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岛”抗战文艺的先导
——全面抗战前期上海《孤岛》周刊研究

2018-03-29 03:48:10
关键词:孤岛通讯抗战

李 文 平 蔺 玉 娇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1937年11月“淞沪抗战”失利,上海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上海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化中心,其文化事业遭到重创:报纸杂志相继停刊,出版机构纷纷倒闭或内迁,聚居上海的大批文化人士也因战事而离散。在日军的重围之中,上海的租界地成为“孤岛”。日军的野蛮进攻,并没有吓倒爱国的中国人,一部分留下来的爱国文人,利用上海租界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迅速集合队伍,创办报刊,以笔为武器,凭借顽强的毅力展开了文化上的抗战,形成了独特的“孤岛”抗战文艺景观。以“孤岛”命名的《孤岛》杂志,就是其中引人瞩目的先行者之一。

一、《孤岛》周刊:上海“孤岛”自发的抗战文化刊物

上海“孤岛”的抗战文艺是随着《译报》(1937年12月创刊,仅出版12期)、《每日译报》(1938年1月28日原《译报》更名复刊)、《文汇报》(1938年1月29日创刊)和《孤岛》等一批报刊的创刊而诞生的。《孤岛》杂志于1938年3月1日创刊,1938年8月13日终刊。原为半月刊,后因刊物适应了上海“孤岛”爱国民众对祖国抗战的高度关注,备受欢迎,自第1卷第4期改为周刊,20开本,第1卷共出13期,截止第2卷第9期终刊。故而《孤岛》周刊坚持出刊近6个月,共出版22期。《孤岛》周刊前16期由吕绍虞和汪家培担任主编,后6期的编辑调整为黄孟超、程炎泉、汪家培和陈允熙,吕绍虞任社长。《孤岛》周刊是一本最早创刊并发行于上海“孤岛”的抗战文化刊物之一,主要刊登介绍国内各战场动态、分析国际形势走向的文章,以及抗战期间中日双方政治人物、高级将领的人物特写和战时访问记等。《孤岛》周刊自第1卷第8期开始设置了明确的栏目:短评、时论选辑、古今中外、东西南北、奇闻异事录、现代史料、一周大事记等。通过对《孤岛》周刊这22本刊物的纵向梳理,不难发现该刊虽非纯文艺刊物,却是一个大量刊发战时文艺通讯的刊物。在信息传递与交流并不发达的抗战时期,报刊杂志是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孤岛》周刊选编的文章除了部分作者来稿之外,有不少是从各大报刊(如第1卷第4期所刊登的文章来源于上海、武汉、香港以及租界内英美人士所办的各类报纸)上收集来的优秀的通讯报告文章。这些文章按内容可大致分为: 一、反映抗战的真实事迹;二、敌我双方政治人物、高级将领的人物通讯;三、反映战况的个人行记;四、分析战局的评论文章。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家的作品,如郭沫若的《纪念张一麐》(第1卷第1期)、巴金的《八一三的区歌:自由快乐第笑了》(第2卷第9期)、刘白羽的《谁对得起国家?》(第2卷第8期)、《今天》(第2卷第9期)等。不难看出,编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困居上海“孤岛”的爱国民众,及时地了解祖国抗战的动态及其发展趋势,特别是通过对国共两党高级将领抗战风采的书写与讴歌,增强其坚持抗战的信心与勇气。

二、《孤岛》周刊刊载抗战文艺的特征

抗战时期,为适应国民对于战事发展信息的关注与动员民众参与民族抗战的双重需求,文艺通讯是各种文艺形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被各种报刊广泛采用。文艺通讯属于通讯的一种,它是在客观事实报道的基础之上,运用文艺的手法进行处理和渲染,有明显的作者主观情感与认识介入的通讯。文艺通讯与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虽具有亲缘关系,但三者绝非同一文体。文艺通讯因受制于当时的通讯条件并非如新闻通讯那般严格地讲求时效性;在文体风格上,文艺通讯与报告文学都更为具体生动,有比较翔实的细节描写以及较为主观深入的分析评论,而不像新闻通讯主张简明扼要、直观呈现客观事实;文艺通讯与报告文学二者最为接近,也有文学史家将这类文艺通讯归入“报告文学存在三种类型”[1]124之中,然而与报告文学相比,文艺通讯在对人物、事件作文学性的呈现背后,深入剖析与挖掘显得不足。所以,抗战初期的文艺通讯多数只应算作是报告文学的雏形。《孤岛》周刊虽非纯文艺的刊物,却大量刊载这种服务于民族抗战的文艺通讯,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全面抗战初期战局的整体观照

