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康复产品在中医诊疗设备中的应用前景

2018-03-28 15:38张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127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8年2期
关键词:脉象中医药康复

张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127)

1 智能化康复产品的前景展望

2016年10月, 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 此纲要将推动未来15年建设健康中国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任务和措施, 以振兴中医药的发展, 为建设一个健康的国家而服务。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的卫生条件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巨大提升, 然而, 由于环境、 社会与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包括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慢性病发病率持续居高不下,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仍然在持续地膨胀, 增速为每年570万[1]。一方面是人口总数在持续地增长, 另一方面是人口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 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 且愈演愈烈成为社会性难题[2]。养老项目除了保护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外, 还需要在心理、 医学等多个方面与适合老年人的专业护理服务相配合。未来, 养老服务应是老年人生命支持的逐步社会化, 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趋势发展。尽管机构养老是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的一个补充, 但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公众对老年人社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现有养老设施的总量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养老机构有义务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康复设备, 以提高康复效果, 缩短康复训练周期, 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他们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实践、 需要专业指导, 智能康复医疗设备的市场前景广阔, 呈现出“便携、 家庭、 智能”的发展趋势。国家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 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支持, 为康复医疗设备市场注入了发展动力。在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 明确支持公立医院、 社区服务机构和民间资本, 建立康复项目, 这无疑是康复医疗设备研发的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政策。2013年10月, 国务院就卫生事业发展发表了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支持康复辅助器具的研发和生产, 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康复医疗设备市场的发展。全国健康的需求和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也提高了人们对此的意识, 这也导致了家庭医疗康复设备、 医疗设备的市场巨大需求。健康中国2030计划指出, 到2030年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在重大疾病的治疗和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将得到充分地发挥。

康复类医疗设备可分为理疗设备和体疗设备两大类。理疗设备属高新技术产品, 主要应用于医院的专业医务人员, 如超声仪器、 激光光学仪器、 磁性装置、 机械假肢、 各种护理床等; 体疗设备则用于日常练习和恢复性训练, 如按摩椅、 矫形器、 辅助步行训练器等。康复治疗主要是改善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 消除和减少患者的功能障碍, 恢复和改善人体机能。在这过程中, 医疗器械的康复势在必行, 许多需要康复治疗的人可能不在医院, 很多人在家或疗养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普通民众对保健器具的需求可能是和购买家用电器一样普通, 人们也会要求康复医疗设备可以像家用电器一样智能控制, 使操作更简单、 更容易使用、 更轻、 更美观。因此, 康复医疗设备市场将呈现出“便携性、 家庭性、 智能化”的趋势。

2 中医诊疗设备在医疗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 现代医学进入个性化、 可预测性、 主动性和参与性的时代, 更突出了公民和社会的参与性及主动性服务。中医, 作为中国一个独特的卫生资源, 与西药共同促进人们的健康,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药在康复领域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其疗效好、 副作用小,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根据相关信息统计, 目前全国中医医院的诊疗人次达2.54亿人次[3]。绝大多数综合医院都设有康复中医科。72%的乡镇卫生院、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为群众提供康复服务[4], 利用较少的中药和物质资源,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康复需求。据不完全统计, 世界上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有中医药机构, 总数达到了10万以上, 约有30%的当地人和70%以上的中国人接受到中医药的服务。中医西医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共同维护人民健康, 这不但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特点和显著优势, 而且为全人类的健康所服务。

中医诊疗设备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 它符合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它以中医理论为核心, 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 现代的实际应用为目的, 实现古代和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中国是一个中医研究的大国, 但其在中医药诊断与治疗设备的开发与实践技术上比较落后, 科学技术支持和推广中医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 科学规划中医药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智能医疗技术是医疗技术发展的方向。利用新一代物联网、 云计算等信息技术, 通过感知、 身体结合和智能化的方式, 对与医疗卫生建设相关的物质、 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相关的事物进行管理、 选择和优化。这样才能让人得到个性化医疗卫生服务体验。新一代的信息技术, 如物联网、 云技术、 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 可以以医疗设备为契机, 与科技领先相结合智能产品的力量, 开发中医诊断和康复智能仪器。

