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艳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重庆 北碚40071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高等院校精神内核的大学精神却严重缺失,很多高职院校强调专业建设及专业特色,强调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对于被誉为“生命的灵魂”的大学精神却选择性忽视。大学精神在高职院校的缺失,既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缺失的表现,也是其高等教育属性缺失的重要表现,更是学生素质教育缺失的重要表现。
一般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为内核的具有大学自身特色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的精神形象。对于大学精神的认知,在不同时期,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有五个要素是大学精神所必备的:
第一,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软实力的核心部分,是精神层面的核心属性,是大学发展、存续的推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精神驱动力,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第二,大学精神具有明显的价值观意味,是以大学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为内核,其载体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物质化的,也可以是精神化的。物质化的载体包括标志性建筑、雕塑、景观等,如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精神化的载体有校徽、校歌、校训等精神符号,校训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起,厚德载物”。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化的载体往往带有鲜明的院校特色,如东北大学的校徽,体现了白山(长白山)与黑水(黑龙江)为主要标志特征的关东文化;再如东北大学的校歌(刘半农词,赵元任曲)的歌词中也有“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的句子,同样反映了这一特征。
第三,大学精神是大学历史沉淀的结果,并且仍在发展中,呈现出动态性,所以大学的校史、著名人物、标志性事件往往给大学精神打上深刻的烙印。标志性事件如硅谷的崛起之于斯坦福大学,著名人物如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唐敖庆之于吉林大学,这些都是大学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1]。
第四,大学精神与师生具有互动性。事实上,作为一种精神,其传承与发扬的主体必定是人。对于大学来说,在校师生是与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而毕业生则作为大学精神的载体输入社会,继续发扬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声望起着宣传与推广的作用。
第五,大学精神有着很强的个性。一般来说,大学精神包含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社会关怀等内容,而不同院校受办学方向、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出不同于其他院校的大学精神,使得大学精神具有院校自身的气派。因此,大学精神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的是大学的院校气质,这种气质既体现在院校本身,又体现在师生的身上[2]。
大学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的意义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精神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
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教好专业技术就行了,谈大学精神多此一举。但事实上,高职院校谈大学精神并非多余,反而很重要,因为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大学精神有凝聚人才、吸引人才的作用,有了内涵丰富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才会有归属感和存在感,才不会处于一种文化自卑的状态,才不会生活在妄自菲薄之中,高校才能拥有好的师资和生源[3];第二,大学精神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有了大学精神做精神动力,高职院校才能避免成为一般性职业培训机构,才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明确的发展标准;第三,大学精神是学校声誉的重要保障,是高校最具辨识度的部分,从这一点来说,高职院校更需要大学精神建设,因为内涵丰富的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最具宣传价值的“名片”,无论在招生工作还是就业工作中,大学精神释放的核心竞争力,不可低估。此外,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浪潮,要想保持竞争力,以大学精神为代表的软实力也不可忽视[4]。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工作范围和工作成果对大学精神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主体。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也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首先,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目标,特别是能够充分体现大学精神的著名人物,更是教师学习与效仿的榜样。第二,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践行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单纯的职务提升与职称评定早就难以解决教师精神层面的需求,只有在大学精神的影响下,实现大学精神所提倡的价值观,教师的职业发展才有了出发点与落脚点,才有了精神的动力。第三,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评价标准,这充分反映在教师自我价值评判上,也就是说,有了大学精神,教师的职业发展才有了自我衡量的标尺,才会在精神上给教师以归属感与存在感,教师才会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大学精神中所蕴含的教育是以价值观教育为主导的。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所承担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分为两个部分,即“教书”和“育人”,教书可以理解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是针对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来讲的,而育人是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属于培养什么人的范畴。在高等教育阶段,“育人”比“教书”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长期以来,偏重于专业教育而忽略素质教育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饱受诟病。弘扬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大学精神的载体,走进社会后,必然践行大学精神,成为大学精神传播的使者,为学校带来社会声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还是非常突出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将给未来高职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和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
和本科院校相比,许多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建设方面显示出明显的落后,对于物质化的载体建设不够,校园建筑千篇一律,凝结着文化元素的景观少之又少,往往求大而不求特色。此外,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校徽、校歌、校训等大学精神符号重视程度不够,既不能体现院校特色,又难以入口入心。更严重的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校风涣散,校园文化建设明显滞后。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的缺失固然有办校时间短、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等原因,但深究起来,其根本原因是自身定位的模糊。虽然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侧重于职业教育,目前社会认可度不高,加之高职院校的招生及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许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职业教育,无暇顾及素质教育,进而忽略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造成大学精神的内涵贫乏,积淀不足,突出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高职院校本身并没有觉得自己应该着手建设大学精神,这与高职院校长时期处于高等教育办学较低层次的造成的文化自卑有关。许多高职院校的师生认为大学精神是“高大上”的东西,不是高职教育层次应该关心的,从而有意无意地避谈大学精神的建设。
