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进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劝进现象

2018-03-27 11:59方涛
文教资料 2017年32期
关键词:正名魏晋南北朝

方涛

摘 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劝进现象时有发生,劝进表是整个劝进行为中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研究现留存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劝进表,能够看出当时的劝进现象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以天道命数、历代贤主、乱世时局为理由为登基行为正名,二是从功绩、德行、出身、图谶等角度为劝进对象颂名、三是表明臣子的忠诚立场以及体现劝进行为的众望所归。

关键词: 劝进表 魏晋南北朝 正名 颂名 表忠心

劝进是中国古代皇权更替时常见的一种政治现象,即臣子劝说事实上已经掌握政权者登上皇位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皇位的非自然更替时,如皇统中断、权臣篡位或朝代更替等。这些情况下的实际掌权者已有意登位称帝,而臣子的劝进起到的作用仅是一个台阶作用,使得当权者登上皇位变得顺理成章。劝进表则是劝进现象文本化的体现,是劝进环节中直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表文是古代最重要的文种之一,是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上行公文。《文选》从题材与功能上将表文分为八类:荐举、辞让、劝谏、劝进、谢恩、乞求与拜谒,可见劝进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表文的一种基本作用。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劝进表的研究,能够看出当时的劝进现象的行为内容及劝进者的立场心态等。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与劝进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政权更迭最为频繁。从公元220年曹丕强迫汉献帝禅位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陈,近400年间出现过数十个政权,主要的政权有曹魏(蜀汉、东吴为此时期的割据王国)、西晋、东晋(此时北方为五胡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在此期间,持续不断的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带来了频繁的政权倾覆,劝进成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典型政治现象。

劝进现象须依附切实的文书载体进行,现可查考的与劝进现象有关的文书多以表为主,清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载有数十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劝进表,如《全三国文》卷二十四桓阶《奏请受禅》(《艺文类聚》题作《劝进表》)、《全三国文》卷二十七辛毗《奏请宣著符命》(《艺文类聚》题作《劝进表》)、《全三国文》卷二十九苏林《劝进表》、《全晋文》卷一百八刘琨《劝进表》、《全晋文》卷一百十三纪瞻《劝进表》、《全宋文》卷十一刘义恭《上世祖劝进表》、《全齐文》卷二十三谢眺《为百官劝进齐明帝表》、《全陈文》卷七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全陈文》卷十四沈炯《为王僧辩等劝进梁元帝初表》《第二表》《第三表》、《全后魏文》卷五十六群臣《上前废帝劝进表》等。其中当属刘琨的《劝进表》最为典型,被《文选》收录作为劝进表的代表,说明其具有很高的价值。

除表文外,劝进现象产生的文书还有书、笺等,如刘若《上书请受禅》、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这也说明劝进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典型,但由于此类文书在所有劝进类文书中数量不多且不具有突出代表性,故本文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劝进表来对当时的劝进现象進行研究。

二、劝进表中体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劝进现象

劝进表在内容上大都围绕三部分进行:一即阐明登基行为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更多的是合乎古时天人观念及宗法思想,其中便涉及到为登基行为正名的多种方式;二是论证劝进对象是皇位的最佳继承者,否则劝进的原因便无法成立,这个环节最重要的便是从各个角度为劝进对象颂名;三要体现上表者作为臣子的忠诚态度,以及臣子上表劝进这一行为所代表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不单是从内容上能够看出劝进现象的行为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劝进表中独特的语言风格,也能够体现当时劝进者的心态。

(一)为登基行为正名

中国古代正名思想自春秋时期便有所体现,《论语》中有记载:“君子于其所不知,盖缺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①其中孔子提到执政必先正其名分,名分不正当则说话便没有道理,没有名分便无法执政理国。封建社会十分注重权力由来的正当性,如所谓“君权神授”之说,历代开国皇帝也都需要以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劝进现象发生的情况更是如此,或是旧主突崩、皇统中断,或是君无实权、权臣篡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位者往往已手握实权,最需要的便是合理的名分,在这种情况下,劝进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为登基行为正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劝进表中,为登基行为正名的部分通常在文章开始的部分,而且采取多种方式达到正名的目的。

