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健 黔南广播电视台
新闻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即新闻材料的采集和播放,通过对采访对象和新闻事实的采集和访问,进行的一场活动。该活动是一场有组织、有目的的采访类互动,通过该活动观众可以得到有效的信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采访是报道的前提条件,想做好新闻访谈必须注重技巧的运用,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力论证法等对新闻采访的技巧进行阐述与分析,将在新闻采访中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新闻采访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采访是新闻报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门,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已成为新闻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新闻采访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媒体工作者直面镜头报道、主持人面对面提问、记者深入一线调研等几个方式,在以上几种采访方式中,报道水平的高低直接受记者采访水平的影响。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们赋予新闻的含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的定义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文字、图片构成,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新闻要素更加丰富,观众对新闻采访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算提高,对信息的丰富度、准确程度要求也相对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对事情表面上的理解,更需要深层次的认知。新闻访谈类节目是媒体人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的一种过程,其中穿插着访谈的技巧用来提升访谈的深度,在新闻访谈类节目制作过程中,要时刻把握访谈的进展和专业性。在访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拟定不同的采访提纲,及时调整新闻采访纲要,以上都是影响新闻访谈成功的要素。因此,新闻访谈工作者要想实现成功的访谈必须充分的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访谈过程中保持冷静惊奇的头脑,把握好话题的技巧性,让自己的访谈有趣、生动富有准确的信息。
新闻访谈的话题选取要有一定的话题性,可以选取当下公众都关心的新闻热点,让话题充满趣味性、可讨论性。话题如何设置是新闻访谈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新闻访谈类栏目中,话题是业内公认的首要决定性因素,只有新闻保持足够的话题性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杨澜主持的《杨澜访谈录》是国内开播较早的新闻访谈类节目,该节目紧跟时事热点,抓住高端受众群体的思维,引起高端群体的兴趣。《杨澜访谈录》采用主持人和嘉宾谈话的形式,以谈话的形式将观点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的见解。该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在选题设计方面也值得借鉴和参考,在访谈的过程中疑问、设问等句式采用的较多,能够抓住观众的心理,在新闻传播渠道多样性的今天能够出其不意。此外,《杨澜访谈录》请来的嘉宾涉及政治、艺术、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受众面较广,也使得题材的选择性更加丰富,从而显得节目更具有吸引力。
尊重是新闻访谈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之一,在新闻访谈过程中,要坚持相互尊重的立场,该原则贯彻到整个访谈的全过程,这也是新闻访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职业素养。在新闻访谈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相互尊重这一理念,在与访谈对象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对方的访谈感受,这样也会让访谈者更舒服,更容易接受深入的话题,对于顺利的进行采访有很大的帮助。新闻访谈类节目要注意访谈对象的地位,在做访谈前试着以对方的心态来考虑问题的事宜性,在访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方的感受,注意问问题的态度,防止访谈对象产生受审的感觉。
与其他节目相比,新闻访谈类节目更有针对性。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要求采访的问题严谨准确,逻辑性要求高。这对新闻访谈工作者的要求很高,但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要有人情味,要保持节目的人文情怀,充分考虑访谈对象回答问题的感受,特别是参访一些抗震救灾对象。例如,在新闻的抢险救灾过程中,被采访对象可能亲人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心态不是很平稳,或者非常忙碌身体很疲惫,这种状态下采访不仅给被受访者带来很大难度,也给记者造成了很大挑战。因此,在采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人文性,使得问题不给人性带来困扰,在考虑观众的知情权同时要顾及问题的人性化。例如,我国著名访谈节目主持人柴静就是一个提问高手,她充分利用自己作为女记者的细腻,将要问的问题理性的表达出来,这些问题看似理性也夹杂着一些感性,让受访者能够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体现两者的平等和关爱,也使得整个访谈能够顺利的走下来。
新闻访谈本质上是一件严谨枯燥的事情,如果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将会使得访谈变得生硬枯燥,难以形成应有的氛围,也使得受访者不够积极的回答问题。在新闻访谈过程中,要学会利用自己沟通的技巧,在访谈过程中与受访者做好沟通互动,让受访者舒服的接受访谈,才能尽可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这个氛围非常重要。在采访前,记者可以试着与受访者交谈,初步沟通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系来活跃下气氛,使得现场氛围放松下来,也让沟通双方有个适应的过程,通过初步的语言沟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受访者放松戒备心理,便于双方更好的沟通。我国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一次栏目中采访荒漠地区的村民,众多村民从未见过摄像器材也很少接受过采访,与敬一丹存在着明显的隔阂感,在访谈展开之前,敬一丹拿出一支笔交给书记说“您要是紧张就握支笔吧”。由此可见,敬一丹通过一个细微的动作拉近了与村民的关系,在后续的访谈过程中更方便流畅的交流。
当前的新闻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必须适时的发问用来选择话题的切入点,将受访者和观众迅速带入状态,适时的发问不仅可以将受访者的兴奋点带动起来,也可以通过提问带动在座的观众。此外,主持人作为访谈的操控者,应该通过发问掌控整个访谈的节奏安排,也能调节整个现场的气氛。当现场的访问出现偏差时,主持人也可以通过及时的发问调整访谈的方向,并可以通过提问向观众解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国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认为适时的提问是记者向主持人的重要过渡,提出具有深度兼具感性的问题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以上关于提问的经验都是众多主持人积累的经验之谈。因此,学会适时的发问、掌握好发问的时机对新闻访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倾听是一门重要的技巧,善于倾听是和受访者拉近关系的重要手段。新闻访谈类节目并不需要主持人过多的发言,但是发言少并不代表主持人失去节目的掌控力,更不代表不重要。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根据需要将更多的谈话时间交给受访嘉宾,让嘉宾更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倾听主持人可以培养自身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时挖掘嘉宾隐藏的谈话意图,这就需要主持人集中精力的学会倾听。在柴静的访谈节目中,她通过倾听小学生关于服毒细节的面熟,最后发现了一些警方未掌握的线索,更深入的了解小学生服毒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倾听可以尊重受访嘉宾的同时,也让观众进入到倾听的氛围当中,保证新闻访谈的真实和准确。
总而言之,新闻访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融入到新闻访谈中,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日趋多样化。因此,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做好访谈的基本功。要想掌握新闻访谈类基本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长时间的日积月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虽然这种素质在书本上的难以学到,但仍然有迹可循。总体来说:首先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新闻访谈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第二要多从生活中汲取各方面的经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掌握好以上两点,才能做一位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这是未来每一位访谈主持人必须掌握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