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广播电视报,河南 开封 475000)
关注资讯,还得评论。所谓新闻评论,通常情况下,是指新闻工作单位或者新闻从业人员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事件和具备普遍意义的热点问题,通过使用综合分析或客观评价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带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更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新闻文体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不但要有自己的腔调,更要有专业的态度。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海量资讯此起彼伏,蜂拥而至。只有观点新,才能抓人心。就像热播综艺节目《笑傲江湖第三季》的总冠军,就被相声界的卢鑫、玉浩两位相声新势力夺得。这两个年轻人获得了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段子与时俱进,贴近生活,能给受众带来更多的共鸣。相声是一门艺术,讲究说学逗唱,只要你的段子能说到心坎里,自然就把握了成功的命脉。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写新闻稿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评论写得好,分工少不了。笔者从事新闻行业多年,工作之余,经常向新闻界的前辈求教,习惯与新闻同仁探讨,通过走访调查,笔者认为新闻评论也可以学习东北F4,按照行业的特长,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报纸新闻评论。通常情况下,社论、本报评论员、新闻短评、编者按等文体都属于新闻评论。纸媒的同行里面,《大河报》《新京报》的评论版块在中国报纸新闻评论圈里,做得相当成功,说话很有分量,通过声音证明了自己在媒体权力的地位。
二是广播新闻评论。一般情况下,本台评论、本台短评、记者述评等内容都属于广播新闻评论。这些年,自己一直坚持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新闻空间》午间版。该栏目自从2011年改版后,内容更为充实,紧跟时事热点,可听性大大增强。
三是电视新闻评论。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评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电视新闻配发的编前、编后话以及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的即兴点评,这种点评更多以口播形式出现;另一方面是电视专题评论,专题评论把活动图像(同期声)、背景资料等内容通过评论报道的方式糅合在一起。譬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重磅栏目,都是含金量十足,成为电视台的王牌栏目。
四是网络新闻评论。虽然网络新闻评论坐了第四把交椅,但是传播速度却是最快捷的。通过网络媒体,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析,及时发布自己的观点。包含了媒介网络新闻评论和专家网络新闻评论以及网民新闻评论。人民网的“人民网评”栏目、凤凰网的“凤凰时评”栏目都堪称经典的风向标栏目。
改革车轮,滚滚向前。在传统媒体时代,每当说起新闻评论,受众第一时间考虑的是阅读报纸、收听广播和观看电视。在这个独特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三大新闻评论都有自己的甜蜜往事,都有辉煌经历。这三类新闻媒体,都在各自的领域满足广大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和解读。
白纸黑字,大城小事。报纸的新闻评论,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承担了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舆论的责任。新闻评论考验笔者的文学造诣,在有限的篇幅说清楚一件事,还要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有思想、有深度、有条理。虽然有些报纸开设了《读者来信》《读者评论》等板块,但是由于选题范围有限,始终给人一家一种“一言堂”的感觉,加上众口难调的因素,再好的一篇评论,也会有不同的意见。如果编辑的喜好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作品刊登以后,很容易遭到读者的吐槽。
风驰电掣,难敌广播。作为以声音见长的新闻评论形式,广播新闻评论具备了传播速度快、声音感染强、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声音与文字相比,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是,声音稍纵即逝,不易保存,如果当时错过了,再想回放,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听一段完美的广播评论,必须专心致志,不但要求合适的时间,还要求安静的环境。如果处在嘈杂的环境,很可能与金句擦肩而过。这种不易保存的特点,也是广播新闻一直探索解决的瓶颈。
报纸新闻评论考验记者功底、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稍纵即逝,电视新闻评论跑抛开了局限性,显得“土豪”很多。不但有立体感,更有形象化。在节目中,可以充分运用主持人声音、同期声、字幕等多种符号配合使用,及时呈现。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对新闻的评论更显得直观明了,受众不用考虑年龄,更不用纠结于文化程度,想看就看,极大地丰富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受众层面。
名气太大,容易模仿。那一年,小崔的《实话实说》火了以后,很多栏目为了提高收视率,纷纷开启了模仿模式。各种评论类节目遍地开花,说出的观点却是大同小异,一旦受众感觉有烫剩饭的嫌疑,审美疲劳以后,就会毫不客气的抓起遥控器换台。模仿最大的弊端,就是很难做出超越。如果没有自己的新意和特色,最后难免江河日下的结局。
