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志
(四川煤田一四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 德阳 618000)
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工程的持续使用,一旦在工程项目后期产生水文地质问题,不仅会严重损害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同时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尤其注意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在实际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较为重要,应当予以一定重视。水文地质主要受地下水上升下降因素、压力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受到一定影响。
影响地下水位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人为因素,例如: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位下降,岩石特性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地面塌陷的现象,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在地下水位下降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的土壤出现压缩现象,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出现建筑腐烂的现象,使得其安全性与质量受到严重威胁;(2)建筑土壤在盐渍化过程中,会出现位移现象,不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建设成效。
潜水水位上升会导致建筑物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5点:(1)软化地质现象,会导致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威胁整体安全。潜水在上升的情况下,会导致粘性土壤受到一定影响,出现压缩性增强的现象,且强度降低,含水量增加,在建筑施工中,很容易导致地基出现沉降变形的现象,上部建筑物墙体出现严重裂缝;(2)地基隆起或位移,因为水位上升,很容易出现建筑地基上浮的现象,降低建筑安全性。同时,地基在侧移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上部分建筑物倾斜,威胁其稳定性;(3)在水位上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土与砂土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管涌或流砂等问题;(4)在水位上升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地下室出现进水的现象,严重威胁财产与生命安全;(5)土壤的化学成分在遇到水之后很容易出现性质变化,如盐渍化现象,如果建筑物在此类环境中,长此以往会出现地基腐烂现象,难以保证其质量。
水文地质问题的又一个常见问题便是有可能导致地表破裂,这是因为在人为的条件作用下,地下水位会出现不同幅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产生不同的地下水压,长期过于频繁的水压变化下,地下岩层的结构会受到破坏。破坏机理如下:地下水位频繁波动会引起岩土的膨胀收缩和往复变形,导致胀缩幅度变大,导致膨胀性岩土出现不均匀的胀缩变形。这种膨胀变形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彻底破坏,导致正常的地下结构不复存在,严重时便会出现地表面开裂现象,使工程地基失去稳定性,最终引起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破坏,严重损害了工程项目的利益,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预防和治理水文地质问题,减少因为水文地质问题出现的工程损害,那就首先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作中加强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地下水的种类、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周围的地质哥因素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得住工程勘察区域的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以便更好的对该区域进行勘察后的分析工作。此外,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合,要制定完善的工程修复建议和措施,针对已经探明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软质岩层、膨胀土、盐渍化土地等不良地质设计出相应的改良施工方案,避免水文地质问题进一步扩大或严重。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这点在预防和治理水文地质问题中也同样适用要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预防和改善水文地质问题,首先便需要发现地下水文地质中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要做到这一点,便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检测技术来进行分析,需要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资金投入以不断购买和丰富先进的勘测设备,同时投入科研资金研究出更好的勘测技术和理论,最终更为有效的发现地下水文地质隐藏的问题和隐患,并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如设计截排水方案来实现地下水周围压力平衡等。
工程地质勘察是周期性的工作,因此,勘察工作需分阶段进行。一般来讲,地质勘察监管工作是技术性的工作,从工程性质上看,它属于技术咨询类工作。为保证地质勘察效果,要求监管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但从当前看,地质勘察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勘察流程不符合规范。故而,工程施工中应将重点放在勘察流程的监管上。
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潜水位不稳定现象,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高度重视此问题,并加大引水管道、给水管道的监管力度,若操作中出现管道渗漏问题,需立即修复。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地下水的抽取、采矿的管理,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立即纠正,并加大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从根本上规避施工隐患。此外,加强水理性质的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和地质勘察工作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理性质包含透水性、持水性等,为提高地质勘察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需加大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其的分析、测试,得出准确性的数据,保证地下水分析的真实性。相关研究认为,水理性质除改变岩土强度外,还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重点评估工程地质问题,比如,若地基压缩层内存在细砂,应预测引起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工程地质勘察中,根据工程情况、需求,提供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为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查明提供保障。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即便有先进的机器和设备进行辅助,最终的分析和统计工作仍需要人来完成,因此要预防和治理水文地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人员的专业素养,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理论掌握、娴熟技术和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的完善和优化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争取早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实现工程项目的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对于工程的需求和要求都在增加,不仅越来越注重工程的创新性,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此种现实条件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工程的建设安全以及使用安全意义重大,尤其是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方面的考察,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和使用。但是纵观当下我国水文地质勘查的技术条件和水平,存在许多诸如问题,影响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提高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规范地质勘察流程,改革地质勘察技术,加大地质勘察监理力度,在提高地质勘察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温陈坤.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及对策[J].现代矿业,2017,33(03):235-236.
[2]刘洪涛.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解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1-22.
[3]张强,张宏伟,侯懿.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部资源,2017(03):102-103.
[4]李晓抗,李森.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32.
[5]梁超.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7(10):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