在为期不长的出刊生涯中,《孤岛》周刊通过刊发一系列文艺通讯文章反映出全面抗战前期国内战况的大致发展脉络——《战氛笼罩下之武汉》(第1卷第1期)、《充满了火药气息的合肥》(第1卷第1期,作者:路耶)、《战神威胁下的香港》(第1卷第1期)、《战争中之长沙》(第2卷第7期)、《危机四伏的广东》(第1卷第2期)、《镇静安定的郑州》(第1卷第2期)、《沦陷之安阳》(第1卷第2期,作者:剑华)、《开封素描》(第1卷第2期,作者:艺珍)、《西北边陲的宁夏》(第1卷第2期,作者:绥和)、《最近之贵州》(第1卷第3期)、《东战场之一角》(第1卷第4期,作者:扫荡)、《悼钱塘江大桥》(第1卷第4期,作者:雪予)、《潼关的烽火》(第1卷第4期)、《固若金城之徐州》(第1卷第6期,作者:希成)、《开封在烽火中》(第1卷第6期,作者:杨公怀)、《台儿庄之血战》(第1卷第7期,作者:苍岑)、《临沂激战之经过》(第1卷第7期)、《破碎的汕头》(第1卷第8期,作者:萍)、《浙东前线巡礼》(第1卷第10期)、《厦门在沦陷之前夕》(第1卷第11期,作者:姚士泉)、《广州在铁鸟包围下》(第1卷第11期,作者:周学铭)、《徐州撤防记》(第1卷第12期)、《烽火中的洛阳》(第2卷第7期,作者:韩青涛)、《平汉线上的黄河两岸》(第1卷第8期)等等(文中没有标注作者的文章,为原刊未标明作者,后面亦有类似情况)。这些文艺通讯,比较清晰地反映了全面抗战以来国内战况的发展状况,以及全面抗战前期的一些重要事件与大型会战。如1937年12月23日日军逼近杭州,中国军队奉蒋介石令炸毁钱塘江大桥;1938年1月日军从津浦路南、北两方面夹击徐州,中国军队展开大规模的防御战,这其中有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大大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1938年5月徐州会战的中国军队的失利;1938年6月6日日军占领开封,并向郑州进攻,与此同时,武汉会战也拉开了帷幕。

这些文艺通讯多与前线正在发生的战事紧密相连,不仅有利于“孤岛”民众及时了解战争前线的真实状况,也有利于团结民众,增强他们抗战的信心。这些文艺通讯的篇幅长短不一,部分是由报社的前线记者所撰写,像《充满了火药气息的合肥》《开封在烽火中》《破碎的汕头》等创作已相当成熟,既反映了民族危机的深重,也饱含了作者对国土遭日寇蹂躏的激愤而痛苦的心情,渗透了作者个人的悲愤与谴责。像1938年8月刊载于第2卷第9期梅元的《轰炸安庆归来》(汉口航信),就是一篇纪实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的文艺通讯。作品以一名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的视角,展开一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的叙述:一队中国空军驾驶轰炸机,在安庆轰炸日军的航空母舰之后,在返回途中与日寇空军遭遇,经过激烈交战,因飞机被击中,一人牺牲,另一人无奈弃机跳伞,被当地百姓救起,最终生还归队。作品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十分生动细致,又叩人心弦,气氛惊险而紧张,可读性极强。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运用了大量主观抒情性的词句,如“晴朗天气”“舒适的气息”“孤独的停摆”“无知觉的飘摇着”“像一个远隔的梦”等,富于文学性,是抗战前期文艺通讯的典范作品。

