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琼 毕勋磊 叶中华
(1.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北京100864)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有研究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企业作为主体是否在科技成果商品化上做出努力是关键[1]。而激励政策、专利制度等制度因素[2-5],政府投入、金融服务等经济因素[6]以及开放包容等文化因素被看作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制定有弹性的转化政策制度对提升效率具有重要作用[7]。鉴于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源头密切相关,且具有产业特征[8],从企业的内部层面和环境的外部层面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研究发现,管理水平、工业化、资金管理、替代品竞争等内部因素,以及政府资金支持、创新区域配套性等外部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影响[9]。组织资源、创新能力与新投资项目等能力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10]。国家和区域创新的发展环境对成果转化也有重要影响,在国家层面,要素禀赋、风投制度、市场竞争机制和政策制度发挥作用[11];在区域层面,创新人才水平、管理水平、产业结构[12],以及创新城区的创新资源和城区网络对成果转化有重要作用[13]。
整体上一般认为当技术成果存在转化价值时,一旦制度环境产生的经济激励充分,企业就会基于市场利益的考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使得转化效率自动提升,而有关科技成果发展的内在规律较少涉及,尤其是科技成果的技术知识特性,如技术的可模仿性、难言性、使用成本以及相关技术的影响等。成果转化效率的产业差异性问题也有待明确,比如,为何信息网络产业的成果转化程度远高于制造行业。事实上,近年来国家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改革,并实施了相关政策措施。如,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发布了促进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等。目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和环境因素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然而高转化率并没有出现。
本研究从技术知识论出发,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主体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并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两种形式;由技术、社会、市场关系入手,从技术知识和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企业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重点分析技术的知识特性对其转化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有关影响因素对技术转化的影响,从而回答为什么不同产业的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不同这一问题。从实践来看,厘清不同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机制,找准我国不同产业技术转化的关键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成果转化政策,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只能通过产品形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而产品实际上就是一个满足多元目标或需求的技术集合系统。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源头的科研机构或大学,在某项科学或技术上取得突破后,只有转化为或嵌入到特定的产品后,才能真正的产生应用价值,这个过程也称为科技成果转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有两种形式[14]。第一种是面向特定的市场需求,基于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构建满足特定功能的产品概念,结合相关技术和资源完成产品开发,在市场上不断改进最终出售给用户。这个过程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包括市场需求、产品架构和设计、相关技术应用改进、后续服务等在内的多要素复杂系统,包含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导致技术转化时间很长。比如,19世纪被发现的液晶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当时的创新型企业美国无线电公司利用试图开发液晶电视,然而此后又经过多家企业30多年持续投入、改进和研究,才得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液晶屏幕[15]。另一种方式是面向市场中已经存在特定产品,拟转化科技成果因其能够改进或增加产品的特定性能和用途,被嵌入到产品之中实现成果转化。这种模式的潜在困难在于,由于产品本身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系统,新技术的嵌入可能与其他技术模块发生冲突,进而需要进行更多、更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甚至开发新的技术,这对转化主体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上两种成果转化的形式表明,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不是技术—产品的简单变换逻辑,而是一个包含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复杂过程。从技术知识论来看,这个过程中企业依赖其掌握的技术知识对技术进行建构或重构,通过技术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 (externalization)、合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等复杂过程[16],把“目标转化技术”转换或嵌入产品,在市场中出售给用户,进而实现技术价值。在利用技术知识进行成果转化时,法规、制度、竞争等在内外部环境通过不同机制对企业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在技术系统内,技术知识本身对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因素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化系统有间接影响[17]。
企业的知识基础是是企业所掌握的技术知识的总和,不仅包括其拥有的专利、蓝图、编码等显性知识,也包括其掌握的技能、诀窍、经验和方法等隐性知识。有关企业技术知识经典研究表明,企业技术知识有以下4个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时的技术能力高度依赖于其本身的技术知识基础。
