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平
邳州市青年路幼儿园 江苏徐州 221000
幼儿阶段的科学课程属于启蒙教育,它肩负着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及培养幼儿探究与发现能力,发展幼儿智力的重任。教师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引下,认真研读与开发运用相关的科学教材,设计并开展好科学活动课,促进活动目标的有效达成。
幼儿对新鲜事物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他们的天性。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将幼儿引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积极参与并努力获取答案的强烈愿望。比如,在《好玩的磁铁》这节科学活动课上,我在导入环节,引导幼儿观看“变魔术”,借此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活动开始,我以一个“魔术师”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向幼儿演示“魔法帽”,幼儿看了之后大为惊异,他们头脑中都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怎么扔进去的回形针都不见了?此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想弄个究竟。接着,我则引导他们去发现——里面竟然藏着块磁铁!“魔法帽”的秘密被揭开,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但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磁铁吸住?幼儿带着这个疑惑开始了新的探究。
上面开展的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有效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观察事物的变化,在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疑惑,而疑惑又会使之产生新的动力。由此可见,情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热情并给予动力支持。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有效情境,使之服务于教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幼儿探究活动的开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提供丰富多彩的可操作的材料,使每位幼儿都能够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并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比如,教学《好玩的磁铁》,我借助“磁铁魔棒”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磁铁的吸铁功能,以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首先,我向幼儿展示“磁铁魔棒”,让他们观察一下魔棒的外形;然后,给每位小朋友下发一根磁铁魔棒,要求他们拿着磁魔棒和小篮子到事先布置好活动场地上进行实验,看看哪些东西能被磁铁魔棒吸住,并把能够吸住的东西放在篮子里。幼儿兴致勃勃地开展了自由的操作活动,我在他们中间一边观察,一边及时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此时,我成了幼儿探索、发现的大朋友,幼儿在我的鼓励下,兴味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乐此不疲。
上述教学活动中,我融科学知识于探索活动之中,真正实现了活动游戏化、趣味化,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探索,体验到了发现的快乐。事实证明,幼儿在这样的活动能够保持浓厚的兴趣,参与度高,教学重难点能够得到顺利突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上好科学活动课,借此促进幼儿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现与交流,并跟同伴分享探索的结果与快乐。教师尤其要鼓励、指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以锻炼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比如,教学《好玩的磁铁》,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分享交流,通过大记录表提升经验”的环节。首先,组织幼儿相互交流,鼓励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将手中的小篮子放在桌面上,为应答教师的提问作好准备。然后,师幼共同交流、记录。我依次请几位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重大发现”:哪些东西能够被“磁铁魔棒”吸住?我结合幼儿的介绍,适时地将能被磁铁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东西分类在记录表上呈现。当我发现小篮中有问题的材料时,则运用小篮上的号数跟幼儿身上号数的匹配情况,施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最后,我进行小结:磁铁喜欢跟铁做的东西交朋友,能够将他们吸引在自己身上;但那些不是铁做的东西磁铁是不“理睬”他们的。
通过对科学活动的观察与分析,我发现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所获取的知识常常较为零碎,这就需要依赖教师指导他们将获得的经验加以整理。此外,针对中班幼儿的记录水平不是太好,而且他们的兴趣点多集中在磁铁吸东西上面这一状况,教师可以使用大记录表这种较为直观的手段,帮助幼儿进行归纳、提升,以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并能够把握它们的一些特点及时变化规律,以此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与探索欲望。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所设计的活动内容搞好工作相应的拓展与延伸,从而促进幼儿将学到的知识、经验运用于生活之中,使获取的经验得到巩固与检验。比如,教学《好玩的磁铁》,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相应的延伸活动,旨在引发幼儿继续感知、探索磁铁的特性。教学活动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继续运用“魔棒”寻找生活中的好伙伴——铁制品;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与发现磁铁的用处,深入感知磁铁的应用范围;三是在幼儿初步掌握磁铁特性的基础上,探索磁铁的其他特性,如磁铁同极相吸、异极相斥的特性等。通过活动的延伸与拓展,幼儿关于磁铁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科学活动不能把科学结论强硬地塞给幼儿,而要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带着好奇与热情参与尝试,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为此,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设计者、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鼓励幼儿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凭借各种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强化感知与体验,不断建构科学经验,从而有效地发展幼儿观察、思考等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