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上世纪40年代始,中国涌现了万氏兄弟、特伟、华君武、张仃、钱家俊、钱运达、马克宣、阿达等一大批蜚声国际的动漫画大师。他们先后制作了《铁扇公主》《骄傲的将军》《神笔》《三个和尚》《山水情》《哪吒闹海》等一批从装饰造型、民族语言、精神内涵等方面探索中国民族特色表现形式的原创动画片。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对动画片不再统购统销,国产动漫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了。改革开放时期,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动漫作品大量涌入,几乎使“带有日本文化的日本原创动画作为文化入侵的载体影响了70年代至今的中国青少年儿童,向中国青少年儿童传输日本文化”[1]。其不仅传输了争霸、征服、决输赢和岛国心理的日本文化,而且也从深层次角度对我国观众欣赏动画片的心理习惯,以及动画制作人的创作思维、文化价值与审美观念取向等方面产生了诸多始料不及的消极影响[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文化部门逐步意识到振兴作为本土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动画产业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其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应对来自国外“文化渗透”和本土文化“资源流失”背景下的积极“反应”与“应对”。本世纪初,我国国家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影视动画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2002年)、《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2004年)、《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等一系列振兴发展我国动漫产业的文件。明确指出: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并细分了其包含的各类与之相应的动漫表现形式、动漫相关联产业的生产与经营等[2]。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动漫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但囿于以日、美等国为代表的国外动画对我国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滞缓了我国本土原创动画的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紧跟北上广、湘苏浙等动漫建设发达省份的发展脚步,将动漫产业作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打造。这期间,安徽动漫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尽管安徽相继推出了“黑脸大包公”“十二生肖”等知名的原创动漫作品,但还没有培育出在国内一线有影响的动漫品牌。目前,安徽动漫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发展数量,而是要全方位提高产品质量。把动漫产品质量搞上去,需要革新与提高的方面很多,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推动以原创为核心的动漫人才建设。本文拟从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安徽原创动漫人才培养大环境建设、地域文化对安徽原创动漫人才建设的重要性、高校单一技术型向原创综合型动漫人才培养转变等方面系统研究,以期研究符合安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原创动漫人才建设策略。
当下,许多动漫发达国家动画片的后期制作都是在中国内陆完成生产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动画代加工厂。也就是说,从动画制作技术层面上来讲,我国的动画制作技术已经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打造确立我国自己的民族动漫品牌。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在动漫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与地方原创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其中特别要加强对特色鲜明、文化符号显著的原创地方文化的整理、传承与创新。安徽地域文化充分凸显了安徽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基因传承,代表着安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神财富。政府文化部门应该自上而下,积极营造建设以地域文化为主要依托的安徽原创动漫人才培养的社会大环境。主动牵头协调高校、动画行业培训机构、动画生产企业等着力安徽原创动画人才队伍的建设,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建设:
要大力从中小学教育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安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培养青少年养成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利用青少年普遍喜爱动漫画的特点,充分将动画的表现技术等特点运用到孩子们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中;积极正面宣传与引导,逐步消除仍有诸多成年人认为动漫作品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或者仅适合未成年人游戏、娱乐的认识误区。中小学要以“兴趣”为培养导向,重视那些自小就对动漫热爱的青少年的扶植与培养。