1)组织性特征。技术知识虽然直接体现为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但绝非这些技术知识的简单加总,而是由掌握各种知识的员工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知识体系[18]。这个知识体系既包括技术设备、工具和厂房等有形资产,也包括组织程序、管理系统、共有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无形资产。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正是通过该体系的有效协调和沟通,才保证了企业整体技术能力的发挥[19]。由此可见,技术转化能力深深地植根于企业组织之中。
2)缄默性特征。企业技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一方面,企业技术能力不仅包括那专利、图纸、操作手册和技术文件等编码化知识,也包含着技能、经验和诀窍等缄默性知识。另一方面,技术能力存在企业组织之中,主要由员工共同遵循着一系列的规则和沟通模式,通过互动和协调,用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种集体行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即使知道如何操作以及互相配合,也往往很难将其中细节清楚表达出来。
3)特定性特征。不同企业技术知识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往往是特定的。首先,任何一个企业的技术知识都是有限的,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产业空间,一旦脱离特定的情境,就会被不同程度地废弃。其次,每个企业技术知识领域都是有差异的。不同产业领域企业的技术知识往往相差很大。即使在相同领域,不同企业技术知识也具有其特定的结构,即,企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特有方式,这种方式植根于企业组织之中,企业外人员往往很难明白。
4)积累性特征。企业技术知识的扩展总是立足于现有的知识基础,并向当下实践进行的相关领域学习。Nelson等[20]的研究指出,技术搜索活动往往具有很强的本地性特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阻碍地搜索并使用与其知识基础无关的新技术,搜索活动与现有技术水平越接近,搜索成功的概率越大。新的技术知识学习与以往获得成功的技术领域越接近,技术学习的效率就越高[21]。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总是采用将新知识与脑海中已有概念和知识建立联系的方式。Cohen等[22]的研究也表明,现有的知识基础能够影响企业技术知识扩展的方向。正因如此,企业进行知识扩展会沿着特定的方向进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特性。
既然企业知识基础决定了成果转化的成效,那么企业知识基础是如何建立的呢?关于企业技术知识的研究表明[23],企业知识基础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有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知识创造和企业外部知识学习。1)企业内部知识创造是企业知识最重要的来源,占比约三分之二,主要依赖于企业成员针对特定问题所出作出的努力。在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企业成员依靠各自的知识基础通过交流和协商将问题界定,通过不断的知识搜寻和学习就解决问题的方案达成一致。在这个不断搜寻、学习和协商的过程中,组织学习得以完成。因此,组织学习并非个人学习简单的加总,而是一个通过组织间以及组织成员间通过交流和沟通来实现知识的创造和扩散,并将知识储存于组织惯例、实践和信条的过程。2)尽管知识的来源不同,但是外部知识要转化为企业所掌握的知识也必须经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转化为内部知识后,企业才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外部知识。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引进、企业收购等方式并不能让企业马上获得外部技术知识,一方面这是由于技术知识的缄默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企业技术知识的组织性造成。因此,企业只有通过组织性和经验性的实践和学习,才有可能将外部的技术知识吸收。例如,引进人才后企业并不能保证马上获得其知识,因为个人的知识大多是缄默的,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注入到组织之中。新的组织成员必须理解和接受组织的共同规范和价值观,与其他组织成员建立共同的基础,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组织就新方法或实践达成一致,从而将新的技术知识嵌入到组织体系之中。
无论是通过内部知识的创造还是外部知识的引进,企业要扩展其技术知识都需要通过系统性地组织学习,而组织学习只能通过实践活动经验性地获得。组织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组织成员搜寻、学习和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19]。因此,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吸收新的知识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围绕特定目标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换句话说,科技成果的产生只是研发活动的一部分,在转化过程中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活动。
由于技术知识基础不同,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有差异。不同企业使用技术知识能力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
1)企业知识基础与特定转化技术知识的相近性。企业技术知识与目标转化技术所需知识相关程度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成本的难度。企业积累的相关知识基础越充分,企业在使用该技术时越具有优势。相反,如果企业技术知识与目标技术所需的知识相差甚远,那么就需要企业进行相关的技术学习来扩展其原有的知识。而技术知识发展的规律表明,企业要掌握新的技术知识尤其是那些与原有基础不相关的知识是一个漫长而费力的过程。
2)相关技术知识的可获得性。这主要通过参与相关技术研发活动、技术标准制定、专利获取、人才引进等方式实现。这些方式的门槛对不同企业是不相同的,对于那些没有参加相关活动的企业而言,难以获得相关技术知识,加大了其进行成果转化的困难程度[19]。
