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峰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在经营业务上,还是在企业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企业要想实现战略性投资扩张的前提是必须做好企业内部管理,本文就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内部控制理论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策略进行简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 中小企业 应用
自改革开放之后,一些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在活跃我国经济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活动的迅猛发展,灵活机动的中小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不仅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迈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步伐,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在中小企业群体中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谋求新利润增长点的前提在于强调企业的战略性投资转型,而实现战略性投资转型的根基在于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以及制度要与时俱进,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當然,要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就必须从节约成本和突出有效行政管理入手,而这些,正是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所强调的深远内涵。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内容与作用
我国1997年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从定义上来看,内部控制系统地阐释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政策、程序以及目标。因此,内部控制理论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想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时刻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动脉,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运作情况,制定正确的决策面,并通过控制手段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内部控制可以保障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的运作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其中包括产品生产加工、管理制度的拟定、监督检查等工作,采取内部控制的手段,可以明确各部门的系统分工,保证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以防止出现纰漏或失误等现象的发生;内部控制理论可以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与完整,财产是企业的发展基础,通过使用内部控制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企业财产物资采购、验收、保管及销售等的控制,防止贪污受贿、盗取滥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内部控制也为审计监督部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从而确保审计监督部门能够有效独立开展内部监督工作,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设计和运行提供合理的保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二、中小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尽管中小企业对于内部控制措施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国家顶级战略的实施,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无论是空间还是广域都会较为频繁的应用到内部控制措施,但是,笔者对部分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是比较尖锐的。
其一,部分企业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混为一谈。客观地讲,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在很多内容上的确具有极强的相似度,因此,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引入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过程中,将内部控制措施与风险管控措施混在一起执行。这样看似是为企业降低了形成经营风险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措施过于严苛,一味地强调刚性而缺乏柔性,导致了员工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感,极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反倒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一定的困扰。而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也属于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企业的内部管理将会迅速陷入一个被动的局面中。
河北省省会某文化传媒公司,凭借着较强的人脉关系网和员工的工作热忱,在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中谋求到了商机,在文化部市场司的协调下,与南非一家具有政府背景的文化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准备按照不同的投资比例来投资一部凸显南非部落文化的系列纪录片。国内公司决策层认为既然已经在跨境合作上谋求到了突破,那么就应当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力求实现所谓的“与世界接轨”的战略性发展策略,进而聘请了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专项审计。根据该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报告中所罗列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建议要求支出超过300元/单笔的,都要经由企业财务主管签字之后才能生效执行。殊不知,这就直接制约了远赴南非工作的业务人员每天在完成工作之后都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来填写相关的费用申请表格,再加上时差的关系,导致这些员工每日身心疲惫直至厌倦,摄制组一行9个人,有7个人最终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而这个项目也因为人员的严重缺失不得不无限期延后执行。
在笔者看来,邀请会计师对企业开展财务专项审计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拿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控措施来约束正常的业务往来活动,那就是典型的张冠李戴、本末倒置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内部控制更强调的是“控制与价值创造”的平衡。
其二,部分企业忽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按照审计教材的定义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这些措施,在上市公司执行比较严格,而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人员偏少,企业的决策层中很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裙带关系,因此有些企业的决策层即便是想推行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也会因为执行者缺乏一定的有效执行力而让内部控制措施无法顺利实施,更何况有些企业的决策层在主观意识上就认为这种内部控制措施是基于大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的,而中小企业根本就不适用。
上海市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上海某厨具制造公司原本是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但是因为其在履行纳税环节上有滞纳行为而被排除在外。企业决策层追悔莫及之余才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并没有对纳税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从而因小失大。
三、内部控制理论在中小企业应用中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的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在国家启动了“一带一路”顶级国家级战略之后,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充分地发展,要想获得更多的商业发展机遇,必须首先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来完成有效的企业经营。而梳理内部控制理论在中小企业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从表象上来看,是企业对内部控制执行存在偏差,其本质上是企业决策层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理解没有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上去重视。不过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制约性,有些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一蹴而就的解决,因此必须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来加强有效管理,循序渐进地逐步扭转局面。
一是,优化内部控制措施体系,确保措施模式恰当。内部控制在执行之前,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定位,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好做到“量体裁衣”才能让内部控制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既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又能够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过犹不及并不是企业决策层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而一盘散沙式的企业管理则同样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二者之间如何有效平衡,取决于内部控制措施对企业的客观评价。
二是,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升内部控制措施执行力。对于大型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而言,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往往是分立的,但是對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这并不是直接的障碍,因此在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执行之前,最好将企业的管理层与企业的决策层进行责权利的有效分配,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对于加强企业的有效管理是极大的助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内部控制措施的设计和运行,也要有一定的监督,可以委托或者指派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独立的评价,在这样循环式的相互制约之下,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执行力度提升了,其内部控制措施执行效果也就随之而提升了。
三是,增强内部控制信息化手段。结合计算机技术,形成系统的企业内部管理网络,在现实基础上,加强对企业虚拟化管理,例如建立员工信息数据库、审批权限、业务流程及权限、业务流程交叉控制、机密文件配置防火墙等,使企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性能。
四是,与时俱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当前市场条件下,兼并重组将迎来新一轮热潮,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市场主体也逐渐趋向集中,更多的中小企业也成为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等快速整合重组的群体对象,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已然是兼并重组或资本运作市场的重要评价因素。
综上所述,如果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那么“一带一路”国家顶级战略的实施则是将中小企业带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企业如何把握先机,如何做好战略性投资扩张,就需要从战略的眼光来审视,这需要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管控措施的提升,从而有效的推动中小企业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下不断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