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伦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来说,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再加上教师多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感觉物理学习枯燥,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件事如果能够引起一个人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全力以赴地做这件事情,哪怕遇到困难,也会在兴趣的驱使下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学习.
例如,在讲“磁场”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趣的短片:成群的燕子经历上万里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去年居住的、温暖的屋檐下.(旁白)燕子为什么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在北方的家?一只信鸽从很远的地方把一封书信带回了主人家里.(旁白)信鸽记得来回的路吗,还是借助什么找到了家?行走在沙漠中的驼队,领头人从怀中拿出一个圆盘看了看(镜头特写这个圆盘),随后确定了前进的方向.(旁白)这个圆盘有什么作用呢?经过这段短片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短片中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共鸣.这时教师指出:其实燕子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北方的家、信鸽能够准确地把信带回主人家,是因为燕子和信鸽都能感知一种神秘、真实存在的物质,正是依靠这种感知,才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那么,这种神秘的、真实的物质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磁场.这时有的学生想到刚刚那个圆盘是磁盘,是用来指示方向的.这样,学生产生了深入学习磁场的欲望,提高了探究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这个磁通量变化是否会引发电磁感应呢?然后拿出一个灯管上用的镇流器,挑出四个学生让他们手拉手站成一排,用导线把学生和镇流器并联起来,并在学生与镇流器间放置一个电键,再把整体接入电路中.这时教师走到中间加入到实验学生的队伍中,让学生闭合总电键.同时,教师提醒实验的学生作好准备,让学生把支路的电键闭合,实验的学生没有感受到什么.再让学生打开总电键,实验的学生感觉到身体略微有刺痛的感觉,然而一会就消失了.这时教师让参与实验的学生谈谈感受.学生都提出有刺痛的感觉.教师明确指出是因为有电流通过身体.那么,是什么导致有电流呢?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先沉思,之后有学生就提出是因为电源提供的电流导致,立刻就有学生否定了,因为学生看到老师用的是四节干电池做的电源,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电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教师拿起镇流器,打开它的外壳.有学生喊出:线圈的作用.教师示意他说下去,学生就提到由于打开电键的瞬间,流过线圈的电流发生了变化,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在线圈中就有了电流,是这个电流导致的刺痛感.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线圈的自感现象,使学生对自感现象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予以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讲“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由于学生有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经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熟悉实验原理,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个实验最主要的是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验证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与增加的动能近似相等.有的小组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分析纸带上的点迹,鼓励学生严格地按照实验步骤重新做实验,学生重新操作实验,经过计算露出了笑容.有的小组在处理数据时发现两个量之间相差太多,有学生提出是因为重物做的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物体在开始的0.02s内应当下落大约2mm,这个纸带在前两个点迹之间的距离要小.对于这个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的说法,这个学生的学习情绪更加高涨.最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圆满完成了验证实验.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