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诞生伊始,就像至尊宝驾着七彩祥云,赋予了新闻评论全新的色彩。在受众面前,新媒体之所以称新,是因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科技渠道,通过投放到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及时便捷向受众提供服务。
1.轻松互动,增加交流
增强互动,情深义重。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实现了发布者与用户的互动交流,新闻评论也一样。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快头条为例,读者参与的评论,既可以是对作者发布内容的回馈,也可以是作者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这与传统媒体中单调的受众反馈机制对比,着实进化了不少。而且,在互动的时候,还会产生观点的共鸣。毕竟,真理越辩越明,从来不怕遮遮掩掩。
2.直观体验,加深印象
传统媒体受困于传播途径的局限性,在展示评论内容的时候,大多以文字、图像、声音为主,很少有丰富多彩的修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就有了诸多便利条件,同样一个评论,可以采取视频、图表、Flash来完成。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留给传统媒体满满的羡慕和嫉妒。同样是费尽心思做好的页面,新媒体的轻快活泼,赏心悦目,传统媒体不但耗费了时间精力和财力物力,而且收视效果明显比不上廉价的新媒体,长此以往,转型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
3.便捷转载,时效性强
资源共享,快捷时尚。新媒体环境下,如同新闻评论深入人心,粉丝可以轻松转载,发布于个人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通过互联网这个特定的平台,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曝光率。而且,有些新媒体为了稳固自己的粉丝群,还开设了分享有礼,阅读有奖,评论积分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激发受众的关注度和兴趣点,成为铁杆拥趸。
1.个性评论引领新闻时尚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用户知识水平的水涨船高,评论对象的无界化发展,很多用户的胃口越来越大,就像听相声、看小品一样,不再满足传统的套路,而是喜欢创新的形式。新闻评论也是一样,要想吸引更多的受众,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同时,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
报纸只看文笔,就知水平高低。电视则对主持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开展电视评论的时候,主持风格也得求新、求变,通过主持人的智慧、风格、修养突出评论节目的个性化。开展电视新闻评论的时候,主持人是主体,更是新闻评论的灵魂。无论在直播间还是新闻现场,主持人都是新闻事件的引出者,主持人表现的好坏,对电视栏目的收视率至关重要。很多时候,一个人、一张嘴,就能盘活一档电视栏目,在这个方面,周立波、王自健最有发言权。
内容个性化,一直是新媒体的金字招牌。观众在阅读新闻的时候,既需要阳春白雪的说教,也需要下里巴人的市井气息。不但高大上,还得接地气,这样的双重选择,是留给媒体工作者的全新考验。
对于新闻评论的广大受众而言,90后、00后一直都是新闻评论工作的一个盲区,他们更是特立独行的一代,他们的兴趣关注点,更多是时尚、科幻、修仙、青春等张扬个性、崇尚娱乐的节目内容。在新形势的传播下,要想做好这方面的新闻评论工作,就要新闻工作者找准定位,利用优势,结合潮流,紧跟时代,力争创作出更多有个性、有品位、有内涵、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2.付费评论机制,花钱得有价值
记得在2013年4月,《福布斯》网站撰稿人海德·肖奈希(Haydn Shaughnessy)就曾经发表一篇文章,称“Facebook周一在英国和其他一些地区推出了短消息(私信)收费服务,允许用户向名人或朋友圈之外的其他人发送短消息。”。有独无偶,这些年,爱奇艺、优酷等主流视频网站,也都推出的VIP付费模式,成为会员,可以剔除广告,还能享受到最新的新闻资讯。由此可见媒体付费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趋势。
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运营成本,新媒体用户发布内容,门槛相对较低,成本更加低廉。加上用户从单一接收者到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角色的改变,必然会出现信息冗余的状态,很多时候,铺天盖地说的都是一件事情,并不利于信息的流通传播。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多家网站,责令网站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等过度娱乐问题,依法关闭了“风行工作室” “名侦探赵五儿”等一批违规发布内容的账号。净化舆论环境,堪称大快人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闻评论遇时机。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返老还童,重焕生机,还需要新闻工作者继续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处在哪个时代,新闻评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核心业务不能抛弃。再花哨的展示手法,都得靠内容吸引受众。只有内容为王,形成的品牌优势和公信力才是最具竞争力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