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廉洁教育开展路径分析

2018-03-29 07:09王博迪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信息

尹 华,王博迪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不仅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党中央惩治腐败、正风肃纪的决心,也对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廉洁教育真正纳入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当中,贯穿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全过程中,通过教育触及灵魂、深入意识,让廉洁思维入脑入心,增强大学生拒腐防变的能力,补足大学生的精神之钙,使他们成为国家反腐倡廉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逐渐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根源。

高校开展廉洁教育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价值观、意志品格、理想信念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等密切相关。大学生富有青春活力,易于接受新事物,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了优化和集成的优势。我们可以让廉洁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解决廉洁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善廉洁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价值考量与风险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价值考量

1.可缓解廉洁教育信息的不对称

在传统的廉洁教育中,受到信息获取渠道和成本的影响,教育者处于信息充分的一方,受教育者处于信息不充分的一方,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廉洁教育所教授的内容不能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进而使受教育者对廉洁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发挥网络技术在信息传递方面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可以极大地拓宽信息传递的渠道,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进而缓解信息的不对称。

另外,每个人因其受到教育的背景、知识结构、生活环境、智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也会不同。借助“互联网+”技术,教育者可以率先作出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给受教育者,弥补受教育者信息处理能力的不足,来进一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可舒缓大学生对社会的怨气

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健全,导致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加大,产生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也使人们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在互联网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对社会的怨气。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不坚定的情况下,容易随波逐流。通过互联网开展廉洁教育,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树立和信仰体系的重建,能够逐步缓解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引导网络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可提升廉洁教育的技术支撑

互联网时代的廉洁教育有新技术作为支撑,拓展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丰富了廉洁教育的课堂内容。线上的交流能够不受时空的阻隔,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开展交流、学习。教师可以在线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对一些热点话题可以提前发布意见,引导舆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敬廉崇洁的价值观。线下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帮助教师扩展课堂内容,以先进的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风险分析

1.虚假信息的泛滥

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自媒体的泛滥化使许多信息未经过审核就被发布到网上。个别媒体为吸引大众眼球,故意使用夸大性的标题。大学生涉世未深,经验不足,容易上当受骗。虚假信息的泛滥容易造成大学生随波逐流,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威胁,给大学生廉洁教育造成严峻的挑战。由于监管技术的限制,监管部门不能时时刻刻进行在线监管。因此,虚假信息的泛滥化成为利用互联网开展廉洁教育的一大挑战。

2.数字鸿沟的制约

在开展廉洁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所获取的数据不一定比学生多,这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降低了教师对知识和信息的掌控度,使他们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和冲击。学生对数据和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对信息的识别力不强,可能导致他们盲目信任网络信息,造成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不同,引起他们对传统的道德理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甚至使他们偏离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这会对学生接受廉洁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开展廉洁教育工作的难度也加大了。

二、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廉洁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为了了解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情况,笔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在你们学校是通过什么方式开展廉洁教育”这一问题,44.55%的大学生选择“思政课程”,34.55%的大学生选择“思想大讲堂”,11.82%的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9.09%的大学生选择“网络授课”。

调查表明,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时,高校更多地将其涵盖在思政理论课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另外,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只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而对受教育者的需要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1],只是机械地处理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抵触。可见,高校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更加注重的是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廉洁教育在高校中并没有得到认真、扎实的开展。廉洁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其教育结果无法通过具体的数值来进行评价,这是导致高校不重视廉洁教育的原因之一。

2.从事高校廉洁教育的教师“互联网+”意识不强

目前,高校从事廉洁教育的教师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辅导员、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等组成。其中,许多教师缺乏互联网思维,加之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有限,很难利用互联网去创新廉洁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开展廉洁教育造成一定的障碍。

(二)高校廉洁教育受体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廉洁意识不强,对廉洁教育的认同感不深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关于“你了解廉洁教育的内涵吗”这一问题,35.45%的大学生表示对廉洁教育的内涵不了解,32.73%的大学生表示对廉洁教育的内涵基本了解,26.82%的大学生表示对廉洁教育的内涵比较了解,5%的大学生表示对廉洁教育的内容非常了解。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对廉洁教育缺乏基本的认识。根据接受理论,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主要是从个体需要、认知价值等方面来评价自己的接受活动[2]。由于价值认知的不成熟,大学生在对廉洁教育进行认知时会产生对廉洁教育的价值认同感不强的心理,不能真正地认同廉洁教育所传授的价值观念。同时,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态成熟的重要阶段,心理发育尚未达到成熟,抵抗外界诱惑能力较差,对互联网上的信息鉴别力不足,容易受到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3],认为一些小的行为并不会对自身的廉洁意识造成不良影响,于是放任自流,导致自身廉洁意识每况愈下。