2.战火中丰富多样的人物速写

在《孤岛》周刊刊载的文艺通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便是人物通讯。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至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最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孤岛》周刊上出现了大量的对国共两党政治领袖、前线高级将领的采访、速写——《朱德印象记——忆陕北之两次会见》(第1卷第1期,作者:赵英声)、《刘湘的一生》(第1卷第1期,作者:孙雄白)、《东战场主将李宗仁》(第1卷第2期)、《运筹帷幄之白崇禧》(第1卷第2期,作者:狂风)、《桂军健将李品仙》(第1卷第2期,作者:狂风)、《迭膺懋赏之邓锡侯》(第1卷第2期,作者:剑啸)、《叶剑英将军素描》(第1卷第3期,作者:赵英声)、《彭德怀印象记》(第1卷第4期,作者:Snow, 孜(译))、《访叶挺项英》(第1卷第5期)、《李宗仁将军会见记》(第1卷第6期,作者:律生)、《毛泽东在上海执行部时》(第1卷第6期,作者:海客)、《扬威沙场之张发奎》(第1卷第6期,作者:狂风)、《张自忠访问记》(第1卷第7期)、《西战场的游击队》(第1卷第8期,作者:廷龙)、《林主席在重庆》(第1卷第9期,作者:阿斗)、《坚守临沂之张自忠将军》(第1卷第6期,作者:太平)、《蒋委员长访问记》(第1卷第11期)、《忆李骧骐将军》(第1卷第12期,作者:匡澂芬)、《滕县殉国之王铭章将军》(第1卷第8期)、《纪王敬久将军》(第2卷第1期,作者:东花)、《北战场战将商震》(第2卷第1期,作者:狂风)、《朱德演讲反侵略斗争》(第2卷第1期,作者:之)、《八路军将领贺龙奋斗史》(第2卷第1期,作者:谢德宏)、《何应钦陈诚访问记》(第2卷第8期,作者:振声)等。

像1938年第1卷第2期的《运筹帷幄之白崇禧》(作者:狂风),不仅对白崇禧将军的籍贯、生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更着重写出了白崇禧作为国民政府的一员老将,虽然曾与中央政见不睦,但仍不忘报国之志,在广西苦练民兵,“养精蓄锐,整文经武”,抗战伊始,便捐弃前嫌,授命北上,积极抗日。

在1938年第1卷第4期上刊载的美国战地记者斯诺的文章——《彭德怀印象记》,该文全方面地对共产党高级将领彭德怀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不但生动地展现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也从侧面让读者对陕北红军有了更为真实的印象。文章从彭德怀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反叛”开始追溯,在1927年间的清党运动、对共产党的“大屠杀”以及蒋介石对红军发动的“围剿”这一系列的历史大背景下,最终促使彭德怀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彻底与国民党决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走上了艰苦的长征之路。除此之外,也对彭德怀的性格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即便陕北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只有“两件制服”,但在记者斯诺的眼中“他是一个愉快爱笑的人”,他“坦白”“进步”“敏捷”“诙谐”“爱动”“耐劳”、爱护下级士兵。斯诺通过长期与彭德怀近距离的接触而写下的这篇文章,真实地书写了彭德怀将军的个性,也让读者从侧面了解到这位抗日将领艰苦朴素、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

在《孤岛》第1卷第5期的《访叶挺项英》一文中,记者以钦佩的笔触来书写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百粤骁将”叶挺将军生活简朴,夜以继日地为战事操劳,充满睿智地分析全国抗战形势和我军的战略战术,对抗战前途信心十足,情绪乐观。新四军副军长、战区游击队的领导人项英将军,诚恳坦白,积极支持政府在地方的征兵工作,极力维护抗日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的政治领袖、抗日将领的人物通讯无差别地刊载于刊物中,可以看出《孤岛》周刊编者坚持团结抗战,积极宣传抗战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有利于“孤岛”民众了解这些人物的风姿,增强人民抗战的信心,激励民众积极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孤岛》周刊上的这一独特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全面抗战前期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共同御侮的文化氛围。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孤岛》周刊也刊载了不少对日本政治人物与日军高级将领的人物速写。在《孤岛》周刊第2卷第2期的“日本特辑”中有相当集中的体现——《宇垣外相与池田藏相》(第2卷第2期)、《今年日本陆军第一线的人物》(第2卷第2期)、《杉山元》(第2卷第2期,作者:怀成)、《近卫·宇垣·秋山》(第2卷第2期,作者:[日]室伏高信,司徒古(译))、《畑俊六大将》(第2卷第2期)、《兰封一役几陷绝境之土肥原贤二》(第2卷第2期)、《矶谷师团》(第2卷第2期)、《鲁南大战中之主角坂垣征四郎》(第2卷第2期)、《日本海军统帅长谷川清》(第2卷第2期,作者:韦陀)等。这些文章有的直接出自日本人的手笔,有的转载节译自国外的报刊,还有的是中国记者的速写。当时的“租界当局迫于日军的淫威,对其管区的中国民众各种抗日爱国活动有所阻挠压制,不准刊物出现‘日寇’‘敌寇’‘日伪’等字样及鲜明激烈的反日抗日言词”[1]77。这些文章语言上比较克制,尽量以客观的态度来撰写日本政治人物与侵华日军将领,以通过审查。而事实上,编者与作者的态度不言自明,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刊发这样的文章既有助于国民了解侵略者的真实面貌,在巧妙的针砭中有利于帮助民众驱散对侵略者的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情报价值。