首先,最为普遍的正名方式便是以天道命数注定为依据。苏林、董巴上表劝进曹丕便在开头说道:“天有十二次,以为分野,王公之国,各有所属,周在鹑火,魏在大梁。岁星行历凡十二次,所在国天子受命,诸侯以封。”②以岁星纪年法的十二星象为依据,说明现在的天道气运已经降临魏国,劝进曹丕称帝是顺应天时。谢眺上表劝进齐明帝,开头便是“臣闻时乘在御,必待先天之业;神化为皇,乃叶应期之运。”③也是将登基行为与天道相连,指明登基行为是顺应气运。

其次,以历代先哲贤主为例来为登基行为正名。如桓阶《奏请受禅》“周武中流有白鱼之应,不待师期,而大号又建。舜受大麓,桑荫未移,而已陟帝位。”④以舜帝、周武王为例;辛毗《奏请宣著符命》中“虽舜、禹、汤、文,义无以过。然古先哲王所以受天命而不辞者,诚急遵皇天之意,副兆民之望,弗得已也。”⑤也以古之贤君为例,说明称帝是遵受天命、不得而为;谢眺在《为百官劝进齐明帝表》中也以古之帝王更朝换代为例,说“况复汤孙有绪,纂尧惟德,旧邦伫新,复禹归祉。”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劝进表中,除天道气运之外,还多以历代贤主为例,说明登基行为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贤君能主做的事,同时又表明劝进对象与他们一样,都是贤德之主,以此来为登基行为正名。

第三,以当时乱世的迫切局势为由来为登基行为正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臣子士人效忠国家自然希望皇权早日确立,才能更好地稳定统治秩序、安定民心。纪瞻《劝进表》中说“二帝失御,宗庙虚废,神器去晋,于今二载,梓宫未殡,人神无主。”⑦用晋朝当时的动荡时局,强调劝进司马睿称帝并非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恢复宗庙。刘琨《劝进表》中也说到,“自元康以来,艰祸繁兴,永嘉之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⑧这种从时政的角度为登基行为正名,以乱世时局说明劝进对象登基的迫切性,是最具说服力的。

(二)为劝进对象颂名

劝进表在为登基行为正名之后,便要开始对劝进对象进行褒扬,从各个角度论证其是最适合登上皇位的人,为登基称帝作舆论准备。这样的夸功颂名在劝进表中集中体现为四个方面。

其一,歌颂劝进对象的丰功伟绩。刘义恭在《上世祖劝进表》中写到,“陛下忠孝自天,赫然电发,投袂泣血,四海顺轨,是以诸侯云赴,数均八百,义奋之旅,其会如林。”⑨对其功绩进行夸耀,虽然笔法夸张,文辞溢美,但这样的风格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劝进表所有的。《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二表》中对劝进对象功绩的颂扬更是大肆铺陈,“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农山圯下之策,金匮玉鼎之谋。莫不定算扆帏,决胜千里。击灵鼍之鼓,而建翠华之旗。驱六州之兵,而总九伯之伐。四方虽虞,一战以霸。斩其鲸鲵,既章大戮。何校灭耳,莫匪好回。史不绝书,府无虚月。是洞庭安波,彭蠡底定。文昭武穆,芳若椒兰。敌国降城,和如亲戚。九服同谋,百道俱进。国耻家怨,计期就雪。”⑩在劝进表中对劝进对象进行功绩的颂扬,自然是其登基称帝的重要砝码。

其二,赞扬劝进对象的德行品性。除功绩之外,美好的德行也是一位准君主不可或缺的。刘琨在《劝进表》中“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睹人神开泰之路。”{11}纪瞻《劝进表》言“况大人与天地合德,日月并明。”{12}这些劝进表中将德行与天地日月相比,可见其对劝进对象的大力赞颂。有这样高尚德行的人,自然也是适合称帝的。这些语言和上文中提到的对功绩的夸耀是非常类似的,都是劝进表中讲究铺陈渲染和辞藻华丽的。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俪文风有关,但更多的是作为劝进表的内容本身,夸耀和颂扬这二者的本质导致了其骈俪浮华的语言特色。

其三,肯定劝进对象的血统出身。刘琨在《劝进表》中对司马睿的出身写到,“陛下道迈大宗,勋莫与二,且以亲以贤,义实兼之。”{13}这在重视宗法血统的古代有着极强的效用,在三国时期,刘备便是打着汉室血统的旗号自立为王的。从另一个侧面说,血统往往是权臣篡位的一个阻碍,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是以汉献帝名义才能对当时的朝政进行把持。在有皇室血统的情况下,哪怕是宗亲关系,都能够为登基称帝增添底气。以故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皇统中断须劝进同姓旁系为王的情况下,往往都会在劝进表中都会对其血统出身进行颂扬。