目前,安徽省动漫市场的各类产品有60%左右被日、美等国的动漫产品占领,外省动漫作品在我省的市场占有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相比较而言,安徽本土打造的原创动漫作品的市场占有率却令人堪忧、形势不容乐观。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以高校为动漫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长期以来抱着惯性思维延续着生产制作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没有将安徽动漫行业最急需的动画编剧、策划、管理、营销等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建设与打造。
原创动画人才队伍由三类人才构成,其中属第二类的生产制作技术型人才在安徽动漫行业中已经呈严重过剩的态势。而属文学艺术领域的高级原创编剧、策划的第一类人才和属出版、传媒、营销的第三类人才,正是目前安徽动漫行业最紧缺、最匮乏的。政府必须要牵头文化、教育等部门,对动漫行业作全面科学指导。根据动漫行业发展实际需求,适时对安徽原创动漫人才的分类均衡培养统筹规划、科学引导。
文化部门要下大力气扶持动画原创编剧、策划人才的建设,从根本上为安徽原创动漫产业良性发展保驾护航。我省可以将安徽大学、安徽师大、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名校中的相关资源强强联合,共同为一流的安徽原创动画编剧、策划人才的培养发力。同时,在安徽每年举办的原创动漫大赛中,除了要继续设立动漫作品奖以外,也要给予动画编剧、策划、导演,以及后期衍生品的设计开发、传播、营销等设奖激励,多方面助推安徽原创动画人才的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把发展原创动漫产业作为其经济结构转型、拉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而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一个个优秀的动漫人才团队的建设。因而扎根立足安徽特色地域文化,内培外引打造安徽原创动漫人才团队,制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动画精品已迫在眉睫。唯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组建成完整的安徽以原创文化为立足点的动漫产业链。
当下动漫市场普遍存在因为投资方的需要或动漫制作人本身素养等原因,使得许多一味追求产值效益的动画片参杂了许多成人和不安全的因素,其极易对辨识力差的儿童与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另外,许多动画作品在审查中因为删除了许多成人的因素,又使得成人动漫观众群对此失去了兴趣,因而也就很难使成年人为此类幼稚的动画片买单。可见,学习国外动画播放的先进管理经验,实施分级管理有待研究推行。
动画产业属文化产业中的一种,离开了文化去谈文化产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上世纪初以中国原创文化打造的《铁扇公主》《骄傲的将军》《神笔》等动画片共同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动画界“中国学派”来看,欲使当今中国动画片再度崛起,仍然需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中挖掘与提炼。尽管当今动画制作的技术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更新,但各国在原创动画的题材、创意挖掘方面,重视宣扬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思路是一致的。
安徽原创动漫人才建设必须要重视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徽区域文化中进行动漫创作素材的整理、搜集,寻找创作的灵感。近年来,安徽原创动漫建设与创作,并不完全乏善可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集中于动漫电影、场馆创展和原创动画制作方面。动漫作品的题材主要涉及到安徽历史、童话传说、历史教育和现实等领域,其中涉及到童话和历史的故事较多。在原创电影制作方面,相比苏、沪、浙等动漫发达省份,安徽的起步较晚。近些年,主要制作推出具有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性动画作品有《黑脸大包公》,2013年正式登录影视院线的《太空熊猫历险记》和投资开发的3D动画电影《大熊猫传奇》,2014年又出品了《十二生肖城市英雄》[3]。尽管推出了一系列动漫原创作品,但安徽的原创动漫作品真正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的其实很少。根据权威统计,截至到2013年底,安徽省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是28个,而其中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动漫企业数量只有1个,被文化部认定的重点动漫产品(品牌)数量也仅仅只有1个。因而,将安徽区域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融入安徽原创动漫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已势在必行。
拥有“人文渊薮”之誉的安徽于康熙六年(1667)建省,安徽虽然建省较迟,但却拥有着非常厚重的灿烂文化历史。安徽地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又称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圈。三大文化圈中适宜动漫画题材挖掘与动漫设计创意的源泉可谓源源不断、俯拾皆是。譬如,以皖江文化圈中环巢湖子文化圈的《陷巢州》经典神话传说为例:神话传说讲述了小白龙为救巢湖受干旱的百姓私自降雨,遭到天庭处罚。落入凡间后,又遭到恶霸的割肉。小白龙为报仇欲陷巢州于洪水,但为了报恩,却事先告知了救命恩人焦姥母女。焦姥母女不忍乡亲遭难,与女儿满城呼喊救人,自己却落入水中。随即小白龙从水中升起两座山托起了她们。传说今天巢湖湖中的三座小岛便是焦姥母女与鞋子的化身。传说中的焦姥母女舍己救人、善良正义,小白龙的感恩图报,恶霸恶有恶报的结局等,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教化意义。另外,其故事本身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所涉及到的故事情节、民风民俗、地方传统艺术符号等均可以成为动画题材挖掘和角色设计的对象。另外,安徽自古就涌现出无数文化才子、商界政界名流。例如,属徽州文化圈的新安画派艺术名人众多,其代表人物渐江在明朝灭亡后,不愿意向清廷妥协,将个人悲壮清高的民族气节融入了独具个性的水墨山水画艺术的创新之中,在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以老子(一说是今安徽涡阳人,一说是今河南鹿邑人)、曹操、嵇康、刘禹锡、朱熹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轶事;以胡雪岩、程十万、祝确等为代表的徽商群体的“贾而好儒”;以李鸿章、詹天佑、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积极变革探索等。上述安徽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与耳熟能详的故事皆可以为安徽原创动漫的设计制作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人物造型元素与创意灵感启发。
