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强,刘 薇,陈 达,陈 智,沈杭燕,舒康颖
(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1-2]。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致力于新材料计量检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加强专业特色培养,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性配置师资和提升师资工程教育素质,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不仅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还对我国相关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的基础。国家发改委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的发文中将新材料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材料计量检测标准是指应用测量技术确定材料的固有的内在特性、方法决定的外延特性的表征与检测标准的科学。《国家质检总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新材料计量检测标准作为计量科技的重要发展目标。中国计量大学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学校计量、检测的特色优势和国家新材料产业背景,提出了"宽口径,重实践,精材料,懂计量"的专业特色,培养新材料计量检测创新型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认证为契机,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持续调整与实践,见图1。
(1)增强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凸显磁性材料计量、能源材料计量、发光材料计量等,构建了新材料计量检测特色实验实践体系。增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新材料分析测试课程设计”;调整“专业综合实验”、“材料工艺学实验”学分;对“材料显微分析实验”和“专业生产实习”实践内容进行调整;构建“基础实验-创新实验-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2)基于工程认证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围绕新材料计量检测特色安排理论课程教学。专业依托学校质检特色,平行设置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与计量特色课程,强化了学生计量学、质量管理学概念。在专业课程中加入了材料计量、检测及标准的相关内容及案例;围绕专业特色,梳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置“材料基础课程-新材料应用课程-计量检测类课程”教学模块。
(1)围绕毕业要求指标点,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和考核,设计和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专业在2017年围绕工程教育认证,设计了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作训练业- 考核评价”的评价体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并对专业近3年的课程进行系统评价,即让专业教师对所教课程重新梳理,又熟悉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
(2)构建“课程-专业-分院”三位一体的反馈和改进体系。任课老师通过不定期测验、期中测试、作业的结果进行反馈,改进后续教学;专业和分院基于已有的评价材料(包括作业、测试、教学大纲、考试等),对课程教学的反馈和改进进行评价、监督。
2016年,专业设置了用人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并通过电话、拜访等形式征求企业、毕业生等对专业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的意见收集,并用于改进。
增强专业教师提升企业实践锻炼和培训经历,尤其是在学校和中国计量研究院支持下,加大材料计量检测队伍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走出去,参与企业工程实践和自身能力培养。同时,专业努力“引进来”,邀请企业界专业人士参与专业教学实践。举办“材高行远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交流。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系统工程,牵涉专业、学生、教师、工业界以及相关的教学实践评价、反馈改进等;专业在过去两年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构建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反馈改进”一体化的规章制度,并在2017年进行实践,取得明显改善;专业在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进校专家赞赏了以"新材料计量检测"专业特色、围绕专业特色开展课程实践教学、评价、反馈及改进的办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