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绍辉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社区体育中的社区已经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以及场所做了限定,参与体育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需的物质基础为管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主体是全体社区成员.社区成员参与体育活动是为了能够使身心健康有所加强,同时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这类群众体育的一个特点是就近展开体育活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社区的经费来源严重不足,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增加,社区体育的基础设施很难满足居民的需求.一方面很多社区的公益健身器械已经严重损害无法继续使用,但是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和维护,多数健身器械已经被废弃;另一方面社区内的体育活动设施种类单一,一些体育项目没有可利用的活动设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供人们开展体育活动.社区内的一些企业单位拥有的体育设施并不对外开放,即使开放消费价格也过高,一般百姓的经济实力难以接受,多数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依然是在公园内、街头巷尾,这些场所毕竟是非正规的体育场所,不仅影响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会给周边的人带来不便.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身心健康,社区体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专业体育人才的指导和管理.为了能够使社区居民真正地体会到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需要有科学的健身指导.但是,目前的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多是业余爱好者自愿参加,大部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原本居民就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持续运动的时间和负荷量上无法正确把控,运动健身后的保健、恢复没有专业的指导,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居民参与了体育活动,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伤害到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严重地还会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现在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与实际的需求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无法保证社区体育科学化的发展.
同样,多数社区没有任何管理可言,更谈不上科学地管理,也有一些社区活动的管理者属于兼职,主要的精力并没有放在社区体育上.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有关体育方面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具体的体育管理组织和执行机构少之又少,在此背景下,社区体育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很难得到统筹发展,实现有效利用.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能够保障体育活动有序的发展,还能够动员更多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的形式向着多样化发展,但是各个项目、各个群体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没有固定的场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政府组织的和民办的并存.对于社区体育职责的认识无论是居民还是各级部门都比较模糊,在法律方面也不够全面,从而导致社区基层体育组织工作的实质性目标缺失.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使社区体育活动持续、有序的发展,在不打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何时、何地能够进行体育活动,怎样避免出现因时间或场所的利用不当而发生的冲突,这些都需要有专业人员管理和规划.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所、设施的配备都较为充足,具有多项目专业运动场所、设施.但是,这些资源除了教学训练时使用,其他时间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即使上课时间也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设施资源.社区体育设施资源属于紧缺状态,高校体育设施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两者之间产生巨大的反差.因此,将高校体育资源充分地开发,使其更多地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一种解决社区体育场地匮乏的一个途径,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全民健身计划.
体育人才资源是现在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常有必要建立一支高质量切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指导员队伍,至少能够与社会体育需求相匹配.在人力资源方面高校占据一定的优势,主要是因为高校是国家人才资源的储备库.我国国家级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工作也是在体育院校内进行,在这一点上体育院校在管理、教学、科研、场馆设施上具有绝对优势,对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加有利.体育院校和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工作者的后方基地.高校体育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作为体育知识的传播者,在社区体育中体育教师也是重要的资源之一.体育教师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指导的作用,如此,社区体育人才资源的紧张情况也能得到缓解,同时也是学生的榜样,调动了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积极性.
与社区相比较高校体育的组织结构相对较为完善,高校体育拥有专业的人才和丰富的检验为开展体育活动服务,社区体育正是缺少专业人才和经验难以满足人们的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高校可以帮助社区体育建立各种体育服务体系,而且在帮助社区体育的过程中,也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快速且不断地更新和传播,这也是信息媒体发展的结果,从而社区居民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信息,树立科学健身的价值观,使居民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有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媒介作保证,同时还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做主体.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这里的资料相对于其他很多地方都要更加的完整,众多专家、学者的丰硕研究成果和最广泛的最前沿的体育信息资源都汇聚在高校.高校拥有的这些资源能够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为社会群体健身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参与社区体育的人群主要是成年人,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成年人将身体的运动作为一种手段,以此达到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目的.在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时社区与高校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开展社区体育的含义,但是在这一方面社区高校都还有待加强.高校体育资源实际上也属于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高校同样具有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的职责,但前提是满足自身对体育资源的需求.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高校体育资源能够顺利服务城市社区体育的一项重要保障,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就要按照制度执行.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地学习现有的体育法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其次,需要制定一个全面、详细的规章制度,各部门的工作责任要明确,以此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场馆;最后,需要与各相关部门共同研讨,使建立的法规制度更加有效,如场馆社会化服务办法、有偿服务的收费制度等.
高校体育资源在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能够正常的运行,同时将市场机制引入以保证能够科学地管理,其运营管理模式的制定需要考虑各方面的资源和自身的发展,努力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来看经营方式单一是多数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特点,为了改善这一特点,可以将教学性、市场性和公益性相结合.而高校体育场资源的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承包型经营模式,一种是高校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具体选择哪种经营模式还要看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经营模式上可以将体育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体育运动的健康性和公益性目标相结合.其次,可以积极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实行政府、高校与社会利益互动的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模式.最后,根据现实情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进来,使体育资源服务社会走市场化道路.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群众没有选择到高校内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一个原因是不了解高校体育馆,甚至有很多生活在高校周边的社区群众都不知道高校能为社会群众提供服务,当然提供服务的时间、收费标准和项目等方面的内容也不知道.这一点对高校向社会提供体育资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周边社区的宣传,使更多人了解到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的信息.高校和社区可以共同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些健身注意事项、指导方案之类的信息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这样群众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到相关的信息.
第一,高校应该认识到,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校的经济效益有所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能够相对减轻.第二,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服务的同时,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也能因此而扩大,增加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并且提高高校的社会功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校需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实现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的供需平衡,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但是服务社会体育的前提是保证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
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安全性成为一大问题,所以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对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进行规范安全的管理,确保能够高效且安全地利用.在正式对社会开放前,需要对曾经利用率不高或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改建或淘汰,以免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还应建立紧急事故预案处理机制,提前明确发生突发事故的责任归属,最重要的仍是尽可能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