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华:40载科技助农不止步

2018-03-29 11:45:34周湛军陈和洲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盐都区文华农科院

周湛军 陈和洲/特约通讯员

“枝壮实的留两个芽,枝弱的留三个芽……”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仰徐村葡萄园内,盐城市农科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负责人徐文华研究员手持剪刀,边演示,边和村民董红兰、王巧兰交流着葡萄枝冬剪操作要领。

面带笑容,言语温和,叮嘱细心……2007年起,作为盐城市农科院服务“三农”首席专家,徐文华挂钩盐都区,牵头入股流转土地,构筑“公司+基地+农户”科技服务平台,推广自主创新成果,带领群众致富,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2017年12月15日举办的盐城市第五届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中,徐文华获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带出一个产业

正是新一茬草莓采摘的季节,红色的精灵在绿叶间错落生长,草莓园里弥漫着清甜的香气……春日的仰徐生机勃勃。

在仰徐村党委新民党总支书记董兆付的记忆里,这样的画卷不是一直就有的。他回忆,10年前,偏僻的仰徐还只是一片麦田,收成多少只能看天吃饭,亩年收入不到1000元。

说到村里的变化,不得不提起徐文华。2007年,时任盐城市农科院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的徐文华受单位委托,入驻仰徐开发高效农业“试验田”。

“作为农业科研单位,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转化率不高。为什么?老百姓对现代农业一下子接受不了啊!”徐文华道出当时的背景,“老百姓一时想不通,那我们就做给他们看。”徐文华横下心要在仰徐把高效农业发展起来。

2007年底,在单位的支持下,徐文华牵头农科院60多名科技人员,在仰徐流转700亩土地建避雨葡萄展示园。次年3月,由盐城市农科院、院科技人员和仰徐村村级企业按“三四三”投资比例,注册“盐城市仰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的是用“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合作社”带农户的方式,运作农业项目。

2008年春天,仰徐插下“第一根大棚支架”。很快,葡萄苗栽了下去。看着葡萄树一天天长起来,基地周边农民开始“眼红”:“农科院的专家能长葡萄,我们一定也能长。”陈仁太、盛国新等6户农民率先吃“螃蟹”,加入基地发展大棚草莓。

“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说得出,学得上、效益高”的葡萄示范基地产生“聚变”效应,仰徐村的采红、爱东、婧婧、万选、青之源等20多个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很快涌现出来。

带美一个乡村

杨侍农业生态园是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017年,园区规划打造“荷塘月色”新景点。徐文华建议引种花色藕、睡莲、鸢尾等品种,设计成湿地“迷宫”,辅以花舫游船、垂钓平台、农耕土屋、亭台楼榭、观赏曲桥和珍禽养殖等,引来百鸟栖息、莺飞燕舞,丰富了杨侍生态旅游的新内涵,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让游客充分感受盐城水乡特色。

建设美丽乡村,徐文华看准特色高效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嫁接机会,积极引导种植户调整种养结构,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走进盐都区国胜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农家田园风光。农场负责人潘国胜在徐文华的指导帮助下,引进桃子、甜瓜、哈密瓜、火龙果、冬枣等果品,做到品种多样化,错开上市季节,使农场四季有花,随时有果采摘。其中2014年引种的红心火龙果和白心火龙果,一举种植成功,让盐城人吃上地产火龙果,并且在盐都区仰徐、佳富、杨侍与亭湖区新兴镇等地进行面上示范。

沿着平坦的荣泰大道进入仰徐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平衡、产业兴旺的园林式村庄。依托现代农业,仰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连年举办草莓节、葡萄节及农家乐活动,村里每年直接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仰徐村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被评为省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最具魅力休闲乡村。董兆付不无感慨:“仰徐能有今天,多亏像徐文华这样的专家!”

带富一方百姓

“老李啊,火龙果长得怎么样啊?”近日,徐文华给亭湖区南洋镇的村民做完《春化蚕豆设施促早高效栽培技术》讲座,在食堂扒了口饭就驾车来到仰徐村。

听到徐文华的声音,党员科技示范户、万选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万选赶紧迎了出来。

不等李万选上前,徐文华径直打开大棚:“嗯,长势不错!火龙果大家以前没长过,这段时间一定要盯紧温湿度。”

徐文华在大棚间七拐八绕地驾着车,一路上不时有人和他打招呼。新民党总支草莓支部书记盛国新拦下车道喜:“新品种宁玉、香蜜好,果形大、上市早,价格高出3倍多,我一个棚已经卖了7000块。”

“老陈,把你的大棚打开看看。”拉上盛国新,徐文华赶到陈正海家。他惦记着陈正海家茬口轮作有没有到位。

陈正海是村里的老书记,村组干部带头发展高效农业的示范户。2013年,长了6年番茄的“老把式”遇到新问题,大棚里不时出现叶片萎蔫甚至死苗,结出的果子偏小,减产达三成。

徐文华了解情况后,把陈正海家番茄病株带回实验室,确诊为枯萎病,问题出在连茬障碍上。他给陈正海家开出“处方”:番茄收完后长一季水稻,品种是“盐稻12号”。

当年,陈正海家一亩地多收了500多公斤稻子,增加收入1000多元。他向徐文华竖起大拇指:种田得相信科学!

和仰徐村的几个种植户交代完,徐文华抄着近路前往盐都区大冈镇。傍晚时分,天已黑了下来,看完大冈现代农业园野绿芳地生态农场的叶菜长势,徐文华又马不停蹄地向杨侍村赶去。

从事农业科技工作40年,徐文华从一名农民,通过自学成为如今的三级研究员、新华社“三农”资讯专家和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他率专家团队引进富民技术,培育富民主体,示范推广3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5项新技术、15个种养新模式和21种新农资;创办14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帮办56个农民合作社、助建32个家庭农场、申报26个注册商标、指导创建了5个电商平台、建立了18个规范化村级农技站……徐文华的骄人业绩得到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新华社“三农”服务模范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服务明星等表彰20多项次。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徐文华坦然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科技人员应该做的事。”□

徐文华(左)在现场指导。

猜你喜欢
盐都区文华农科院
盐城盐都区创新宣传形式与内容
盐城盐都区举办村居安全检查员能力提升培训班
盐城盐都区开展“清患安居”专项行动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糖业(2022年3期)2022-07-16 08:08:32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糖业(2022年1期)2022-03-31 08:42:22
盐城市盐都区:创新搭建四座“桥” 争做为侨服务排头兵
华人时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8:22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糖业(2021年4期)2021-10-17 11:45:26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辣椒杂志(2021年4期)2021-04-14 08:28:16
填 数
陈文华
宝藏(2018年6期)2018-07-10 02: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