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医院因流感就诊人数会明显增多,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时有流感的发生。去年入冬以来,全国流感疫情暴发非常严重,部分地区抗流感病毒药物用到断货、脱销。
据北京市卫计委网站消息,北京市144家二级以上医院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人数中,流感样病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其中乙型流感病毒所占比例最高。疫情高发主要是因为本次流行的优势毒株属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的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多。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等方式传播。如何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尽管流感常常有变异,流感疫苗仍可为健康提供保护屏障。此外我们更需要对症下药,综合施策:一方面,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极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在流感流行季节要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勤带口罩,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膳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老人、儿童、孕妇,有哮喘、糖尿病、免疫功能受损等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因延误诊治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病情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患流感后不必恐慌,大多数流感都可以自愈,故多饮水、休息、口服解热等对症药物即可缓解。如果出现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绝大部分流感患者预后良好,病死率低,病程呈自限性。流感治疗需要时间,急不得,只要不发生严重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都会痊愈。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我们要把应对措施建立在科学证据和充分实践的基础上,避免因过度反应而对经济、社会和民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严密的监控防控、理性的宣传、积极的治疗才是应对流感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