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特点

2018-03-29 11:50何光群田维亮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彝族礼仪传统

何光群,田维亮

(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传统礼仪文化是相对于现代礼仪文化而言的,是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与礼仪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传统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多种功能。五四运动以来,传统礼仪文化成为国内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但主要还是局限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族传统礼仪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各个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必然会形成自己的特点。探寻各少数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还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

彝族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中国第七大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先民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就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是一个古老文明讲礼仪的民族,20世纪40年代,马学良先生到云南彝族地区对彝族的礼俗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了“研究彝文经典,必须先通彝族礼俗”的独到见解。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就是指彝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礼仪观念、礼仪行为习惯和礼仪用品组成的文化体系。[1]

与中原汉族地区盛行的以儒家礼仪文化为核心的传统礼仪文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性与自发性

(一)民俗性

“民俗”一词,《汉语大词典》有两个义项:人民的风俗习惯;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2](P1)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主要是指:“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它的大多数人民在行为上、语言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活动、心态。它不是属于个别人的,也不是一时偶然出现的,它是集体的、有一定时间经历的人们的行动或语言的表现。”[3](P48)根据以上界定可以发现,与中原汉族地区盛行的以儒家礼仪文化为核心的传统礼仪文化不同,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民俗性的特点。

一方面,从创造礼仪文化的主体来看,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普通民众。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姬旦制礼,从而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周礼》,此后,又出现了《仪礼》、《礼记》,后世合称“三礼”。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儒家的礼学思想,从此,礼仪文化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中原地区传统的礼仪文化的制定者是上层统治阶级或文人(知识分子),与此不同,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却是来自于民间,是彝族先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并逐渐固定化的礼仪行为模式和习惯,即: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创造者是民众。

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大多以民俗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彝族传统的礼仪文化渗透到彝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通过一定的民俗活动表现出来。比如:彝族热情好客的礼仪观常常是通过彝族人民待客时杀牲、敬酒、唱歌跳舞等风尚习惯表现出来;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礼仪观通过举行隆重的丧葬活动表现出来。再比如:彝族的传统礼仪文化常常与彝族人民的宗教祭祀活动、节庆庆祝活动联系在一起,火把节、十月年等节日庆祝活动中都渗透着种种仪式要求。

(二)自发性

儒家传统礼仪文化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作为统治阶级的周公和孔孟等知识分子不仅自觉的制定各种礼仪,还自觉的推广、提倡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甚至强制性的规定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与此不同,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决定了它的自发性。首先,从来源看,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常常来自于民间,对彝族很多传统礼仪文化的来源,很难确切考证出是由什么人首先提出的,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形式呈现出来,比如:马学良先生在《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74页、77页、83页)中曾记载了两个人类开始作祭礼俗来源的神话故事,还记载了三个关于在灵前举行舞蹈仪式原因的传说;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和故事有很多版本,而马樱花节的背后是咪依鲁的故事。此外,从发展情况来看,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自发性。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推广,基本上没有统治阶级的强制倡导,没有形成强制性的礼仪规范制度要求,甚至连由特定人物提倡的举动都没有,它是来自民间群体的以不自觉形式反映出的从偶然到必然的行为。

二、朴素性与零散性

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民俗性与自发性决定了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朴素性与零散性的特点,而这也是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与中原地区以儒家礼仪文化为代表的礼仪文化不同的一个显著区别。中原地区以儒家礼仪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礼仪文化,经过知识分子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形成精致而完整的的理论体系,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而这一特点从春秋时期的孔子时代就已具备,蔡尚思在《孔子的礼学体系》一文中列举了32条例证来说明孔子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认为“孔子的礼学,从大到细,面面俱到。他打下礼教理论的基础,成为礼教系统的祖师。”[4](P283)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与此有明显的不同。

(一)朴素性

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常常使用“不能”或“必须”、“贤男”或“莽汉”、“贤女”或“愚女”、“体面”、“规矩”、“大方”、“小气”、“不安”、“语言美”、“说坏话”、“待人凶”等简单朴素的词汇来作为评价个人是否讲礼守礼的标准。凡是做到“大方”、“语言美”、不做不能做的事(遵守禁忌)的,就被称赞为“贤男”或“贤女”,即讲礼、守礼的体面之人。凡是被认为“小气”、“说坏话”、“待人凶”、“不守规矩”、触犯禁忌的人就被贬斥为“莽汉”或“愚女”,即无礼之人。在彝族礼仪文化中,对本民族的礼仪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过去的礼仪状况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未来的礼仪文化又会怎样?对这些问题基本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和必要的研究,这就决定了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朴素性的特点。

