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自从被写入政府报告之后,全民阅读的活动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全民阅读率在最近几年也有显著提升。但是国民阅读状况的改善不能仅仅止于国民阅读率的提高,还要做到保证阅读质量,使全民阅读呈可持续化进步。这就需要保证阅读力。
阅读力是对所阅读文本的信息汲取度、内容吸收度、知识融合度。从提倡全民阅读开始,对于阅读的要求就不再仅仅限于全民阅读率上,还要追求全民的阅读力。只有提高了阅读力,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水平的提高,使国民养成阅读习惯,消费者才对文化产品投入消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借助文化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投入。①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占据市场份额的量逐步增加时,又会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因此,阅读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促进全民阅读的核心要素。
阅读力更关注个体阅读,与阅读率更关注阅读群体量不同。重视阅读力,也就是读者个体的阅读水平、阅读质量。
阅读的本质在于尽可能地获取系统、全面的信息。信息的输入和知识的产出成正比,阅读就要尽可能精确化,选取优质内容,进行内容的内化吸收。但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提炼,碎片化的阅读让人们养成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阅读新闻时事仅仅浏览一下标题便以为是获取。而全民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阅读质和阅读的量,尽管碎片化阅读影响阅读力的提升,但是对阅读量的扩大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在当前,碎片化阅读主要是指简单浏览标题或者全文,对具体细节不加分析,甚至无法辨识细节的存证是否可否。受碎片化阅读习惯影响,很多信息传播者在编辑文本时也存在“标题化”,把主要关键词浓缩到标题上,使得用户只要看到标题就会了解到一半的信息。因此,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会提高全民阅读率是不容置疑的。
②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在其著作《最愚蠢的一代》里,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观点:互联网的危险之处,在于它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人们便误以为,再也不需要把这些知识与信息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拿来即可用。碎片化的信息缺乏明显的关联性,逻辑性弱,不经推敲,导致很多情况下难以形成可靠的知识框架。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阅读质量难以保证,阅读兴趣和阅读力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移动互联网已经将人们带到新的文明时代,想要脱离这样的社会生存方式是不太现实的,也就是说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一种,既然无法避免这种阅读情景,就要学会利用这种情景,在保证碎片化阅读在作用到提高阅读率的同时,也要保证碎片化的阅读力。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并通过阅读来发现更多新知,建立个体健全的审视体系,从而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碎片化式的块状知识点并不能有效地组建知识体系,这就需要个体在进行碎片化阅读之前具备深厚的知识理论基础,进行普遍浏览和选择阅读。深厚知识体系的建立需要系统的教育和自觉进行知识建构。个体应当充分认识深度阅读是不能被取代的,进而在碎片化阅读时采取的态度不同。
之所以碎片化阅读如此受到批判在于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浅阅读”,但是碎片化阅读是趋势,其存在的本身便具有合理性。因此,正确认识碎片化阅读,将碎片化阅读看作为系统知识的补充学习,改变以往对碎片化阅读的偏见。
阅读力还体现在对知识的整合上,识别有效碎片化读物,将阅读的内容经过结构化的整合和思辨的论证之后,整合成自己知识,作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达到提高阅读力的目的。
碎片化的阅读不仅给改变了受众获取内容的习惯,更改变了传播者信息编辑和传播的方式。提高阅读力,需要信息传播者将信息尽可能完整地进行简化,辨别重要信息,将信息的要点准确传达给用户,从源头上提高全民的阅读力。
全民阅读力的研究还将继续,本文谨以此作为研究该方向的开端。提高阅读力归根结底还要每一位读者真正切身去阅读,而不是仅仅止于提倡阅读。
注释:
①林茂.碎片化阅读风尚下的“全民阅读”文化建设探析[J].2013(09)
②《最愚蠢的一代》是天津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中译图书,是作者美国大学教授的鲍尔莱因
[1]林茂.碎片化阅读风尚下的“全民阅读”文化建设探析[J].2013(09).
[2]张文彦,徐升国.从全民阅读活动到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全民阅读十年回顾[J].出版发行研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