3)相关技术知识使用成本以及改进能力。当企业具备了获取相关技术知识的条件后,成果转化的效率还依赖于获取成本和后续改进能力。在使用成本方面,若企业所使用的技术知识以专利形式存在,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专利费用,并同时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学习活动。同时,技术在应用中的不断改进是技术演进的基本规律,技术的发展是动态的,因为任何技术在应用之初都不是完善的,必须在嵌入产品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以通信技术为例,第二代通信技术从研发、转化到开始运营,涉及的基础专利由最初的60多个增长到140个[24]。因此,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对技术进行动态调整和改进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决定于企业对相关技术知识的理解、运用,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运用技术知识进行成果转化具有重要影响。有关环境的影响已经积累了较多研究成果,如Suarez[25]从技术竞争的市场角度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基于这些成果,本文认为技术的独占性规则、产业的技术特征、互补资产和互补产品、政策法规[21]作为环境要素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技术的独占性规则[21]是指影响拥有者从其技术知识中获利的一系列因素,例如专利保护强度等。影响技术独占性规则的主要因素是法律法规保护和技术知识特征的有效性[21]。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规定了科研人员的收益比例,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方面。有关专利对技术转化影响的定量研究表明,专利制度的影响总体上是双向的。一般情况下,强的独占性规则会推进专利申请,由于专利本身就意味着将知识进行了编码化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知识的转移,提高了转化和应用的效率。同时,在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技术的使用者不得不支付相关专利费用;对于那些缄默性强的技术而言,企业进行转化需要付出相当代价的努力。从这方面来看,专利保护通过增加技术使用成本提升了技术转移的难度,增加了产业技术转移的成本。技术知识的独占性规则影响着企业使用技术的成本,在产业层次上的作用究竟是抑制还是促进,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包括产业研发水平、技术特征以及市场集中度等因素在内的产业特征对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在研发密集程度高的行业中,企业技术能力较强且技术知识扩散速度较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例如,在软件行业中,技术的编码化程度以及共通特定导致“开放标准”的运动此起彼伏,使得软件行业的开放度高于其他行业。在此类行业中,企业使用技术的成本很低,所以互补资产对企业获利的影响更大,科技成果被转化应用的效率很高。其次,在行业集中度较高的领域里,相关技术往往被大企业所把持,小企业由于资金投入、生产规模、研发队伍等方面的原因无法使用有关技术而处于劣势,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相对不高,科研院所的成果也往往是被直接收购。第三,信息技术对不同产业的渗透推动了技术知识的编码化程度,加速了产业技术流动的速度和效率。诸如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等,都大大削减了技术知识编码化的成本,推动了产业转化的效率。
创新要想成功实现产业化,需要将技术知识与其他能力和资产结合起来[21]。企业将技术嵌入到人工制品中,还需要市场网络、制造能力、售后服务等专业化的互补资产的支持。例如,收音机行业中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名声的企业进军电视产业有优势,因为两个行业有着类似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等;录像机行业之所以在中国不能迅速的崛起,正是因为与外国相比,当时的中国缺乏录像带资源[26];互联网产品往往被腾讯、阿里巴巴等垄断,原因在于网络平台对产品的影响巨大。Rothaermel[27]的研究表明,互补资产主要在与其他公司的长期合作中建立,往往是在以往产品开发和销售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仅仅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掌握有力的互补资产,这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是直接转化还是出售技术。
政府主要通过各种法规和政策来改变企业使用技术的成本,进而影响技术发展。一方面,从技术知识论角度来看,政府在改变企业知识基础上的相关政策作用非常有效。例如,通过针对企业的研发补贴政策来促进企业购买新技术;通过直接资助研发和设立国家研究机构等方式来推进企业吸收技术知识[28];通过采购政策或行政权力等来改变市场需求的结构,进而推动有技术知识基础的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政策和法规等制度具有强制性,往往会改变技术转化的收益结构,只有当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中的相关者都具备足够激励时,转化效率才能有效提升。在新时代,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手段要向构建更有效率的技术—市场协同网络转变,这就需要找到制约协同网络效率的短板,提出更有效的政策目标和政策举措。从构建高效创新网络视角出发,许多原来看似并不能有效推动成果转化的举措反而成为关键。
基于技术知识论,我们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及机制。从现实来看,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也是技术知识创造和使用的主体,部分企业直接由科研人员创办。技术转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企业在自身知识基础之上,与外部相关因素相互作用,对知识进行吸收、扩散和重构的动态过程。
第一,我们提出了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影响要素的分析框架,该框架把科技成果转化看作一个知识网络,网络运行的效率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基于该框架,我们可以综合分析出不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所以不同,在于企业的技术知识基础以及环境对技术转化的影响。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采用何种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技术的先进性,也要考虑与市场发展、互补产品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要素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定量化的研究测定。
第二,政府制定有效的转化政策,要充分考虑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个网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分析网络中不同参与者的动力以及相关关系,不仅要考虑和推动科研机构技术能力、企业技术能力和产业现状、产业环境的影响,还要充分考虑技术知识的组织性、缄默性、特定性、积累性特点,系统权衡,综合施策。当前我国许多转移转化政策支持的主要内容在于资金支持,在如何推进创新网络运行方面有所欠缺。从本文的分析框架来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不仅仅在于知识产权保护,以构建高效网络为核心的制度设计是推动成果转化的政策方向。例如,英国促进成果转化的“知识转移伙伴计划”[29]就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其主要政策内容是基于知识交流,构建高效的的链接网络,辅以少量资金支持,以联络人的协调作用为中心,加速企业、知识库、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同时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建设创新中心的模式蓬勃发展,正是因为中心城区在构建高效的技术—市场协同网络中有天然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