(二)零散性

首先,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一般借助谚语、格言、民歌、舞蹈、故事、经文等形式流传下来,或是通过一些民间传统活动或禁忌规范表达出来。此外,在彝族传统礼仪的发展过程中,毕摩、部落首领以及阅历丰富的老人起了很大作用,他们根据口耳相传的方式,把传统礼仪观念、各种礼仪仪式的操作流程、各种礼器的制作方法代代相承。这两点就导致了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零散性,这也给研究、认识彝族传统礼仪文化造成一定的困难,要想完整认识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不仅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和梳理文献资料中相关的内容,还必须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与彝族人民多沟通和交流。

三、普遍性与多样性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彝族传统礼仪文化作为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同时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分支不同,各地彝族的传统礼仪文化又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一)普遍性

根据斯大林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5]彝族作为具有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其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礼仪文化必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或共性。从传统礼仪观到传统礼仪行为习惯再到礼仪物质文化,各地彝族的共同性显而易见,有些内容甚至已经成为区分彝族与其他民族的标志,比如:彝族待客热情,具有以酒待客,在待客时喜欢唱待客酒歌,在宴请客人后喜欢跳舞,在礼服上刺绣,过火把节和彝族年,讲究锅庄礼仪和禁忌,还有在待客、祭祀时喜欢杀羊、吃羊肉的传统。

(二)多样性

彝族传统礼仪文化虽然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但如前所述,彝族在西南各地分布较广,且很多地方比较分散,再加上支系众多,所以传统礼仪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不同地域、不同支系的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地域来看,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的彝族,由于所处地域不同,传统礼仪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小凉山地区的彝族,因为与四川大凉山比较接近,所以很多礼仪观念和礼仪习俗更接近四川凉山彝族的传统礼仪文化,而与云南其他地方的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差异性较大。从支系来看,彝族支系众多,不同的支系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经济类型各有差异、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同,所以形成的礼仪文化也会存在差异。以蒙自彝族为例:蒙自彝族有三个支系:尼苏泼、濮拉泼、姆基泼,在传统礼仪文化方面这三个支系存在很多共性,如:在婚、丧、嫁、娶和祭祀时都讲究穿专用礼服,且因为尚黑,一般将黑色或青蓝色作为礼服的基本色调,而且丧葬礼仪、节庆习俗、宗教祭礼基本大同小异,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差异,比如:三个支系的婚礼差异较大,尼苏泼支系由于地处坝区,明清以后,与其他民族交往较多,所以受汉族封建思想的影响较大,一切礼节均与汉族相同:父母包办、看八字、聘媒、说亲、下聘、送礼、娶亲;濮拉泼支系古有“先野合而后婚配”之俗,在近现代依然为自由恋爱,实行抢亲;姆基泼支系婚姻自由,自由恋爱,婚俗非常简单,只需男方送女方父亲一罐酒,两只鸡(一公一母),就算成婚。

四、继承性与变异性

(一)继承性

历史上大部分彝族居住在山区,所处自然环境较为封闭,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所以传统礼仪文化传承的形式一般来说是稳定的,大部分礼俗观念、礼仪行为习惯以及礼仪物质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得到继承。比如火把节燃火把祭天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没有太大变化。这还可以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得到证明。早在元朝时李京在《云南志略》中说:“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天,小儿各持松明火,相绕而戏,谓之驱禳。”到明朝时,李元阳在《云南通志》中也说:“六月二十五,束松明为火炬,照田者,以火色占农。”清朝《临安府志·附夷俗》记载:“罗罗俗以六月二十四为节,十二月十四日为节。至期,搭松棚以敬天。”《蒙自续修县志》也记载:“六月二十四日土人以为节,祀祖。入夜,家家以松束及蒿为炬,自官衙城市及田野村墟皆然。”

(二)变异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冲击等自然的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彝族传统礼仪文化自然出现了传承中的变异性。如:南华沙桥的彝族,在过去无论是婚、丧、嫁、娶都要穿上火草麻布做成的礼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制作火草麻衣太费工费时,所以现在只在出席丧葬仪式时才穿,其他场合都不穿了。又比如:蒙自尼苏泼在明清以前一般实行族内通婚,正如他们的旧俗所说:“好枝好筷子,不夹苦青菜,世上尼苏泼,不讨外族人”,同时恋爱是自由的,青年男女可以自由往来,但到明清以后,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与外族通婚已比较常见,同时开始禁止青年男女自由往来,实行包办婚姻。

五、宗教性与娱乐性

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兼具宗教性和娱乐性,正如禄丰县高峰乡过火把节时所唱“火把升起来,美酒端起来,山歌唱起来,天地敬起来,祖先祭祝了,彝人跳起来。激情进出来。知音聚找来。幸福降临来。人丁旺起来。”[6](P57)

