筑墙体为复合式,因此对室内温度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2 抗震防火应用

首先在防火性能上,装配式建筑由外墙与内墙组成,外墙挂板的材料为块式混凝土,内墙则为具有闭孔结构的泡沫混凝土,二者的防火性能较强,板材的防火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整个建筑构架中,钢架结构被嵌入墙体的挂板中,因此在高温条件下,钢架结构所受影响得到了有效降低,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其次,在抗震性能上,由于钢架结构与挂板的为镶嵌式连接,使得整体建筑的承重与围护构架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增强。有关学者对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做了实验,通过对建筑模型施加强度不同的地震波,模型整体结构保持良好,出现破损的地方多为砂浆,逐级加强地震波加速度,逐渐出现挂板松动的及局部裂缝等现象,整个过程未出现大面积的坍塌及挂板的滑落等,建筑模型的主体构架连接框架良好,说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抗震性能已达到一定水平。[3]

3.3 屋面的节能应用

装配式建筑屋顶的结构通常由负荷材料制作,其集合了防水、保温等功能,这种面板的固定较为简便,能够在墙面上直接固定,当填充完面板的夹层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处理,屋面需要刷一层由泥浆混合的保护层,厚度约为25毫米,保证屋面的传热不要过高。除屋面外,装配式建筑的外窗通常为具有保温效果的玻璃,其构造通常为双层中空式的塑钢窗。同时装配式建筑对地面的处理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地面厚度,应用不同的材料,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铺设,若地面面层厚度为20毫米,可以应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若厚度在70毫米之上可以使用EPS复合保温板,当厚度为80毫米,则可以使用细石混凝土。

[1]高皓然.试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6).

[2]张彪.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53).

[3]李育君.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及其方法浅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

猜你喜欢
挂板装配式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艺术混凝土挂板相互错落穿插形成多边形建筑小品的施工技术
两种预制混凝土挂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
建筑施工(2022年6期)2022-09-06 08:10:10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超市门里的一块挂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