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2017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我国现正处于攻关期,转变增长方式,今后三年三大攻坚战之首是防范动荡,也是我们要做的首要之事。现在的发展阶段和过去的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内涵上是一致的。”
通过分析二战以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刘世锦指出,在2005年、2010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并且在2016年时曾发表重要论断,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触底,进入中速增长平台。对此,刘世锦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给予了解释。
“从需求侧来看,过去带动高增长的主要是高投资,而高投资主要是三大需求来源,出口、基础设施、房地产,俗称就是三只靴子,随着这三只靴子基本触底,高增长也就停止了。”其中对于关注点较多的房地产来说,刘世锦进一步指出,房地产的历史需求峰值出现在2013年、2014年。但在2016年一季度出现了短期现象,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带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回升。不过房地产投资大概在过去几个月剔除价格因素以后实际上已经负增长,可见这三只靴子都已落地,需求侧触底了。
“从供给侧来看,过去两三年的时间,我国推进去产能取得积极成效。直接证据就是PPI经过54个月的负增长后,2016年的9月份恢复正增长,导致价格上涨且涨势凶猛,其中不乏出现泡沫。工业企业利润也经过一年多的负增长后由负转正,呈上涨态势。可见从供给侧来讲,基本上也已触底。”刘世锦表示。
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界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走好,速度有所回升;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回升,来一个大的反弹,甚至重回高增长的过程。例如,有人说中国经济7%以上还可以增长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些人甚至做出更加樂观的估计。对此,刘世锦表示,“触底确切的含义是不再出现明显下滑,不会大幅反弹,不论是V形还是U形,更不会重复过去高增长的轨道。比如说7%的增长速度,如果说采取一些特殊的刺激政策,可能会继续上升,特别是现在的统计体系之下。但是也就一两个季度,一年是撑不下来的,而且一定是大起以后会有大落,最后导致整个经济受到伤害。”
然而,对于中国经济为什么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在刘世锦看来,实际上是不同的增长平台之间的转换,经济学上任何周期理论都解释不了这种变化。因为这种变化是东亚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特有的,是后发追赶型挤压式增长以后一种特有的现象。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第一,终端需求。包括房地产在内等一些重要的工业产品,出现了历史需求峰值。历史需求峰值就说明这种产品需求量最大,或者增长速度最高点已经出现,将呈回调态势;第二,人口和劳动力的总量和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第三,资源环境约束边界连接,典型的例子就是雾霾,当雾霾严重到人们早上都不愿意出门,生活水平提高了,门出不去了,这就已经触碰资源环境的边界和底线。当这些因素都出现以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的平台那是必然的,是符合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