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桩施工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2018-03-28 15:03:49刘用俊
四川水泥 2018年6期
关键词:冲孔孔壁成孔

刘用俊

(福建省东辰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1)

0 前言

钻孔灌注桩技术属于成桩技术,因该技术涉及的施工工序相对较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成桩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冲孔桩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办法,为我国冲孔桩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1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1.1 孔偏位过大或垂直度未达到要求

钻孔偏位过大或者是钻孔垂直度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与标准是冲孔桩施工中的一种常见问题与现象,为冲孔桩施工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钻孔孔偏位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造成孔偏位、垂直度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如下:护筒固定缺乏牢固性、钻机缺乏稳定或者是地面土基软弱,导致钻机在开展钻孔钻机作业时出现钻机位移现象,从而产生孔偏位过大或者是成孔垂直度没有达到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钻进工作时没有及时对钻机钻杆位置及其垂直度进行及时校核,导致钻机在开展钻孔钻机作业时出现钻机不垂直现象;施工护桩位置和护筒位置在测量过程存在一定的无法,没有及时对护桩位置和护筒位置进行检查,导致钻机出现孔偏位较大或者是垂直度没有达到要求;钻进过程遇到底层斜岩或者是孤石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处理,依然采用快速钻进方式开展钻孔工作。

针对钻孔偏位较大或者是钻孔垂直度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的问题,需要对其作出如下处理:开展钻孔工作之前,对施工场地实施换填压实,并在钻孔区建立钻孔施工平台,提高钻孔的操作能力;定期对护桩的位置进行测定,确保钻孔设备能够位于钻孔的中心位置;落实钻孔机固定工作,防止钻孔机在施工过程出现偏移现象。

1.2 缩颈缩孔

缩颈缩孔现象是冲孔桩施工中的又一常见问题。从缩颈缩孔的产生原因分析,导致冲孔桩施工出现缩颈缩孔现象的原因如下:钻孔施工过程出现膨胀土、塑性土现象,依然运用快速钻进方式,从而引起冲孔桩颈缩现象;冲孔桩施工技术所使用的钻头直径比孔径小,从而引起冲孔桩缩孔现象;同时开展施工的桩基之间距离相对较小,两者之间相互挤压,从而陈胜冲孔桩缩孔现象。

针对冲孔桩在施工中所存在的缩颈缩孔现象,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之前对两侧钻机钻头直径进行测量,确保钻头直径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遇到膨胀土或者是塑性土等软弱土层时,应立即放慢冲进速度;选用质量符合标准的泥浆材料,配置符合施工标准的泥浆,增强孔内泥浆密实度,防止孔壁在后期成孔过程受到挤压;不可同时对间距相对较小的桩基进行同时施工,需要运用跳打方式开展相应的桩基施工工作。

1.3 塌孔

冲孔桩基施工过程出现塌孔现象严重影响到桩基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及其使用阶段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踏孔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得知导致冲孔桩基在施工过程出现踏孔的原因如下:施工过程所使用的泥浆不符合要求,具体表现为泥浆密度低、粘稠度小;土体与护筒之间缺乏密实性,导致泥浆从土体、护筒之间流失,减小泥浆所产生的静压力;钻孔机在开展钻进工作时,钻头出现倾斜现象,增加孔壁与钻孔之间的膜材料,对孔壁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引发孔壁塌陷;对钢筋笼开展安装工作时,没有对钢筋笼进行合理定位,增加孔壁与钢筋笼之间的摩擦力,使孔壁发生塌陷现象;对成孔进行清孔处理后没有及时利用混凝土实施浇筑工作,降低孔壁的稳定性。

为解决冲孔桩基施工过程多存在的塌孔现象,施工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严格按照地质条件的各项要求,选用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浆,确保泥浆具有良好的密实度、粘稠度,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将外加剂添加到泥浆中,以此增加泥浆的密实度与粘稠度;护筒安装完成后应对护筒与土体之间实施密实处理,防止泥浆从护筒与土体之间流失;定期对钻机位置进行检查,确保钻机位置没有偏离;安装钢筋笼时,应科学调整钢筋笼的位置;使钢筋笼能够缓慢下沉,避免钢筋笼与孔壁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若孔壁出现塌陷现象,需要对其实施回填处理,从新钻孔。