其四,以符图谶纬为劝进对象加持。中国古代非常讲究天人感应,汉代后期谶纬化现象非常严重,有非常多与天道其实有关的书籍、图册或是祥瑞意向,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一时期的文集中存在大量与祥瑞有关的文书。前文中提到为登基行为正名的方法之一便是以天道命数为依据,到为劝进对象进行颂名时,如果有与天道启示相关的符图谶纬佐证,那么便更加说明其是符合天道气运的皇位继承人。苏林上表劝进时便说,“臣谨案古之典籍,参以图纬,魏之行运及天道所在,即尊之验,在于今年此月,昭晰分明。”{14}虽未点名是何本典籍图纬,但也说明曹丕称帝是有图谶为依据的。刘琨在《劝进表》中也多次提到天象,如“夫符瑞之表,天人有征,中兴之兆,图谶垂典。……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15}以神灵图籍早有记载暗示为由,对司马睿进行劝进。

(三)表明臣子立场与态度

除了为登基行为正名和为劝进对象颂名之外,作为臣子上表劝进,还需要在文中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劝进表中主要体现的是臣子的忠心。大部分上表劝进的臣子都是为了辅佐自己忠诚的对象,助其早日登上皇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臣子的自然要表明对劝进对象的忠心立场。劝进表的结尾除表文的套语“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拜表以闻”外,大多属于表忠心的部分。如刘义恭《上世祖劝进表》结尾“敢以漏刻视息,披露肝胆。”{16}在劝进中表达忠心一方面是为了效忠国家,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希望劝进对象称帝之后成为有功近臣。在司马睿称帝之后,曾经“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一等,百姓投刺者赐司徒吏”{17},说明劝进行为本身能够为劝进者带来一定的政治利益,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会出现大量的劝进现象。但真正优秀的劝进表出发点一定是基于国家而非私利,如《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二表》中“臣等或世受朝恩,或身荷重遇,同休等戚,自国刑家。苟有腹心,敢以死夺。”{18}

其次是以自己的劝进为代表,说明劝进对象的称帝是众望所归的。徐陵的《劝进元帝表》中说“伏愿陛下,因百姓之心,拯万邦之命。”{19}將萧绎称帝说成是百姓所望,是拯救万邦的使命。刘琨的《劝进表》作为劝进表中的代表之作,在表达自己对于劝进的态度也是颇具代表性,“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则所谓生繁华于枯荑,育丰肌于朽骨,神人获安,无不幸甚。”{20}不仅表达了劝进司马睿是普天倾首之望,并且说明其登基称帝后能够重建宗庙社稷,使神人获安。后世对刘琨的《劝进表》也评价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道“刘琨劝进,张骏自序,文致耿介,并陈事之美表也。”{21}《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评价此篇《劝进表》为“汉贼不灭,诸葛出师,二圣未还,武穆鞠旅,二臣忠贞,表悬天壤,上下其间,中有越石。”{22}将刘琨与诸葛、岳飞相提并论,从侧面说明劝进表不都是阿谀取巧之作,肯定其在文学上、政治上的价值。

注释:

①[宋]朱熹.论语集注[M].中华书局,1983:141.

②{14}[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二十九[M].商务印书馆,1999.

③⑥[清]严可均.全齐文·卷二十三[M].商务印书馆,1999.

④[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二十四[M].商务印书馆,1999.

⑤[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二十七[M].商务印书馆,1999.

⑦{12}[清]严可均.全晋文·卷一百十三[M].商务印书馆,1999.

⑧{11}{13}{15}{20}[梁]萧统.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⑨{16}[清]严可均.全宋文·卷十一[M].商务印书馆,1999.

⑩{18}[清]严可均.全陈文·卷十四[M].商务印书馆,1999.

{17}[唐]房玄龄.晋书·卷七十一[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9}[清]严可均.全陈文·卷七[M].商务印书馆,1999.

{21}[梁]刘勰.文心雕龙·表第二十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2}[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商务印书馆,1961.

参考文献:

[1]李廷先.谈刘琨及其《劝进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78:6.

[2]钟涛.试论骈文创作在六朝的政治功用——以九锡劝进等文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05:12.

[3]王承斌.先唐劝进文中“正名”思想论析[J].山西档案,2014:9.

猜你喜欢
正名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探究
为何P2P“正名”席卷网贷界 “另类”广告凸显行业危与机
简论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妇女的悍妒风气
《中药天然产物大全》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