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再明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湘江东路永州日报社
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民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民为本的理念同样也是民生新闻所追求的价值。因此在“以民为本”的理念下,民生新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理念不谋而合。民生新闻的传播更应该宣扬正能量。
新闻自由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体现,而不是误导群众和不实言论的播报,民生新闻不仅关系百姓的生计、生活和生存问题,更彰显出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新闻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事件进行播放,更需要剖析社会现象,挖掘信息背后的深刻内涵,使人们的精神受到鼓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生活。此外,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还要给予群众充分的发言权,使民生新闻接受社会的监督,真正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1]。
随着自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民众有更多的意愿参与到民生新闻的采集和传播中,真实实现了新闻自由,群众有了话语权,一些民生新闻的素材也被群众精心制作,在网络中分享。因而,新闻自由更加需要成为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在言论自由的时代下,一些人利用手机拍摄出不和谐的视频上传到公众平台中,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虐待动物的视频,未成年人未婚先孕的视频都在腐蚀着人们的心灵。虽然在网络时代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欲望和立场,但是更加需要通过相关的审核机制规范民生新闻的空间,比如法律的规范和道德的约束[2]。
公正分配包括以下两个出现层面的内容,即物质层面的资源分配和精神层面的资源分配。物质层面的分配是指民众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利用新闻渠道对生活情况进行如实的报道,从而争取舆论的传播和社会的帮助,比如瓜农因不懂得网络营销导致西瓜滞销,通过民生新闻这个平台,有利于社会中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也有利于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平衡。
公正分配下的民生新闻,需要为民众提供高品质、高层次、高价值的新闻内容,从而弥补信息沟通的鸿沟。新闻信息的公正分配不但需要真实的反映民众的生活状态,还需要在报道中展示出完整的内容,包括完整的画面和相关的语言文字标注,在新闻中更加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信息的质量,既有动态描述又有静态描述,比如消防战士成功救下轻生女子后的新闻采访就要图文并茂,从而起到民众信息启蒙、新闻启蒙、知识启蒙和权利启蒙的责任。
新闻道德的“社会化”具体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新闻报道内容要真实、客观和公正,这也是全体新闻人需要形成的共识。其次,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一些大众化的观念难免与传统的新闻道德规范产生冲突,进而产生新的道德难题。人们通过反思社会现象,就会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3]。
职业新闻人的最终职业理想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其最直接的表达就是通过新闻报道产生社会反响,让人们通过社会现象树立道德标准,体现民众在社会中的真正地位,因此新闻人的理想追求需要和民众生活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比如产妇急需救治,就要通过广播、新闻等多种渠道为120车辆打开绿色通道。新闻道德要实现民众化,还体现在每个公民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中尽职尽责,并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使民众共同遵守道德规范、道德原则与道德信条。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思想宣传的作用,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分析民生新闻,希望通过新闻的传播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将民生新闻放置于民众文化环境中,可以感受民生的苦与乐。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以新闻的视角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同民众文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