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茹 ,李 宁 ,张明芳
(1.威海市水利局,山东 威海 264200;2.威海市水文局,山东 威海 264200)
随着威海市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根据分析预测,到2030年,正常年份全市需水将达到6.7亿m3,缺水率为16.4%,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广蓄水、调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统筹解决水问题的精神,威海市立足全市市情水情,对目前存在的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方法,切实提高中长期水安全保障能力。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770 mm,水资源总量为16.86亿m3。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573 m3,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属于水资源缺乏地区。全市共有大中型水库15座,总库容79 820万m3,兴利库容为43 180万m3,小型水库400座,总库容22 380万m3,兴利库容为13 690万m3。共有大小河流1 000多条,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9条。
根据2016年威海市水资源公报,现状年实际总供水量为42 078万m3,现状年威海市总用水量42 078万m3,用水量按居民生活、城镇公共、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林牧渔畜、生态与环境补水六类。
一是外调客水受水区范围不全。目前威海市外调水工程引用的胶东调水北线工程主要用于满足威海市区用水需求,荣成市、乳山市仍无法实现外来客水补充,特殊干旱或连续干旱年份难以有效应对,容易形成供水危机。二是本地雨洪资源控制利用体系不完善,部分地区雨洪资源调蓄、调配能力不足,河流入海口附近缺少相应的调蓄水库或闸坝蓄存雨洪资源,河道雨洪资源利用还具有一定开发潜力。
现有工程条件下,对不同规划水平年进行供需分析预测,至2020年,平水年(保证率50%)不缺水,但在枯水年(保证率75%)缺水率15.0%,特枯水年(保证率95%)缺水率32.5%。至2030年,平水年缺水率16.4%,枯水年缺水率35.4%,特枯水年缺水率48.7%。至2050年,平水年缺水率42.5%,枯水年缺水率54.5%,特枯水年份缺水率63.9%。虽然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全省领先水平,但部分企业仍存在用水效率不高现象。非常规水直接利用率低,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现状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等水量都非常少。节水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全面建立,“自律式”节水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有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
局部地区的河道断流、水质超标、地下水超采等水生态问题仍然存在。2015年全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105.4 km2,涉及文登区、南海新区小观、泽头、宋村、候家4个镇。根据2010年全省遥感监测威海市仍有2 243 km2水土流失面积,大部分为轻度侵蚀。地下水超采和水土流失不仅会破坏水环境,也会加剧水短缺局面。
威海市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仅靠当地水资源和有限的南水北调水源,难以支撑现状及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现状总体上说,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水安全。威海市境内各种水源的性质、保证率、水质各不同,在用水总量控制下,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以及再生水、淡化海水等的统一调配,实现分质供水的大格局尚未真正实现。
全市涉水事务部门交叉、权责不清,蓄水、供水、用水、排水等多个环节分头管理,难以形成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强大合力。水资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布局、园区开发、城市建设尚未完全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压力,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尚未落到实处。专业化、多元化治水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参与治水积极性不强,部门协同治水力度不足,全社会治水兴水的格局尚未全面形成。
依托山东省南水北调及胶东调水工程在威海境内的工程以及市域内水源地连通及配套工程,构建威海市域“连通河库”的“A”字型骨干市级骨干水网,形成“南北联手、东西贯通、江黄共济、润泽威海”的大格局。米山水库、八河水库分别是山东省水网胶东调水工程近期、远期的的末端调蓄水库。通过东西、南北骨干水网,将客水、当地水优化调度合理开发。现代水网工程分期依轻重缓急逐步开展市级骨干水网重点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区市级区域内库河连通,新建水源等局域水网建设。
跨流域调水主要以黄河水、长江水为水源,自2015年12月22日起,威海市正式启动胶东调水工程,黄河水调至米山水库,2016年3月10日,长江水调入米山水库,威海市已初步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多水源联合调度,为保障威海市供水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山东省相关总体规划,中远期将择机考虑实施胶东调水南线工程(南水北调二期工程),自官路水库,经海阳、乳山,输水至荣成,设计输水能力12.7 m3/s,可进一步提升胶东地区外调客水能力。初步计划南线共增加外调水量至少为4 800万m3。
发展海水淡化项目有效增加威海市水资源总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总体方案》和威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将加强海水淡化技术应用推广,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鼓励扶持核电企业,开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
2017年9月1日,威海市首部涉水地方性法规《威海市节约用水条例》开始施行,旨在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推进威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争取新建小区普遍配套建设冲厕等中水回用设施,城市绿化、物流除尘、道路冲刷、环境保洁、河流生态景观等全部使用再生水。实施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工程,需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加大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加强老旧管网和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系统;优化再生水处理工艺,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及配套管网,制定再生水利用优惠政策,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回用。
围绕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三大红线。深入落实《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威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强化入河湖(库)排污总量管理,水利、环保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确保水功能区水质不受影响。健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一系列制度,改善河、库和地下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