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飞速发展颠覆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县区新闻宣传工作从不掌握媒介到有了宣传平台,宣传工作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如何做好新闻策划,提升宣传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各级宣传工作人员的重视。过去宣传工作常常是“见子打子”,宣传人员策划意识淡薄,有什么报什么,就事论事,新闻资源利用不充分;各家媒体分散报道,报道形式单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得不到充分体现,没有形成合力,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这种“见子打子”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的要求。
全媒体扩容。从九十年代末期至今,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媒体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发展到网站、客户端,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便捷化,受众从单纯的接受者变为接受者和发布者的复合体,从受众变为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特点更为明显。
新媒体走强。受众接受信息日益依赖电脑、手机,传统媒体逐渐走下坡路。一方面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在向新媒体转型,媒体的融合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县区一级从不掌握媒体,到有了新媒体平台,如何运用好传统媒体,如何运作好新媒体平台,是摆在宣传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稀缺性增大。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乏海量信息,人人都是记者,但是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内容的稀缺性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内容作为稀缺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掌握稀缺性内容和渠道,成为县区一级宣传工作的重大优势。
透明度提高。随着政务信息的公开和技术手段的革新,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如何利用好信息,做好舆论引导,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就愈发需要加强新闻策划工作。
专职人员从事策划,提高策划的深度和效率。笔者所在的单位是县区新闻宣传部门,自身没有传统媒体平台,所掌握的新媒体平台影响力有限,只有通过新闻策划提升宣传的影响力和效果。因此,专门从事新闻策划工作的部门应运而生。这个部门主要研究上级方针、政策和新闻报道规律,紧跟媒体报道重点,对本地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炼,随后向各媒体发送。这样,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新闻资源,发挥新闻宣传的最大效益。
了解媒体的特性,提升策划的针对性。在新媒体走强,传统媒体衰退的背景下,需要充分了解各媒体的受众类型,受众需求,根据媒体特点,向媒体推送新闻资源。党报、党刊的受众多数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时政类新闻信息主要向这类媒体推送;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信息向社会媒体推送;互动性强、服务类信息向新媒体倾斜。
掌握新闻策划技巧,强化新闻策划的可操作性。新闻策划要有超前的意识。在事件发生前,对新闻报道的采访顺序、切入角度、写作手法、报道的体裁等充分考虑,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价值,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新闻策划要有真实的基础。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是建立在真实有效的基础上,为了博取关注度,刻意制造假新闻,那就背离了新闻的价值、策划的初衷。新闻策划要有立体的思路。消息、评论、新闻故事、现场新闻,文体的选择多样化;视角体现多元化,针对不同主题、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视角;材料选择要丰富,重大主题的报道,既要反映党委政府的主要思路和相关措施,也要体现干部群众的看法、具体做法,背景材料的翔实也很重要。
新闻策划要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制定发稿计划、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方法。
新闻活动的策划。往往是在活动或者会议开始前就如何报道,制定一个详细的报道实施方案,这种策划一次性特征比较明显。笔者所在地区到外地进行大型招商引资活动,这样的活动宣传是一场重头戏,策划尤为重要。宣传部门从前期就开始介入,与主办者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准备进展情况,熟悉活动内容。根据活动的安排,确定参加的媒体和采访对象、拟定报道方案、区别不同媒体确定不同报道重点,挖掘深化主题……此类报道过去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因此,策划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千差万别,宣传的整体效果反映的就是策划的功夫。
追踪新闻策划。这种策划有不可预见性,往往是偶然碰上的,有的是在第一篇报道引起反响后,为满足受众的需求,追求良好报道效果而进行的追踪式报道。这种报道要想受众之所想,订立周密的计划、合理调配人员、做深入的采访报道,做好的前提是全面和细致的策划,把新闻背景、发生过程、结果或趋势及时告诉受众。
新闻现象策划。对一些暂时没有搞清楚、说法不一,但受众却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策划的报道,以求统一认识、探寻结果,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新闻内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这类热点新闻是大众极其关注的,涉及面广,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能成为一个时期不同地区的热点。但根据不同的事件,要采取不同的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