同时,《孤岛》周刊还刊载了宣传日本反战人士的文艺通讯作品,如《鹿地亘素描》(第2卷第2期);也有转载自美国报刊的翻译文章,反映日本士兵参战前后心理变化的战地通讯——《一个日本兵的从军日记》(第1卷第13期,Pertram.J(译))、《一个日本兵的从军日记》(续)(第2卷第5期,Pertram.J(译));还有像《漫谈杭州》(第1卷第2期,作者:[日]村田孜郎)、《祝福中国抗战一周年》(第2卷第9期,作者:[日]濑州辉子)等颂扬中国锦绣河山,讴歌中国抗战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以国际的视野甚至是日本人的视角,揭露了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肯定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性,坚定了“孤岛”民众乃至抗战大后方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与勇气。

此外,《孤岛》周刊上也毫不留情地陆续刊登了一些鞭笞和揭露当时的汉奸卖国贼的文章,如《清算唐绍仪》《王克敏与高凌蔚》《周佛海略记》《梁鸿志的一封旧牍》《牢狱余生之陈锦涛》等。对这些道貌岸然、言行背离的卖国求荣的汉奸,在绵里藏针的描绘中,给予了揭露和鞭笞。虽因刊物审查与敌伪势力的威胁,这些文章多采用曲笔,但人心朗朗,能在广大读者心中引起强烈的激愤。

3.以个人行纪反映抗战生活

残酷的战争在中国大地上引起了空前规模的逃难大迁移,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这期间涌现了很多“在路上”的逃难见闻记。如刊载于1938年4月13日第1卷第7期的《重庆宛如伦敦市:蜀行漫记之一》中,记者前往重庆的见闻。这里主要记述的并不是重庆的“漫天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牛奶色”的“山城雾”,而是关乎百姓生计的盐业大事。首先,揭露由于南方沿海城市的沦陷,面临全国性的食盐匮乏,呼吁政府应加紧开发四川的井盐。记者在路过夔门时,那里大量的井盐资源给记者深刻的印象。于是,他联想到江西被封锁时期,食盐严重匮乏,迫使百姓不得不在污池中提取盐;在西南边区,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缺盐更加严重,“为了需盐,女人甚至可以卖‘性’来做交换,缺盐之后,人体不得正常发育”;此外工业用盐也有大量的需求,再加上“产盐的沿海已被封锁”,大批量的海盐的来源被阻断。作者大声疾呼:“且慢谈发展工业,仅是为了民食,也应设法开发整理四川的井盐事业。”其次,作者途径万县,该地因交通阻断,桐油出产受到重创,价格大幅下跌,使战时的农民生活雪上加霜。“在这全民抗战声中——政府和资本家都应常多顾惜一点农民才是。”而农村经济急剧下滑,也间接地“损失抗战力量”。作者希望国家的植物油料厂及军工企业应予以收购,扶持农村经济,关注民生,培育抗战的力量。

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如《浙东纪行》(第1卷第12期)、《鄂西纪行》(第2卷第6期)、《汉行沿途见闻记》(第2卷第6期)、《高丽杂记》(第1卷第5期,哲非(译))、《一个美国人的华北印象记》(第2卷第7期,作者:麟)、《宁夏实地视察记》(第1卷第11期)、《华中游历记》(第1卷第12期)、《从宜昌到重庆》(第1卷第12期)、《从余杭到上海》(第2卷第9期,作者:终缨)、《从贵阳到上海》(第1卷第8卷)、《徐州杂写》(第1卷第9期,作者:大晚)、《一个美国观察家漫游平津记》(第1卷第13期,系之(译))等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既有一些报馆的专门旅行记者,也有一些文艺爱好者。这些“旅行记者底通讯是由事实报道接近了文艺”[2],是文艺通讯的重要力量。此类行记在当时的各类文艺刊物占据不小的版块。《孤岛》周刊上刊发的这些行纪不仅给留守在“孤岛”的民众带来了战时外界的真实状况,也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战时生活真实而鲜活的资料。