2.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参与度低

根据接受理论,接受主体周围的环境会对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受到家人、同学及社会对廉洁教育轻视的影响,大学生会对廉洁教育产生轻视的态度,认为廉洁教育只是空泛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必认真对待。在接受理论中,在影响接受者的过程中传导者的传导方式对接受者而言至关重要。在笔者的调查中,关于“你们学校是通过什么方式开展廉洁教育的”这一问题,44.55%的高校采用思政课堂开展廉洁教育,11.82%的高校采用社会实践的方式,9.09%的高校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不难看出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思政课堂的形式进行廉洁教育,缺乏对生活的启发性以及与受众的互动性,抑制了受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不能符合受众追求丰富性、趣味性的要求,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缺乏对受众的吸引力,因而也就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4]。

(三)高校廉洁教育介体存在的问题

1.网络硬件建设不完善

许多高校已经在教室中投放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没有能够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利用,进而影响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廉洁教育的效果。

2.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现有的廉洁教育模式下,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并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导致许多网络资源不能及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学校的网络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致使网络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廉洁教育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下自然无法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许多信息资源被闲置。

三、“互联网+”背景下增强高校廉洁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一)健全高校廉洁教育工作机制,加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要建立起“校党委统一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思政部门全力支持,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廉洁教育工作机制。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动、共同实施。为此,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培育人才的角度来看,廉洁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看,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引领社会风尚,为社会廉洁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详细、管用且覆盖高校运行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并抓好执行和落实,可以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机制有序运行、进一步提升高校廉洁教育水平保驾护航。

其次,“互联网+廉洁教育”要求有一支强有力的系统化网络教育队伍作为保障。为此,必须要树立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提升教师的素质。互联网思维强调借助互联网的技术、规则和精神,实现人、物、信息、自然、社会等旧的关系格局的调整与深化[5]。要加强教师对互联网与廉洁教育深度融合的认识,创新廉洁教育的方式,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要加强教师对互联网环境的认识,使其认识到互联网环境的变化性与复杂性,及时调整观念,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要保持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敏感度,使其及时分辨网络上的虚假言论,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对教师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培训。可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网络技术培训,也可以组织教师在网络上讨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二)创建新型廉洁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同感

要把“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到廉洁教育中,创建新型廉洁教育模式,提高“互联网+”在廉洁教育中的参与度。廉洁教育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克服以往的时空界限,涵盖更多的教育内容,辐射更广的教育范围,使廉洁教育扩展到多个社会领域,使廉洁教育更好地与时代接轨,赋予廉洁教育更强的时代特色。例如,可以将网络上的新闻事件作为案例,指导学生分析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廉洁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自媒体传播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廉洁文化。以长春师范大学“青马工程”为例,长春师范大学特别设计了“青马工程”专题网站,建立QQ群,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建设共享的学习资源,发布导师和学员共用的信息,展示学员成长的风采。校报开设“青马”专栏,宣传“青马工程”相关信息。“青马”活动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6]。“互联网+”廉洁教育可以借鉴“青马工程”的模式,结合网络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激发大学生参与廉洁教育的兴趣。可以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关廉洁话题的讨论,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廉洁教育理论知识,发布廉洁教育信息,帮助学生抵制身边出现的腐败现象。同时,不能忽略传统课堂的教育方式,应该让互联网进入廉洁教育的课堂。坚持高效的课堂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新媒体网络通信技术[7]。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不同地区的廉洁课堂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实现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教育模式,来提升高校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要增强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依据接受理论,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在知识信息方面有一种求异求新的倾向,在价值信息方面则有一种求同的倾向,乐于接受与自己的信念一致的信息,排斥不一致的信息[8]。这就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偏爱、看法和态度,把其作为教育手段更新、教育目标调整的重要因素来考量,根据受教育者的状况安排教育内容,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双向互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好提供了这一平等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大学生习惯的网络表达方式进行廉洁教育,通过短视频、表情包来取得大学生的认同感,也可以通过闯关答题的方式让大学生获得成就感。还可以通过树立廉洁榜样的方法,让廉洁榜样同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定期进行交流,让同龄人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学习,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意识,增强对廉洁教育的认同感。

(三)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种“互联网+廉洁教育”平台

在进行“互联网+廉洁教育”时,高校应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互联网的硬件设施建设,保证每个教室拥有最基本的电脑、投影仪等教育设施。还要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加大校园网络覆盖的强度和广度,提高网络速度,保证每个教室的电脑能够连上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放、丰富、多元等优势,搭建多种“互联网+廉洁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慕课、尔雅网络课等网络课堂,学习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教师关于廉洁教育的课程内容,积极为大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廉洁教育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道德感悟。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进而催生出其廉洁行为。可以将网络上的新闻事件作为廉洁教育的案例,结合廉洁教育理论对之加以分析,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廉洁教育理论。也可将网络上有关廉洁教育的纪录片作为廉洁教育的素材,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互联网+”为高校开展廉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一契机,从大学生的主观愿望和需求出发,降低其心理抗拒,关注其能动性差异,不断丰富廉洁教育内涵,拓宽廉洁教育外延,创新廉洁教育方式,完善廉洁教育体系,使其更愿意接受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反腐行动中来。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信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