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贞瑾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规模呈现井喷式扩张,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了4.22亿,年增长率最高,达22.6%。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间大约有3000多个直播“房间”同时在线,用户数可达200多万人次。业界普遍认为,网络直播平台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然而,随着网络直播平台不断爆出主播行为失范等新闻,2017年4月14日,文化部对斗鱼、虎牙直播、YY等主流直播网站的涉黄涉暴行为进行了处罚。这一系列行动使得人们在讨论网络直播平台“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思考网络直播平台发展过程中针对失范行为的引导与规制建设问题。
网络视频直播形式的出现其实由来已久,可以追溯至2005年,那时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QQ1.0的时代,9158、六间房等视频直播形式已经上线。之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2011年出现了YY游戏直播平台(现名虎牙直播)。这些直播平台邀请主播在房间里与观众视频聊天或进行唱歌、跳舞等表演,通过电脑视频直播吸引观众逗留观看。观众的观看会给网站带来流量,同时,主播取悦观众时也可以获赠可变现的礼物。随着4G技术的更新、WiFi的普及以及流量资费的降低,视频直播平台开始进驻移动终端领域。
2016年被称为中国移动视频直播元年,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秀色、映客、17、趣播、花椒、易直播”等百花齐放。据统计,仅在IT桔子登记注册的就超过200个,且类别齐全。其中,不仅有综合类的YY语音、映客、花椒等,游戏类的熊猫TV、斗鱼TV、龙珠直播等,还有体育类、健身类、购物类、财经类、教育类等直播APP。同时,因为主播的准入门槛很低,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现在的移动视频直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直播内容的类型。如今的直播平台中,除却以前的游戏直播内容,还出现了直播睡觉、吃饭甚至是直播工作,直播场景也从固定房间拓展至户外。
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不仅迎合了网民的娱乐等需求,同时其自身的特点也为网民提供了独特的用户体验。网民使用网络直播平台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网络直播平台的主播多为年轻漂亮的女性且直播内容纷繁多样,能够最大程度迎合观众的趣味;另一方面,网络直播平台自身具有实时性、互动性与社交性等特点,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以图像、声音或文字等形式进行自我表演或观众聊天互动,而观众的留言等因为可以呈现在直播屏幕上,也可以与其他观众形成互动。
具体来说,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可以愉悦观众的游戏、娱乐等信息,而且还包括日常生活的闲聊、吃饭等行为,内容的亲民性与接地气为观众营造了类真人秀的观看场景。即时直播的特性还使得视频画面不曾经过任何加工处理,这种更为真实的场景呈现更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引发观众的共鸣,促使观众与主播、观众与观众之间产生准社会交往等行为,可以说是为受众营造了一种实时的虚拟陪伴感;而且,在这种陪伴与交际中,发言匿名性等特点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这些优势使得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对网络直播平台产生了兴趣,并愿意参与其中。同时,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年人的参与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互联网新业态的产生与发展。
在肯定网络直播平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一个问题:利益诱惑、进入门槛较低、监管困难与规制缺位等使得该行业出现了利益至上、恶性竞争、涉黄涉暴以及其他一些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严重威胁了网络直播平台的持久健康发展。
利益至上,扰乱行业秩序。网络直播平台具有盈利属性,其现行的盈利模式有二:一是由流量数据吸引来的广告投放;二是出售平台制造的各种虚拟道具。主播则是通过在直播中获得虚拟道具并套现、人气变现以及在直播中植入广告等形式获得利益。两者盈利模式成功的关键都是吸引内容消费方、赢得流量并提高其忠诚度与参与度。如今,一些网络直播平台赢得融资之后,展开了“烧钱式”竞争,如通过大肆炒作游戏主播、相互挖角等,以期赚取观众的注意力与参与度,从而提高流量以获得融资和利润。由于平台直播内容逐渐趋向同质化发展,一些主播甚至采取了直播炫富甚至涉黄涉暴等行为以制造噱头进行“吸粉”。对此,直播平台对其的惩处大多为关闭账号等。但是,事件风波过后,这些主播又可以采取马甲号的方式重新在直播平台注册或转场至其他直播平台。直播平台自身的“出轨”发展路径和对主播失范行为没有震慑力的惩处等,对整个直播行业的有序发展产生了威胁。