《孤岛》周刊的编辑们巧妙地利用上海“孤岛”这一战时特殊的文化空间,通过刊载个人行纪意在向“孤岛”民众传递抗战的进行时。面对民族危亡,这群坚守“孤岛”的爱国文化人,以《孤岛》周刊为阵地,以民族的苦难,激发“孤岛”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民族运动。

三、《孤岛》周刊的先导影响

《孤岛》周刊作为全面抗战前期上海“孤岛”上最早出现的几种抗战刊物之一,其所刊载的文艺作品与当时全民抗战的文化氛围相吻合——积极昂扬地表现全民抗战,为民族抗战而呐喊,与同时期“孤岛”上的《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一起成为后来轰轰烈烈的“孤岛”抗战文艺运动的先导。

1939年初,上海“孤岛”的文艺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文艺通讯运动”。这一文艺通讯运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孤岛》周刊。尽管“孤岛”文艺通讯运动中所倡导与刊发的文艺通讯与《孤岛》周刊上刊载的文艺通讯不尽相同,但仍然可以看作是《孤岛》周刊所刊发的多种文艺通讯中个人行纪类文艺通讯的本地化变体。在上海“孤岛”文艺通讯运动正式发起之前,《孤岛》周刊作为上海“孤岛”上刊发文艺通讯的早期主要阵地。虽然上面刊载的文艺通讯作品还显得比较简略,新闻色彩还比较浓厚,但却以其宣传性、鼓动性、战斗性深受留寓上海“孤岛”的爱国民众的欢迎。作为一种先导,也为接踵而至蓬勃兴起于上海“孤岛”的“文艺通讯运动”作了创作经验上的准备与读者群体的培养。

上海“孤岛”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有别于国统区与沦陷区相对独立、自由、开放的文化生态。正因为这样,《孤岛》周刊所刊载的文艺通讯能以一种全局性的视野反映全面抗战前期国内战事的动态,能相对自由地选择和书写国共两党的政治领袖、抗日将领的战时风采,也能比较客观地报道侵华日军将领和士兵的风貌与战时心态,更能以不同国别的个人行纪客观真实地揭露战争中日军侵华的暴行,民众的苦难以及不屈的意志和坚持抗战的决心,为此后“孤岛”抗战文学的蓬勃发展与独特风貌的形成奠定了实在的基础。正因为有《孤岛》周刊这样的抗战文化刊物的开创与努力,才有成为战时中国文学重要一翼的风貌独特、蔚为大观的“孤岛”抗战文学引人瞩目的实绩。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孤岛时期的上海所具有的文学实力、所创造的文学实绩,在总体上较之桂林、重庆等地或许稍显逊色,但她所包涵的独特贡献与意义,又具有毫不逊色于其他战时中国文学中心的别样光彩。”[1]75-76

1938年8月13日,《孤岛》周刊的最后发行定格在了这一天,这一天也就是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一周年的纪念日。在日军重重围困的上海“孤岛”,《孤岛》周刊的同人们以笔为武器,在创刊到终刊近半年的时间,继续坚持着心灵上的抗战。这本以“孤岛”命名的集中而持续地刊发文艺通讯作品的抗战刊物,及时地反映全国的抗战现实,在抗战宣传,激励民众,打击敌人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日后蓬勃兴起的“孤岛”抗战文艺先导,为民族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陈青生.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J].七月,第1卷第5期,1937-12-16.

猜你喜欢
孤岛通讯抗战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3期)2022-11-11 08:43:50
通讯报道
不再是孤岛
我们家的抗战
湘潮(2018年8期)2018-12-04 18:08:12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孤岛求生记
通讯简史
忆·抗战
连环画报(2015年10期)2015-12-24 08:52:04
抗战音画
连环画报(2015年8期)2015-12-04 1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