(一)宗教性

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宗教性,一方面从彝族礼仪文化的起源来看,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起源离不开彝族原始宗教信仰。早在《礼记·礼运》中就已提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敬于鬼神”,而现代考古学的发现,也证明了礼起源于宗教祭祀。彝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从远古时代的彝族灵魂不死、祖灵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及巫术、禁忌等信仰活动中诞生发展的,所以从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在原始时代,礼仪和宗教是混合在一起的,由于那时愚昧的先民对周围的一切现象都感到神秘莫测,从而产生了敬畏之心,并对之致以无上的崇拜,通过祭祀、舞蹈等表现出来,这就成为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形成的最初动因之一。正如《洪水篇·六祖》中所记载的在笃慕之前的直眼人,由于“君王这四家,吃肉不献地。不知年头尾,不会记日月。不循规蹈矩,伤风又败俗。过了三百年,仍不循伦理。”[7](P1)从而惹怒了主宰宇宙万物的格兹神,招致了洪水之灾。而笃慕由于按时祭祀,受到格兹神的赞赏,成为横眼人,从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笃慕阿图,是个善良人。千日想善事,万日做好事。耕地纳税银,种地交皇粮。吃肉先祭天,喝酒先献地。尊敬祖和妣,孝敬爹和娘。上供天上君,下供土地神。”[7](P1)另一方面,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宗教性体现在彝族的礼仪活动中常常渗透着宗教信仰。马学良先生曾记录过,宣威倮族白夷在举行丧葬仪式时,每天晚上要在灵前跳“蹉蛆”舞蹈,仪式结束后毕穆要穿上“法衣”,戴上羽毛帽,手拿经书,领导孝子及大马郎(死者已出嫁之长女)夫妇在丧棚前跪拜。然后把一只羊和一头小猪一同打死,祭于灵前,祭毕,第二天才能出丧,很明显这其实就是彝族原始宗教的遗迹。蒙自彝族尼苏泼在举行婚礼时,新娘进男方家门时,要从门内丢出一个葫芦,意为“丢去凶邪”,这其实是当地彝族葫芦崇拜的体现。彝族婴儿一岁以前,若不好领、好哭,父母就要抱小孩子到桥头“撞名”,给孩子拜干爹,并请干爹赐名,这其实也是彝族灵魂崇拜的遗留。金平、开远、石屏等地彝族妇女喜欢在服饰上装饰火焰纹样,这又是彝族火崇拜流行的佐证。红河、楚雄彝族儿童喜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武定彝族背小孩的裹背上常绣“四方八虎图”,双柏彝族过虎节,跳虎舞,又证明了彝族地区流行虎图腾的事实。这么多宗教活动都存在于礼仪活动中,更进一步证明了彝族礼仪文化所蕴含的宗教文化特征。

(二)娱乐性

如前所述,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属于原始的氏族——部落形态,为了取悦神灵,彝族先民要行祭神之礼,而这就自然导致了其娱乐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第一,在原始宗教中,宗教的神是人的投影,因而人与神具有同一性,人类喜欢竞技、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那么神也应该喜欢,所以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都少不了竞技、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第二,彝族先民举行祭礼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得到神灵的帮助和保护走出困境,脱离痛苦。按照宗教起源理论,神灵观起源于人类对无法掌控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敬畏之感,这种敬畏之感使得早期人类常常产生对现实的无力之感,产生恐惧和绝望的巨大压力,要摆脱这种压力,只能求助于神灵的指引和帮助,通过祭祀仪式将自己的声音和想法传达给神灵世界。那么,怎么才能与神沟通,引起神灵的关注,让神灵感受到自己的求助呢?彝族先民认为音乐、舞蹈甚至竞技性运动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彝族的很多传统礼仪行为仪式都与音乐、舞蹈、竞技等相联系。以舞蹈为例,彝族无论举行婚、丧、嫁、娶或是在待客、过节时都要跳舞,这些舞蹈动作粗犷、节奏强烈,都源于古代的祭神仪式,具有娱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娱神性中逐渐延伸出娱人性、自娱性,竞技、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成为彝族举行宗教、节庆庆典及各种民俗礼仪不可缺少的仪式,这些娱乐活动常常把节日、庆典礼仪的气氛和喜庆的场面推向高潮,从而使人们放松自我、心情愉悦。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以上就是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上彝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体制、文化积累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特点,对于真正认识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光群,朱卫华.云南彝族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实用价值[J].普洱学院学报,2016,(5):51―54.

[2]吕志峰.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庞朴主编.20世纪儒学通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6]米切若张.秘境高峰:走近挥刀斩魔的彝族部落[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7]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古籍研究室.彝文文献译丛[Z].1997,(6).

猜你喜欢
彝族礼仪传统
彝族海菜腔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