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记者即在电视屏幕前为观众报道新闻的工作人员,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不仅需要为人们客观、及时的报道新闻事件,还要把握好语言的准确性与精炼性。对于新闻而言,其灵魂便是真实性,作为出境记者,要及时赶到现场,针对事件的情况作出客观的报道,避免添加自己的主观色彩,以下就根据笔者的经验谈谈出境记者如何做好现场出境报道工作。
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后,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新闻事件是由社会生活中的多个热点事件组成,小到居民生活、大到国家政策,在上述事件中,出境记者都可能成为报道的主角。在报道时,很多出境记者会出现主观评论的问题,严重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也常常会对社会舆论造成不良的影响。
少数出境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只关注利益高的新闻,忽视了对社会底层群众的关注,导致新闻报道丧失了应有的含义。作为出境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要坚定自己的角色品质,让报道更加具有吸引力与亲和力。
一些出境记者在报道时,会将自己与新闻当事人混为一谈,在报道时加入了过多的主观内容,影响了报道的客观性。更有甚者,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报道虚假新闻,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也对整个新闻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新闻现场报道中,出境记者的形象十分重要,良好的形象,能够进一步体现出记者的内涵与气质,也能够烘托新闻现场报道氛围。作为出境记者,在行为举止上,要做到大方得体,穿戴上,要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在不同的环境下,身着不同的着装。以县级领导大会报道为例,在报道时,要做到着装整齐,语言平稳流利、表情自然;针对生活采访,要身着朴素时装,报道时要做到语言质朴,能够与老百姓进行真诚的交流,将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于一体,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调整语态,面部表情要做到自信、轻松,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信服。
在出境采访报道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也是出色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在现场报道前,要对新闻事件的法律背景、人物、事件等有大概的了解,对报道内容进行科学的构思和组织,掌握好报道的主旨。在确定报道方向之后,对报道地点、报道人物、报道节目有事前分析与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准备工作,能够突出新闻报道的重点,在具体报道时,要主动查找线索,分析被忽视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在采访阶段,出境记者要摆正对象,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绝对不能做出俯视、仰视态度。在电视报道时,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出境记者在采访时咄咄逼人,给采访者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效果并不高。如,在采访农民工时,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来呈现农民工的种种生活条件和不公待遇,而不是过分揭露农民工的不文明现象。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要提前分析,摆正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避免主观臆断、歪曲事实,尊重采访对象,在遇到复杂事件时,要耐心倾听,真诚交流,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报道效果。
在新闻现场报道时,出境记者还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理清楚报道思路,合理利用语言来做出真实、准确的报道,突出重点,让受众对新闻报道有清晰的认知。在报道时,需要将新闻事件清晰、生动、形象的报道出来,这要求出境记者具备扎实的表达能力,保证口述语言的准确性、明晰性与生动性,在播放新闻时,能够做到直接使用,减少后续的修改力度。
就我国出境报道的形式来看,多是将由记者负责报道开头,对新闻事件中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做出笼统的描述,常常缺乏记者自身的评价。笔者认为,要让出境报道内容变得声情并茂,可以在报道背后、在报道结尾,提高新闻采访的感染力与真实性。如,在遇到复杂事件时,可以在背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见解,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阐释,引导受众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挖掘出新闻背后隐藏的内容。
在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出境记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出境记者需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从多个角度着手,让受众感受新闻事件的真实气氛。作为出境记者,要加强学习,在一次次的出境报道中磨练自己,完善自我,针对不同的报道对象,采用灵活的报道技巧,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报道效果。
[1]杨轶雯.浅谈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技巧——以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交友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2]刘赛.出镜记者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5(03).
[3]任笑晨.浅析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以成都电视台记者蒋林为例[J].今传媒,2014(05).
[4]吴冲.论出镜记者(外景主持人)的屏幕形象塑造——以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创新传奇》栏目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