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光
社区报纸是城镇化不断扩张和发展的产物,在西方国家拥有较长的历史,是一种较为成熟且读者广泛的报纸。我国的社区报纸还处在探索阶段,社区报纸在西方国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在我国还缺少本土化的实践检验,而新媒体的冲击也在逐渐改变传统报纸媒体的面貌。所以,在明确社区报纸概念和定位的基础上,对社区报纸的竞争和发展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对传统报纸的转型以及社区报纸的本土化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社区报纸是在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中产生的,所以一般来说,我国的社区报纸主要是指城市的社区报纸。如果按照报纸的目标市场及目标读者的区域差异,社区报纸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广义的社区报纸是面向城市的社区居民,为居民读者提供相关的社区服务和新闻资讯。《巷报》的读者对象不仅限于长春的某一个社区,而是面向整座城市的各类社区居民。《巷报》的目标对象在地理区域上是整个城市所广泛存在的社区,是属于广义上的社区报纸。
狭义的社区报是指为城市的某些特定社区提供相关服务,并重视传递归属感及认同感的报纸。狭义的社区报是满足特定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在针对性、界定性和聚焦性上更为突出。一般而言,社区报主要是指狭义的社区报纸。
当前我国的社区报并没有严格按照行政社区进行定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相关新闻资讯的区域差异性不足,社区报纸和都市报纸的区分度不高。社区报需要与特定的社区居民进行长期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真正做到服务社区、融入社区。此外,社区报纸需要不断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关注点,不断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推广和文化活动提升居民对社区报纸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出社区报纸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社区报纸要加强市场竞争力就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栏目来建立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粘性”,从而不断形成好的口碑,提升报纸吸引广告投资的能力。社区报纸的栏目要调动起社区各年龄层居民的积极性,通过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栏目来提高居民参与度。《华西都市报》社区报的“社区大篷车”借鉴了美国社区报很受欢迎的“社区日历”,通告各种电影放映活动、真人选秀活动、综艺活动、写春联活动及居民代表大会等内容,既能使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了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能赢得居民的广泛认可,从而增强社区报和居民的“粘性”[1]。
我国的社区报是报刊企业与政府合作进行办报,这就要求社区报必须及时反映政府的相关工作情况。如何有效报道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提高居民关注政府工作的热情,就成为社区报纸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例如,美国的《领航员》在报道美国总统大选时,从“社区”的角度进行切入,报道了北卡州长的选举结果,在新闻内容上体现出社区化和相关性,又重点提出了新任州长上任以后怎样解决天然气问题的相关内容,这就体现出与居民利益的密切相关性,是从居民的心理期待出发,从居民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赢取更多居民的信任和关注[2]。社区报内容上的生活化和社区化是区别于都市报的,其报道的范围比较有限,要在关注居民心理期待的同时不断保障内容上的积极向上。
社区报纸需要不断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尽可能挖掘社区之中的各种新闻和咨询,营造良好的新闻报道空间。社区报纸所报道的新闻需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着重报道本地所发生的容易引起居民热议和共鸣的新闻,离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关注热点越近,新闻的相关性也就越高。《新民晚报》的社区报通过《科瑞专刊》栏目的“论坛话题”引发了一场社区文明大讨论,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漫画形式,采访社区的居民,并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曝光,既吸引了居民的广泛参与,又体现出报纸媒体的责任感[3]。社区新闻的相关性要求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进行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的新闻报道,从居民切身利益和生活习惯出发,培养与居民生活的相关性和密切联系。要避免各种社区报出现雷同或相似的新闻,重视社区报内容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断提高社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报纸媒体的革新和发展。
社区报纸是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符合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种媒体业态。虽然,我国的社区报纸起步较晚,但在新媒体革新与发展的带动下也将会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我国的社区报纸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断贴近居民生活,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关注度,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报纸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1]任媛媛,王海涛.社区报结构性变化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启示——以北京、上海、济南三地社区报为例[J].中国出版,2017(15):42-45.
[2]邢志鸿.打造社区“沟通体”——以合肥晚报社区报《派河晨刊》为案例[J].新闻战线,2017(13):126-128.
[3]张小莉,朱剑.互联网环境下报纸的数字化转型策略[J].新闻知识,2017(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