近十来年,安徽高校动画专业的设置数与招生规模均呈快速的增加与发展。但大多数高校仍固守着长期办学以来形成的惰性人才培养习惯,很少主动对安徽动画行业各类人才实际需求作科学的调研与理性分析,坚持以技术、技巧、技能培养为绝对至上的单一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结果造成了安徽省大部分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安徽动漫行业急需的人才出现了严重“倒挂”现象。此现象也是造成安徽原创动漫产品落后我国动漫发达省份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作为动漫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转变与建设:
由于动漫专业在我省办学时间不长,安徽高校动漫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多数不是动漫专业科班出身,而是从美术类、设计类等相近的专业半道转型而来,有关动漫行业的实践经验普遍少有涉及。针对此弊端,解决的方法必须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要大力选派中青年动漫骨干、青年教师赴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知名动漫公司进修、访学;要积极外聘行业专家加入到原创动漫建设的师资队伍中来,邀请国内外业内精英来我省开展专项培训与指导,同时要确保青年教师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战动漫项目设计与制作。
可以借鉴当今法国在培养原创动画人才方面的先进做法,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遴选出安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史学家、非遗传人、电影导演、漫画家、摄影家、音乐家等文化名流共同组成“专家导师团”,直接参与到安徽地方高校原创动漫人才建设的各环节。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设定、课程大纲的策划与编写、综合艺术表达与区域特色系列文化讲座、毕业设计答辩等。通过整合影视、文学、艺术、传播、科技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以创意为核心的安徽原创动漫人才。
安徽高校动漫专业普遍没有对安徽动漫市场急需的人才类别与能力结构进行科学调研与分析,大多数采用的是接近美术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延续着技术类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三大块:包括以视听语言、摄影、剪辑等组成的电影电视类课程;以动画素描、色彩、速写、动画造型、动画原理等组成的绘画、动漫画类课程;以计算机软件课程、网络多媒体、3D、后期合成等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类运用课程。因而,结合安徽动漫市场的人才实际需求,高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急需要将文学类、创意类和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与植入。
目前安徽高校动画专业教材普遍使用的教学范例是日本、欧美等国的成功案例,这会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在培养安徽本土原创动漫人才时的自信。因而要积极引导师生深入考察安徽地方文化遗址、民风民俗等各类文化遗产;了解安徽地方神话传奇、民间传说、地方戏曲、诗词歌赋、民间美术、名人轶事等。要根据安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与需求,设立相关研究专项,鼓励校地专家学者共同合作申报编写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安徽区域特色文化的动漫教材。
可借鉴日美等动漫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经验,由地方高校将原创动漫人才的实践制作教学环节直接搬到动画制作企业的车间。将师生的教学实践直接融入到企业的真实或虚拟项目制作中,模拟动漫制作单位的具体分工,参照行业的制作标准实施教学。企业根据市场和消费需求为教学提供条件和原创动画题材、范围,共同组织团队研发,试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创动画短片。企业可以择优选择采用。通过此类相关实践训练,不断拓展原创动漫人才的培养途径。
文化、教育部门要牵手以高校作为动漫人才主培养阵地,共同为安徽原创动画新人的培养创办各类动漫杂志、报刊、网络播放平台等,鼓励动漫新人的创新作品发表、推广、宣传。协调动画生产企业、社会动漫培训机构和社会相关投资基金设立各种动漫大赛奖项,大力推动原创动漫作品建设,培育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创动漫制作团队。
综上所论,只有从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安徽原创动漫人才培养的大环境、地域文化对安徽原创动漫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校单一技术型向原创综合型动漫人才培养转变等方面系统研究、同步建设,才能逐步将安徽原创动漫人才的培养及其对安徽原创动漫产业的发展、文化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一步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