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媒共生: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的溯源与进程

2018-03-29 06:15:28徐逸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大众媒介社交

徐逸凡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

随着社交媒体重塑媒介格局与形态,智能媒体的创想和实现也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媒介载体的区别更加为产学界所重视。因此,研究对大众媒体、社交媒体尤其是智能媒体的起源、功能展开深入理解与比较,并辨别三者区隔与共性,探讨未来媒体生产形态的布局重构。

一、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溯源

(一)大众媒体的崩解与坚守

学界曾将大众媒体称为“第四种权力”,意在表现其对社会现实的权威理解与把控。然而,随社交媒体迅速迭代而至的虚假新闻和过于娱乐的碎片式报道,要求大众媒体在强压之中,找寻“主流、准确、权威”的本质特点,坚定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与新闻信息。

(二)社交媒体的扩张与价值

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一次带有互联网时代特征的“信息扩张”,开辟了“用户生产内容”的新型传播模式。随手一拍的精短视频、现场直击的文字传送,让新闻信息来源不止停留于品牌新闻机构,舆论载体随之多样。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用户联结性尤为紧密,用户可以自行筛选兴趣小组、加入群组团体,实现信息多对多的送达和表达。

二、智能媒体与媒体智能化进程

(一)关键技术:提供核心驱动

就智能媒体技术而言,物联网是基础设施,数据资产是要素供应,移动计算是算法手段,机器学习是应用技术。在物联网的连通影响下,抽象如信息、内容等媒介产品能够延伸和显露在万物中。而大数据以指数级增长存储的数据量,深度挖掘、综合处理庞大信息,使媒介内容的数据捕捉更加快捷精准。移动计算深刻洞察用户需求与偏好,构筑了个性化出行、饮食计划。机器深度学习是最终解决方案——尽管实现“机器自主学习人类行为”,尚还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持与算法改进。

(二)功能特征:带引传播新生态

智能媒体的功能特征可提炼为更迭传播模式、建立智能生态系统。社交媒体的出现突破了大众媒体“一对多”的信息公用传播模式,使内容生产向“多对多”的动态私享转移。而智能生态系统的建立是整体层面的创新,成熟的生态系统能够实现正反馈和自强化,使供应商、用户、平台良性互促。

三、众媒共生:大众、社交、智能媒体的区隔与进化

(一)内容迭代:突破新闻原有生产、分发格局

大众媒体以其内容生产高度的专业性、来源的可靠性、生产的体制化、结果的可控性,强调信息内容的把控与传播形式的规范。社交媒体用户则借助庞大的基数、群体的极化和多渠道的资助,实现高效传播,随时随地采集、发布新闻(1)。

而智能媒体的内容制作、发布形式另辟蹊径。以新闻领域的应用为例,越来越多的“AI记者”、“无人机新闻”、“机器人写作”的尝试(2),成为变革潮流。基于数据库的筛选和匹配,智能新闻生产以高标准化、高效率组稿而取胜。到采集分发,智能媒体经过对用户画像的精准把控与定位,可以做到准确投递与定制。

(二)模式发展:传播终端联结,多对一获取信息

大众媒体依靠传统载体,在完成信息采集、编写与制作处理后,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全体受众发布。而移动端互联时代的媒体受众传受一体,能够多朝向散播信息。

智能媒体则实现了各类终端的云上互联,搭建多屏互动的网络平台,将物联时代各类产品都囊括至载体中。例如,海尔智能家居的“控制镜”、手表表盘的智能镶嵌,将各终端共同绑定联系,使用户不再受到操作模式的限制,随时随地享受“端到端”全面互联。

(三)体验升维:“沉浸+增强”式用户体验,革新传播方式

在大众媒体时代,“围炉夜话”式的信息接收形式,培养了用户等待信息、自觉接受内容的视听习惯。社交媒体受众却能够自由选择兴趣内容与平台,拥有强自主性和广泛选择空间。

对智能媒体来说,用户体验的满足既是最终目的,也是新闻消费方式发展的重要动能。以VR/AR、360度全景视频直播技术为核心的消费形式,已经被全球许多重大节事庆典所采纳。例如我国“九三阅兵”,人民网中央厨房就在传统直播外进行阅兵广场、观众席、媒体机位等全景记录。沉浸感和强交互的特点,极大拓展了读者的视觉体验和新闻接纳程度,重塑了用户与现场的关系。

(四)功能延伸:媒介功能扩展,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从“一便士一报纸”的传媒普及化开始,传媒产业逐渐向规范化流程而转移。到社交媒体阶段,大型传媒集团构筑了完整的生产链,对文字、图形等信息加以生产和推广,获取商业效益。同样地,媒介智能化的进程也带来产业格局的变迁。借由互联网盒子的推广,电视媒介的功能也在不断向智能化靠拢,用户照片、文件文本都可通过媒介实现云端互联。

四、小结

从主攻专业传播的传统媒体,到倡导用户参与的移动媒体,再到众媒共生、边界泛化的未来媒体,智能媒体的出现促进了媒体内涵的重新定义,同时,市场的“脱媒化”、“万物媒介化”也代表了智能媒体冲击下的产业现状。从本质而言,其实是共同指向了“泛媒体共生”的概念,产业链的各主体角色都需要加快人机交互技术革新,迎接泛化全媒体的新形式与新阶段。在未来,智媒平台将逐渐与两者坚守融合,重构智媒时代的媒介形式。

注释:

(1)崔波.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新闻传播方式?——美国的混合式新闻传播微议[J].国际新闻界,2011(10):40-44.

(2)张磊.智能媒体的现实图景与未来想象——以新闻领域的变化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46-149.

猜你喜欢
大众媒介社交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
大众ID.4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