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秋
[摘要]理想人格指人的应然、完满状态,《论语》和《理想国》中都塑造了完美的理想人格典范。《论语》中的强调的格是“仁义礼知信”五位一体、动态互动的君子形象;《理想国》追求的则是以正义为核心,超越世俗欲望,节制、勇敢的哲学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思想对我们法治国家的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经典语录和评析柏拉图构建国家理想蓝图的同时希望也能为法治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论语 理想国 君子 教育 法治
一、孔子的政教观念
谈孔子弟子,人们便会想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孔子所有弟子中,他最为得意门生莫属颜回。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之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好学,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中仍然不改变其求知欲望,一心追求精神的富足而忘乎外界条件,并且做到了仁德,颜回安贫樂道的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是当代我们为之学习的榜样。
孔子的家国观念强调由个体满足到国家富强的发展道路。他的民主、仁政思想主要体现在“尊贤”、“禅让”的政治平等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济平等观及在教育上“有教无类”的文化平等观,这些精神被儒家文学派继承和发展,进而构建出一套理想制度,给我们的民主政治以极大的指导意义:政治必须以爱民为本,即在公有制体制下以人民的利益有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是政德的根本基础,政治只有建立在道德合法性之上,民主参政议政才能廉洁高效,这也是促进公共利益的一种道德责任。《论语》涵盖了很多内容,其关注的焦点则是“如何做人”,即修身之道,通过学习从而实现自身崇高的道德理想。孔子把“君子”视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都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体现。著名汉学家狄百瑞说过:“孔子所说的学习之道,也是一种修身之道,即通过自我提升而成就君子的品性,也是自己如何去展现出为人的理想性。”
在孔子文化一度盛行的今天,孔府、孔林、孔庙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区,我们要学习的是文化是精髓。党的十八大就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而十九大精神也继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弘扬民族文化自信上我们砥砺前行。具有历史意义的祭孔大典也带给我们更多的仪式感,当代老、中、青、少都在读《论语》,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兴起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期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论语中汲取精华,激励自己前行。
二、《理想国》之精髓
《理想国》讨论正义问题,首先探讨国家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性。柏拉图认为治理国家的智慧:要求统治者有治理国家的知识;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他们城邦的卫士;国家的自制被理解为“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就实现了正义。促进城邦的正义就必须有高素质的能够治理国家的公民,这些人要在其位谋其政,各得其所。阿德曼托斯号召的第一城邦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因而出现了农民、匠人、商人的技艺分工;而格劳孔所提倡的第二城邦则是更高层次的繁荣的城邦,社会生活更加复杂,政治与战争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可以说城邦的出现就为之后治理国家进行政治统治提供了物质对象。第二城邦开始出现了各种社会阶层,参政的管理者为保卫城邦就要有英勇善战的品质,要果敢、坚强。
罗素认为“‘正义一词在法律上仍然被人们使用着的那种意义…是更有似于柏拉图的观念的”;而卡西尔则直接指明正义“这个概念使柏拉图成为法治思想的奠基人和第一个捍卫者”;“节制”其实质是指“一种守法的意向,或一种尊重国家制度和愿望使自己服从国家法律的精神”;“勇敢”被柏拉图理解为“符合法律精神的正确信念的完全保持”。在《理想国》中,尽管柏拉图赋予了智慧多种含义,但从社会管理层而言,智慧是对城邦事务管理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整体把握。在教育思想中他提出应将德育、法律教育渗透在孩子的体育、游戏、音乐等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为品德端正的守法公民。在《法篇》中,柏拉图深刻认识到法律在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地位。他说“不要让西西里或任何其他城市服从人类的主子,而是要服从法律”。因为人的本性永远倾向于贪婪、狂妄、自大与自私,一味逃避痛苦,享受快乐,因此人类须有法律的约束,并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否则,人类恣意的生活将像狂野的猛兽一样难以驯服。
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是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的,最有学识的人。他认为这种贤人统治下的政体就是最好的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他指出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贤人政体下治理国家需要勇气、谋略、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真知远见,最为重要的是踏实肯干的态度和高效的执行力。统治者要达到对于国家治理理念的认识,就必须知道“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怎样运行。柏拉图理解的哲学执政即以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性和绝对最高权力相结合,具备这些品性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三、传统思想与当代法治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法律究竟有怎样的关联,”这是我们研究的重心。孔子注重礼治,“出礼则入刑”是最为本质的体现,“礼”就是注重道德修养,归结起来就是德治。当代依法治国就是良法之治,事实上我们并不排斥道德,我们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当公民违反最低限度的道德,我们就用法律约束或予以制裁。
(一)“无为而治”的理念与现代法治的法律实现形态相呼应。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孔子就称赞弟子宓子贱“鸣琴而治”的无为思想。现代法治社会离不开法律制度,但应以必要为限度,孔子反对法律的庞杂无序,反对通过法律处处牵制人们的自由生活。“无为而治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认知能力,政府认识到老百姓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与自治的空间,也要充分认识到政府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实现政府行政职能的‘管放适度。”无为的实质是政府对百姓放手,百姓能够做好的事就让百姓自己去做,这也是尊重公民格人格利益的体现。现代法治和民主相辅相成,民主的实质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法律对民主的保障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意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将政府的权力回归为公民的权利,人民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过度干涉人民的自由,这和现代法律“限制政府的公权力、保护公民的私权利”的宗旨相符。无为而治是我们的先哲在法政哲学上的伟大创举,而这种思想和当今的民主、法治、市场经济都有内在统一性,这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思潮。
(二)“德主刑辅”的思想与法治国家的发展路径相统一
在西周“明德慎罚,以德配天”的影响下,孔子注重道德教化,他认为只有在教化无效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刑罚,形成了德主刑辅的儒家经典思想。孔子认为通过严刑苛政来管束百姓,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责难而选择服从,但因不知羞耻,反而不能实现刑罚的教育作用,而用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改邪归正。因此,孔子主张对民众施以道德教化,使民众有羞耻之心,形成主观上的道德自律,反对以严酷的刑罚威慑民众,使民众因为畏于刑罚而不敢妄动,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孔子甚至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希望用道德感化人心,从而达到“无讼”的境界,孔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言论自由”的主张与现代社会的人权保障相契合。
孔子提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称赞子产不毁乡校是施行仁政,从语言哲学上开创了民主协商和法律商谈的先河。孔子的这个主张和现代法治是相辅相成。自由是法的最高价值追求,法律对待自由的不同态度是法制社会和法治社会区别所在,专制社会或者前法治社会大多以法律限制自由,而法治社会以法律保障自由。马克思说“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言论自由是是我国宪法赋予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自由表达形式,保证言论自由也是实现广义人身自由的充分体现,这项政治权利必须认真贯彻并实施。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论语》和《理想国》文本进行分析,强调《论语》中的理想人格典范是“仁义礼知信”五位一体、动态互动的君子形象,即以义为质、以礼而立、以知为基、以信为用、以仁为本。《理想国》中的理想人格哲學家则是以正义为核心的超越世俗、欲望,节制且勇敢的人。君子和哲学家追求的道德品质异曲同工,如节制、求知等都是集中体现,但其理想人格的逻辑框架也有差异,君子渴望成为“仁义礼知信”全而发展的人,其重点在于“仁”;而哲学家则是能够做到理性控制下的激情、欲望和谐发展的人,实质是实现人的正义。当代社会法律是“底线道德”,而非“高线道德”。我们愈是实施法治,对德治的要求也就愈高。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仅靠德治或法治都是行不通的。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德治和法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促使他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治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