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全,董抒华,粟常红,林治涛,申红望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49)
精细高分子材料是一类本身具有特定性能或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或者能增进或给予其他产品以专有性能或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并且具有生产批量小、附加值高的特点[1]。《精细高分子》是从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开始讲起,首先对精细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又从特殊性能的精细高分子和特殊功能的精细高分子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较为重要的精细高分子类型;内容涉及了高强高模高分子材料、阻燃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型助剂、吸附型高分子、膜型高分子、反应型高分子、光敏型高分子、电活型高分子、液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等;教学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精细高分子的基础知识及精细高分子的特点、结构、设计、合成等相关的知识,并且掌握主要的精细高分子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涉及的类型众多、举不胜举、发展很快,显著影响了当今世纪人类社会的生活,因而,对精细高分子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2]。
精细高分子课程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部分,包括精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精细高分子的分子设计与制备等;二部分,包括特殊性能精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的研究,有高强高模精细高分子材料、阻燃精细高分子材料及精细高分子型助剂等;三部分,包括特殊功能精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的研究,有吸附型精细高分子、膜型精细高分子、反应型精细高分子、光敏型精细高分子、电活型精细高分子、液晶精细高分子、医用精细高分子等。精细高分子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授课时要从头到尾地紧紧抓住“精细高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能,而性能反过来影响其结构,且性能是广泛使用的基础”这一点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要分清楚,既要全面讲授,又要做到重点突出,既能够声情并茂又能栩栩如生地讲授课程知识点[3];当然,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科学知识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科学知识更新都是以每天来计算,同样,精细高分子的相关知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跟上科学的发展步伐,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内容丰富有趣味,才能更加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精细高分子课程的涉猎范围广,内容较为丰富,有很多知识具有先进性、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教学手段也要不断变化;单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古板的教学方法,肯定会使得教学课堂死气沉沉的,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一定要推陈出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课而学生听课并做笔记,然后,回去再进行复习,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现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直在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精细高分子材料涉及了许多领域,如何在种类繁多的热点领域中凝练出很多个题目让学生来选择学习并领会掌握,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组成多个学习小团体,在预习课程的过程中,一起去查阅文献、去探讨、去总结归纳,以便在上课期间,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主动去讲台做学习报告,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探讨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质的飞跃,既提高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细,又提高了该课程的学习效果[4]。
现在的课程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自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课堂上显示出很大的信息量,具有图文并举、画面生动活鲜、重点和难点易于突出等优点,特别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劣势,就是内容太丰富、速度太快、不太容易让学生记住,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视觉的内容多,接受到脑子里的东西较少。相比之下,传统的板书教学,虽然比较慢,有落后时代的感觉,但是,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却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公式的讲授及推演,只有采用传统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4]。因此,只有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的全面考核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首先,必须进行课前准备,要组成学习小组进行预习、讨论等,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左右,其次,就是中期的实验部分的考核,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设计实验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这部分大约占总成绩的20%,最后,才是理论部分的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在精细高分子的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丰富课本知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采用更加科学化的考核方法,才真正有可能提高精细高分子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