3 智能化中医诊断设备的应用

3.1 智能脉象仪的发展前景

中医的诊断实质在于“辨证论治”,辨证论就是以望(视)、 闻(嗅)、 问、 切四种诊断方法为基础。中医诊断往往需要依赖于医生的主观意识和经验积累,这不仅受环境因素的限制,更缺乏客观的标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 数据库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医诊断的规范化、 客观化进行了许多创新性的尝试。其中脉诊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独特方法之一,这对成千上万的医生来说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临床经验的积累在中医辨证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脉诊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中医学的前沿课题。为了实现脉诊的客观化,有必要客观地再现脉搏,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 计算机信息处理等高新技术,并通过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研制和开发了符合中医诊断和临床实际应用的诊疗仪器,其研究领域主要包含脉象仪研制、 临床研究、 参数分析等方面,其中脉象仪器的设计与研制显得尤为重要,如20世纪80年代研制了中医脉象传感器、 ZM型脉象仪、 脉象模型[7]。脉象研究发展以来,国内外对脉搏波研究最为深入。鉴于此,可以将智能手套等可穿戴医疗器械整合到中医脉象的研究中。主要用于手部损伤、 手部手术、 儿童手眼协调训练、 神经损伤、 脑瘫及老年人慢动作的监测。可监测五个手指和腕关节的运动,采集手指活动数据,选择和建立不同患者佩戴后的训练游戏。中医脉诊不能脱离医生的手指。基于该手套的功能,研制出中医脉诊手环,利用脉诊手环采集脉象数据,给出脉诊,量化训练分析,专业软件设计满足不同人群中的不同阶段。该应用程序可在手机上预置,形成完整的数据采集、 过滤算法、 中医后台数据库、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等。随着技术的更新,让手环带有传感器,可以通过观看电视屏幕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合VR眼镜,完成指导康复训练。随着中医诊疗技术的结合,智能康复产品将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市场。

3.2 智能康复产品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2002年,对全球失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2个月内75%的中国人曾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眠[8]。失眠症通常是指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能满足,并且在白天影响社会功能的体验,包括延长睡眠潜伏期、 缩短总睡眠时间、 夜间清醒或清晨觉醒、 浅睡眠、 多梦、 眩晕、 嗜睡及第二天白天的虚弱[8]。中医治疗失眠症是研究失眠的一种方法,常被称为“失眠”、 “无眠”、 “不躺卧”等。在过去几代中医医生都对此类疾病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辨证分型仍然存在争议,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鲜有报道。目前,对失眠的研究有停滞的睡眠理论的研究; 临床上只追求患者的“安全”效应,忽视整体失调的调节; 缺乏深入研究失眠的机制,导致失眠的治疗没有实际突破性的进展。

智能压力检测坐垫及床垫等研究可以通过检测人体与床的接触点,同时还可以核查在没有任何移动的情况下所接触的时长,例如患者躺在床上很长时间,且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移动,智能床垫收集到上述数据,传感器会处理并把该数据传输到带有低能耗蓝牙技术(BLE)的智能手机上,应用该软件会直接在智能手机中显示指示器,便会向躺在床上的人或第三方(护士或医护人员)发出警告,以便改变患者的体位及预防发生褥疮。运用此功能监测患者的睡眠,如果没有发生体位的改变,可以和患者的睡眠状态进行关联研究,采集失眠患者的实时睡眠监测数据,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从而能够判断出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因而能使患者得以中医辨证施治,以此提高中医药的疗效,有效地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智能化医疗设备的诞生,不仅融合了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更是实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构建了信息交流平台,以病人为中心,进行了公共卫生、 中西医疗服务、 疾病控制甚至自助健康服务,为我国中医药诊疗事业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R].2017-0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02-28.

[3] 卫生部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EB/OL].[2009-06- 12]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ty/200805/35671.htm.

[4] 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文件[R] .2008.

[5] 顾旭东,吴华,姚云海,等. 智能化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5):1-3.

[6] Soldatos C R,Allaert F A,Ohta T,et al.How do individuals sleep around the word? Results from a single-day survey in ten countries[J].Sleep Med,2005,6(1):5.

[7] 庞瑜丹,柳建敏,张理兵.中医脉象仪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33(1):105-107.

[8] 失眠定义、 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治疗专家共识( 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 2) : 142-143.

猜你喜欢
脉象中医药康复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