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探索

2018-03-29 05:42林育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地体育专业

林育建

(莆田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素质教育持续深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学科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实践,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成效,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对于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1 体育教育专业概述

体育教育专业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需求,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备良好专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设置的专业,专业课程包括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统计学等学科内容,对于学生的核心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的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二是掌握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和人体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三是掌握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以及体育竞技的基本方法.四是具备一定的学校体育科研能力.五是了解体育改革发展动态.六是熟悉国家体育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和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群众体育指导、体育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1].

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定位

校外实践教学与校内理论教学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可以将其看作是学生能力的孵化器,强调以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以能力为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与校内体育教学的相互配合,保证体育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校内教学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讲解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教育理论,了解课本知识,其定位在于基础知识学习,因此强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通,实现知识与技巧传授.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体育理论知识[2],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新知识讲解方面作用明显,但是并没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个性,课堂参与度相对较低.校外实践教学与校内教学不同,其本身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来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其更多地定位在培养能力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习,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检验,明确体育理论在实践中的适应性[3].

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为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平台支撑,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身强调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毕业后可以担任体育教师,也可以到体育俱乐部任职.但是从目前来看,体育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校内教学,存在着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无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也影响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4].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作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学生主体性缺失.在校企合作环节,实习基地关注的是自身利益而非学生发展,实习成了一种表面形式,缺乏针对性,学生的专业能力无法在实习中得到提升.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 需求分析不足

所谓需求分析,指在为学生安排实习基地时,必须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保证实习分配合理.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并没有重视需求分析,在没有开展意愿调查的情况下,随意分配实习基地,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于部分高校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来对实习单位进行选择,严重影响了校外实践教学的效果,也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5].

3.2 实习规则不合理

学生本身是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应该具备参与实习规则制定的资格,维护自身权益.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时候都是由学校和实习单位来决定实习规则,将学生排除在外,认为学生虽然数量众多,但是想法难以统一,如果让其参与到实习规则制定中,存在很大的操作难度.

3.3 企业动力缺乏

新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经济效益,而高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仅成本高、创造价值少,还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高校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长,校外实践基地面临超负荷运转的情况,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安排,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进程[6].

3.4 学生态度懈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的交织,使得部分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化思想,认为教学实践对于自身将来的就业没有很大帮助,缺乏主动参与热情,导致学校安排的时间教学活动很难得到有效落实.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多数高校都将实践教学安排在大四进行,此时校内教学基本结束,一些有考研打算的同学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实践教学沦为一种表面形式,很多学生会在实践结束后,托关系在实习单位开个证明,就算是完成了实践任务;对于没有考研打算的学生,这个时期则是求职的关键时期,希望能够为就业做好准备,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同样不够重视[7].

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

4.1 尊重学生主体性

一是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和认识,在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做好必要的调查工作,针对学生需求来选择合作企业,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内化,促进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8].

4.2 完善保障体系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学生安全是高校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关心的首要问题,需要做好风险因素分析,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对校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从高校角度分析,需要重视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对学生的实习动态进行全程管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还应该做好与保险公司的沟通,针对每一个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学生,购买短期保险.不仅如此,高校还应该重视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协调与配合,保证沟通顺畅,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防止其因为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遭遇劳务纠纷等问题,而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情况,实习教师需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校外实践.

4.3 关注专业特色

高校在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时,应该关注专业特色,确保实践教学基地必须能够满足一定专业标准的要求,能够对专业特色进行突显,关注实训教学基地的品质,不应该单纯强调数量.通俗易懂,应该充分考虑时代发展要求,了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从专业本身多元化培养目标出发,对边缘领域和交叉领域进行开发,确保实践教学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4.4 强化政策支持

虽然当前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本科教学工程”,针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但是能够从中获益的仅为少数高校,更多的高校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仅能够依照自身,无法得到政府补助,同时,企业在承担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岗位的职责时,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优惠,因此在很多时候企业虽然具备提供实践岗位的条件,但是从自身利益着想,并不愿意与高校合作.

4.5 注重开放办学

想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长远实施,需要强调三方共赢,对于高校,应该认识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从学生需求考虑,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对于学生,应该认识到实习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正确处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将校外实践活动看作是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所具备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科研水平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善人才储备.

5 结语

总而言之,从高校的角度分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校外实践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无论是政府部门、高校学生还是全社会,都需要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时转变思想认识,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猜你喜欢
基地体育专业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我的基地我的连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