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 鲜跃勇 易宗容 阳刚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我院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已试点一年,通过多次多方走访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我们认为,试点成效是显著的,但同时,学生心理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学生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我院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为例,浅析学生心理特点变化及对策。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于2017年9月立项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目前已完成以下工作:一是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二是招生招工一体化。三是制定了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四是建立了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16级学生已在企业学习一年,17级学生已在学校学习一年,即将进入企业学习。
高职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处于生长高峰期,生理上迅速成熟,心理状况也日趋稳定。具有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强、精力充沛、情绪丰富易变等特征,同时在心理上又有其特殊性,如自卑、矛盾、情绪波动大,有交往需求,却又有交往焦虑,部分学生还有孤独感。
1.积极性、认同感强。进入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是自由选择的,也是校企双方共同筛选的出来的,因此学生对学徒制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愿意接受学校和企业双主体教学的。
2.职业目标清晰。学生对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认同,加上经过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习岗-跟岗-轮岗-顶岗”分段递进训练,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很清晰,一般都能坚持当初的选择,不断融于企业,毕业时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具有矛盾心理。首先是职业理想与现实有差距,学生对试点企业心生向往,希望能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完美跨越。但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初始岗位一般劳动强度大、重复性强,要到技术岗、管理岗,还需要3-5年的磨练,这显然与学生美好想象有矛盾,有些学生难以适应。
4.自由时间少,学习内容单一。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学徒制班的培养模式是“1+2”分段培养,即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基础课1学年,在企业学习2年,虽然学生的时间安排充实了,但相对失去了大学自由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减少了参加校内活动、竞赛与社会实践、担任院系学生干部以及发生校园恋情的机会,对德育、美育,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欠缺。尤其是在规模化、现代化的猪场学习,出于生物安全的要求,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是不得擅自进出猪场的,封闭的环境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5.患得患失的心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各级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卫生防疫检疫站等事业单位、饲料或兽药生产与经营企业、养禽场、养牛场、养猪场、养羊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畜禽品种改良站、教学和科研单位以及自主创办的各类畜牧兽医综合实体等单位。优秀学生还可进一步“专升本”,进入本科学校全日制学习,也可自主创办各类畜牧兽医综合实体等单位,属于面对面的培养,成为学徒制班的学生,专注于养猪技术,属于点对点的培养,可能会因为一棵大树而放弃了一片森林。
其一,教育者的变化。学校、企业双主体教育,学院老师的教育经验相对丰富,而企业师傅虽然都具有精深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但普遍缺乏教育技巧,往往能干不会说,也不善于引导心理问题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其二,受教育者角色的变化。学徒制学生是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生身份决定了他以为似乎还有很多试错的机会,而企业严格的操作制度、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产生较大冲击,会使学生极易产生情绪波动。
其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现代学徒制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更有实效性,但体力、脑力的付出又比学院理论学习辛苦得多。
其四,教育环境的变化。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两者有时会产生矛盾,让学生无所适从。
(一)学生确定学徒制试点前的充分沟通。在宣传现代学徒制时,就透彻的向学生介绍现代学徒制的特征、本专业学徒制的运行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优势与不足,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自愿做出选择。
(二)试点企业文化的提前植入。企业有企业的文化,包括各种制度,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前就了解这些文化包括制度,学生会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三)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友善亲密的关系。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能主动与辅导员交流,让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心理变化,及时给于疏导和引导。同时,辅导员要与企业师傅保持联系,以便双方协作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总之,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心理状况会有新的特征,教育工作者要密切配合,才能做好学生心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