内容繁杂,挑战道德底线。网络传播可以突破地域、时间、容量等界限的特点也为内容的控制增加了难度。时间的即时性与内容的海量加剧了网络直播平台对内容进行审查的难度。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受众调查数据显示,有58.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直播节目良莠不齐,有51.3%的受众认为节目内容游走在灰色地带,50.3%的受众认为观众评论留言不文明;除此之外,受访者还认为现在的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缺乏明确的监管体系和标准、网络主播自律意识不够及虚假广告等问题。这些事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2015年12月31日,“斗鱼”网络主播直播飙车发生车祸并导致多人受伤入院;2016年1月10日晚,某网络直播平台出现了“直播造娃”事件并引起舆论哗然;而同年3月更是连续爆出了“熊猫TV”直播平台有网络女主播在直播中突然背对镜头、弯腰露出隐私部位,某直播平台男主播直播猥亵高校女学生以及某平台女主播夜闯高校女生宿舍并出言诋毁艺术生等事件。这些失范行为不仅显示了网络主播自身道德的缺失,而且也对观看直播的受众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网络狂欢,观众理性缺失。正如《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多数观众参与网络直播平台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压力,而平台互动交际时的匿名性等特点,也使得观众逐渐呈现出了一种狂欢的状态,甚至有观众试图通过戏谑、粗陋甚至辱骂性质的弹幕进行情绪宣泄。此前,斗鱼TV某主播的粉丝为声援该主播的对重庆一高校的违规直播行为,甚至对该高校贴吧进行了爆吧,引发舆论哗然。
除此之外,网络直播平台推出的虚拟道具如虚拟鲜花、豪车等进一步引发了观众的狂欢。观众可以购买虚拟道具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主播或者作为吸引主播与自己对话的筹码,以此来获得满足感。为了博得主播的欢心,大手笔地送礼物等行为更是屡见不鲜,甚至发生了“济南奇葩小偷自己过得不像样 却豪送女主播两三万”这样的事情。聊天框中关于送礼物多少的非理性竞争与骂战也时有发生,一些平台的主播甚至通过穿着暴露或言行挑逗以刺激观众送其可以套现的虚拟礼物。无论是观众戏谑、粗鄙的语言狂欢,还是非理性购买虚拟道具的消费狂欢,对网络视频直播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与网络直播的良性发展都是一种消解。
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直播平台如今的影响力与观众量说明了其存在的不可或缺性与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因为视频直播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内容失范与监管缺位等使得业界对直播平台未来的发展仍处于观望态度。因此,如何规范网络直播平台参与各方的行为,促进网络视频直播产业的有序良性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规范主播的准入机制,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准则与惩处机制。现行的主播入行流程大多为登记主播的个人基本身份信息、绑定银行卡和进行基本的培训即可,而对于主播的其他个人行为及个人素质无硬性要求,因此,主播行业的入行门槛较低。这一便利性在创造工作机会的同时,也埋下了很多隐患;主播工作过程中具体行为规范的缺位使得一些主播为了吸引观众、获取流量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因此,网络视频直播网站在签约主播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主播身份信息的核实,完善主播后台实名制,制定严格的直播内容审查制度、职业行为规范及有力的惩处机制;也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培训等方式,提高主播的职业规范认知与法律意识。
通过互联网技术破解视频内容的审查与监管难题。针对直播的即时性使得监管主播的失范行为较为困难的问题,网络直播平台可以通过图片识别技术加强对以帧为单位的画面的识别与监控,或者建立对以主播个体为单位的数据流量变化7×24小时监控体系,以数据流量的变化或异常峰值为信号对直播内容进行预测与判断。
网络直播平台自身之间也存在一些争议性竞争,包括各个平台之间利用融资后的资金优势相互拆台挖人,或炒作主播的特立独行或生产一些游走灰色地带的节目内容等以搏人眼球等。鉴于互联网新业态中呈现的问题与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之间必然存在有时间差,针对这些行业失范行为,快速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应变性较强的行业规范,以基于整个行业“行规”的约束力来规范个别平台;同时,这方面行业自律的建立还需要网络监管部门的引导与牵头。
政府监管方:提高全民媒介素养,构建立法预警机制。作为目前世界上互联网技术和相应规制最为成熟的国家,美国政府虽在监管方面主张“少干预,重自律”的原则,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则是“引导”与“规制”并举,既重视调节,又重视控制。作为行政监管方的我国政府与立法机构可以对此进行借鉴:一方面,加强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在媒介应用过程中恰当有节和规范自律的意识。作为监管部门的政府可以通过媒介知识与媒介使用培训或利用媒体等弘扬传播健康、正确的价值观等形式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净化网络环境,使网民自觉屏蔽直播中涉黄涉暴等内容;另一方面,从法律制定层面出发,加强对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利用专家智库等对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预测并据此进行立法,制定法律预警措施,还需要政府与立法机构不断加强并完善监管体系与立法体系。
2016年3月30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网站发布了《严厉整治网络直播平台涉“黄”问题》的通知,并在“净网·2016”专项行动中开展了对网络直播平台的专项整治工作,但是,这种工作的仍然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因此,要维持网络直播平台等互联网新业态的有序发展,一方面,需要在不断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的同时,引导互联网参与者树立的正确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具有长效作用的法律预警机制,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仍然是保障互联网新业态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坚持引导与监管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