1.4 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出现上浮现象主要是受以下三种原因的影响:冲孔工作完成后没有对成孔进行彻底的清理,导致成孔内部含有大量的泥浆,增加钢筋笼的浮力;利用混凝土对成孔实施灌注处理时,导管被埋较深,导致混凝土对钢筋笼产生一定的反冲力;利用混凝土对成孔实施灌注工作时,灌注速度相对较慢,混凝土的上部发生凝结并同钢筋笼连接到一起,后期灌注工作增加混凝土的压力,导致钢筋笼受上部分混凝土的牵引,一同发生上浮现象。

为防止钢筋笼在施工过程出现上浮现象,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冲孔工作完成后对其实施清孔工作,确保成孔内部整洁;其次,应科学控制好混凝土灌注速度,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对成孔实施连续灌注时,不可中断灌注工作,并将导管埋藏深度严格控制在2-6米之间。

1.5 导管卡管

冲孔桩施工过程出现导管卡管等现象,主要受骨料尺寸、灌注过程、埋藏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所选用的骨料为中粗骨料,且骨料粒径相对较大,会使导管在施工过程出现卡管现象;利用混凝土对成孔实施灌注工作时,运用离析分层法,导致粗骨料过于集中,增加骨料对孔壁的摩擦力,从而引发卡孔堵管现象;对导管实施埋藏工作时,埋管深相对较大,减小压力差;开展混凝土灌注工作时,没有对其实施连续灌注,中间出现中断现象。

为解决导管卡管等问题,需要施工人员针对不同的产生原因作出与之相匹配的处理措施。首先施工人员应在开展混凝土灌注工作之前,对导管实施编号处理,开展抗拉试验和闭水试验;其次,施工人员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严格检查导管埋藏深度,防止导管埋藏深度过大;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对其实施连续浇筑,不可在浇筑中途终端浇筑工作;根据实验结构选用科学的材料配比方案,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以及粗骨料的含量,使混凝土拥有良好的流动性;对混凝土灌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灌注工作能够在初凝前完成。

2 钻孔灌注桩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

2.1 接桩法

“接桩法”主要适用于“端承桩”。接桩法的浅层容易出现断桩现象,且桩顶强度不高,需要继续向下挖基坑,将断桩和桩顶强度不足的问题全部解除,然后利用柱的施工方法对其实施接桩处理,提高混凝土强度。

2.2 补桩法

若现行成桩方法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需要运用补桩法对其实施补桩处理。补桩法是将现有桩体为基础,在现有桩体的两侧增设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灌注桩,添加承台或者是系梁,将单桩转化为群桩,在实施该操作时,应科学控制好桩基之间的距离,确保桩间距符合要求。

3 总结

综上所述,冲孔桩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冲孔设备直接在桩位上实施成孔处理,让后将钢筋笼安装到特定的位置上,提高混凝土桩基的承载性能。该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大型建筑物的施工建设中,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为提高冲孔桩施工质量,需要针对常见问题提高重视,运用科学的办法对其合理规避。

[1]丁金城.冲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及现场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7(09):115+118.

[2]杨光培.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7(01):61-63.

[3]王雍.冲孔桩施工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6(23):60-61.

猜你喜欢
冲孔孔壁成孔
冲孔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控制
水中栈桥搭设及平台冲孔灌注技术探讨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基于矿用钻孔成像仪的孔壁模拟实验装置研制
砂土地区钻孔桩孔壁稳定性与评价方法研究
中外公路(2020年4期)2020-09-14 08:24:00
溶(土)洞地区冲孔桩孔壁声波探测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12
杂填土区灌注桩成孔方案比选分析
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尺寸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