与本科院校教师不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认为自己是“教书”的,也就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成为其谋生的重要手段,而忽略了“育人”这一关键环节。事实上,“育人”是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最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部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在“育人”这一关键环节存在缺失,使得其工作的归属感与存在感降低,从而使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很差,仅仅把工作看成是简单机械的技能传授,对于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热情与耐心。
造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自卑感,认为自己较之本科院校“低人一等”,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使主观能动性下降;二是高职院校过分强调教师的技能教学,打击了教师的育人热情,使许多教师放不开手脚工作,从而抑制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产生,这是一个导向问题;三是高职院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缺失,纪律的松散,也打击了教师的职业热情,造成教师缺乏职业信心。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缺乏足够的认同,许多学生甚至不愿提起自己学校的名字,记不住学校的校徽、校歌、校训等大学精神符号,甚至有诋毁学校的言论,给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觉得“颜面无光”,不愿提及学校,对高职院校的声誉也是一种损害。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刻意远离大学精神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刻意远离大学精神的原因是多重作用的结果。首先,对高职院校的不认同。由于高职院校处于高等院校办学的较低层次,属于考试分流的底层,来高职院校就读就意味着接受“差生”的身份定位,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容易促使学生刻意与学校“划清界限”,从远离学校的大学精神建设,这是一种妄自菲薄的表现。其次,高职院校自身定位的模糊,对大学精神的建设不重视,态度不端正,使得学生对大学精神的接纳无据可依,很难得到大学精神的滋养。第三,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对待工作热情不够,缺乏敬业精神,对待学生不够热情,态度不够端正,影响了师生关系,阻碍了大学精神的传递。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缺失的危害不可忽视。从学校层面看,缺失大学精神的高职院校会窄化为职业培训机构,没有了“育人”功能,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从教师层面看,没有大学精神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推力,高职院校的教师就会变成只教授知识与技能的教书匠,职业生涯就会失去乐趣,产生职业倦怠,无法实现价值,遭遇职业发展的瓶颈。从学生层面看,没有大学精神的滋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容易成为只会技能而缺乏人文内涵的“书呆子”。此外,缺乏人文内涵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很难担当高职院校形象推广的“使者”角色,会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偏于“教书”而不重视“育人”的诟病。
大学精神的建设,内涵建设是关键,只有明确大学精神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缺失的问题。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引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大学精神的内核是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建设,可以指明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发展的方向与内容,进而丰富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内涵。其次,突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行业特色。与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更接近于技术应用,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具有行业特色是应有之义,这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辨识度,还可以通过行业特色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基于高职院校自身条件建设大学精神。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同样适用,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历史、所处地域的经济社会情况,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大学精神,避免内涵空洞,曲高和寡,不实事求是,空喊口号。第四,加强高职院校校风建设,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打好环境基础。校风是指学校的风气,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的文化土壤,没有好的校风,就不可能产生优秀的大学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风建设,强化学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
教师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的主体,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教师在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设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将教师职业发展与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结合起来。首先,明确教师在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鼓励、支持教师的职业发展,让教师认识到职业的价值,产生归属感和存在感,进而产生职业认同感,爱岗敬业;其次,明确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校史教育和著名人物榜样教育,生动鲜明地展示大学精神,让教师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与职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与内容,让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第三,要梳理师生关系,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成为大学精神传递的火炬,让学生在大学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学生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树立学生信心,培养学生的院校气质,是建设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摈弃“学而优则仕”的陈旧观念,通过深入了解院校的历史、著名人物、重要历史事件,进而认识到院校的价值,摆脱自卑的心态,不再妄自菲薄,正确定位自己,树立自信心,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认同学校,产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进而自觉接受大学精神的熏陶[6]。另一方面,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结合专业特征和行业特点,把学生打造成具有独特院校气质的人才,让学生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关乎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践行者,也是在校生学习的榜样。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优秀毕业生资源,对在校生进行大学精神的引导和传播:一方面,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谈谈对大学精神的感悟,通过真实素材,引导学生理解大学精神;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通过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有意识地践行大学精神,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声誉,使毕业生具有院校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