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瑞
(延安大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科技也在不断进步。然而,在社会进步的同时,自然资源也在急剧消耗。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却严重短缺,长期大量的资源消耗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节能节水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不仅如此,民众环保观念的不断加强也对节能节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耗能中,建筑耗能占据了1/3的比例,而生活热水耗能又占据了建筑耗能的30%,水资源流失严重,也造成了缺水的局面。基于此,就必须对节能节水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以实现节能节水的目的。
目前,在我国建筑给排水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水资源隐形浪费十分严重。该问题主要是因为超压出流——设备压力值的设定超出标准值所导致。虽然这种浪费较为常见,但其实可以避免。对于水资源隐形浪费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约,降低水资源浪费度。
在建筑给排水中,供水设备的状态及其他设备因素都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无端浪费。例如水龙头、阀门、管道这类供给设备,一旦出现破损等问题,就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此外,在设备出现问题后必须及时对设备进行修理,防止水资源的二次浪费。对于供水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防止问题的发生。
在我国,水价一直以来较为低廉。但这也有利有弊,利在能便利人民用水;弊在容易滋生不良情绪,百姓可能认为水价便宜而肆意浪费,这也违背了水价定价低廉的初衷。对水价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可以有效规避此类问题。政府应在征询民众意见的基础上,实行阶梯制的水价收费模式,对超量用户实行超量水价收费。通过实行阶梯制的水价收费模式,相信可以对水资源的使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水龙头作为使用时间最长的用水设备,在节能节水方面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经研究发现,陶瓷阀芯制作的水龙头节水功效相当好,在同样的静水压下它比普通龙头的流量小,且密闭性良好,使用寿命长,可迅速开启和关闭,使用方便,在生活中广受用户欢迎。此外,充气水龙头也在被广泛应用,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减少溅水方面,也受很多用户喜爱。
厕所节水是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厕所里,使用中水冲洗厕所可以起到节水节能的效果。此外,用户在厕所中还可使用其他节水设备进行节水,这一类的产品里以自动冲洗的小便器作为代表,其与人工冲洗相比更加节水节能,每天至少能够节约13L水。
在建筑工程热源来源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节能减排问题,也要对人们的舒适度进行考虑。其中,工业余热、废热、地热、水、太阳能以及自备热水都可作为备选热源。当前,因为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清洁环保的特点,其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新技术行业中,建筑给排水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水器是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其为减少电能消耗和碳排放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对其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
在建筑给水中,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是单独设置的。因为两种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不同,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管理上的混乱和防止水资源的浪费。此外,不能将消防贮水和生活贮水混合存放,因为消防贮水的量远超生活贮水,若是两者混合存放时间一长则会导致整体水质的下降,会导致用水端的二次污染。但是,定期更换贮水池中的水又会导致极大的水资源浪费,所以一般会采用一水多用、重复循环的设计,例如将消防贮水池单独设置或是和游泳池、区域水景共用等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建筑配套消防系统,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避免定期换水的浪费,同时能够节约建设资金和设备维护资金,进一步提高节能节水效率。
对雨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收集利用,不仅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也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理念。目前,虽然很多的建筑工程都已经开始对雨水资源进行利用,但是在雨水回收方面都存在不足,雨水回收技术仍需不断改进。此外,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要进行综合考量,考虑的要素要包括常年降雨量、雨水的下渗情况以及雨水回收技术等等。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回收后的雨水加工后可作为城市绿化用水进行使用。此外,净化后的雨水资源可作为生活用水使用,这也极大的减轻了居民的水费负担。
供水系统的挑选十分重要,因为其决定了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能力。早期的供水系统多由气压罐和水塔组成,其节能节水效果并不明显。随着科技的发展,变频调速技术的逐渐成熟,恒压供水和变频调速技术的有机结合给节水节能开辟了新的方向。对于传统的恒压供水方式而言,采用变频技术后系统更为高效节能,与之前相比节约了近一半能源,而且其对土地面积的要求不大,整体成本更少但效益更高。
在建筑给排水中,中水的合理利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节水效果。中水是指小区、饭店、办公楼这类公共区域统一并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当这些生活污水集中进行就地处理时,就形成了介于污水(下水)和清洁水(上水)之间的中水。中水的水质能够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非饮用水使用。在如洒水车用水、冲洗汽车用水、厕所用水以及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中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水的利用降低了污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缓减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同一建筑中采用循环节水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方法,但循环节水也是有优劣次序的——支管、立管和干管循环。当然,不同的节水方法使用成本也不同。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节水效果,也要从成本的高低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且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例如:当地经济状况、当地水资源的处理能力、建筑性质、水质标准等。只有通过综合考虑,才能更好的确定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方式应采用立管循环还是支管循环方式,才能从最大限度上减少和消除无效冷水。对于学校,厂矿中现有的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应增设热水回水管,以减少无效冷水的浪费。
当前,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全民节水节能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各项节能节水技术与措施的不断完善也进一步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真正达到了社会、经济、生态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最大程度的发挥节水节能的功效,才能从根本上缓和及解决当今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进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潘捷. 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44):22-23.
[2]黄娟. 关于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7(12):92-93.
[3]丁金惠,张烈. 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探微[J]. 门窗,2017(05):35+38.
[4]谢志明.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6(3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