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最迫切的是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作为展示科研创新成果的学术平台,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如卢嘉锡先生所言:“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又是龙头!”
一定程度上,编辑的办刊理念,决定期刊的办刊宗旨;编辑的价值取向,决定期刊的内容。[1]编辑的学术品位、知识结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着刊物的质量和特色。然而,由于科技期刊编辑在科研单位中常处于边缘化地位,再加之编辑工作本身具有机械性、细致性、周期性的特点,编辑成果评价的隐匿性及滞后性的客观现实,使得科技期刊编辑创新性思维不足,工作缺乏活力,这都是造成科技期刊编辑出现习惯性思维的原因。这种状态,不利于提高科技期刊质量,也是需要编辑同仁深思的问题。
习惯性思维又称惯性思维、思维定式,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长期进行脑力劳动的人,习惯性思维可以使他们遵循以往的经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提高办事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会使他们陷入思维定式。从心理学上看,对同一种意识的多次加强可以使人脑思维在未受到足以改变当前观点的强有力证据的影响下,保持原有的思维方向,这就产生了习惯性思维。[2]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一种典型的依靠编辑主体的思维来进行的工作。编辑本身的素质和在工作中形成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科技期刊的质量。[3]陈明欣指出,克服编辑人员的职业惰性和惯性思维,促使其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常抓不懈的课题。[4]夏志勇指出,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养成利于结果的、积极的思维定式,否则工作过程会处于无序的状态,影响出版物的质量。[5]张从新认为惯性思维对科技期刊质量有两方面的作用,即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6]可见,习惯性思维对期刊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将结合编辑实践,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减少其不利影响的措施。
选题策划是科技期刊学术价值的重要体现,科技期刊只有创造、凝聚、延续若干学术话题,才能吸引业内专家和行业工作者的关注,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功的选题就如海上灯塔,使本领域的学者一想起某个学术问题就会联想起某个期刊,就会到这个期刊中查找相关的文献。
在选题策划中编辑习惯性思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坐等来稿,等米下锅。这种编辑只是从自由来稿中进行筛选,久而久之就会使科技期刊缺乏学术聚焦而定位模糊,难显特色,最终淹没在学术期刊的海洋中。二是缺乏调研,偏听偏信。科技期刊编辑过多地刊发某领域专家的一家之言,漠视学术新人的研究成果。这样做有失公允,不利于学术争鸣。一本期刊不仅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更是编者精细策划的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选本所显往往并非作者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7]
做好选题策划需要编辑具备广博的知识,动态把握学术前沿问题,了解专家团队的建设情况,能够持续跟进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详知学科发展的动态,并能预测学术发展脉络的若干关键点。
科技期刊编辑每天面对众多作者的投稿,要从纷繁复杂的稿件中逐一进行筛选,工作任务繁重。初审环节中的习惯性思维主要有以下两点表现:一是墨守成规,未能觉察到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将稿件中的前沿信息误认为是普通数据,错失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另外,还会对那些打着新术语而实际上没有创新内容的选题缺乏甄别力,实际上此类文章往往占大多数。二是受到作者年龄、单位、学历、职称、名气等的影响,对文章学术质量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8],编辑如果不加辨别,仅依靠流程办事,很容易在初审环节流失有学术价值的稿件,或把关不严,出现漏网之鱼。这样做一方面会增加评审专家的工作量,降低办事效率,另一方面甚至会为学术不端文章打开便利之门,造成编辑工作的被动。
初审过程中,编辑可以从作者投稿的细节,如排版格式、投稿人的信息、作者研究方向等判断,该文是作者投稿还是写手公司代笔的论文;可以从行文风格、研究深度发现该论文是完整地论述一个问题,还只是研究报告中的节选;可以从文章语言文字的流畅程度看出文章的作者是言之有物一气呵成,还是随意摘抄拼凑成文;可以从学术不端系统的查重结果中,看出文章是否有疑似一稿多投的痕迹,判断今后是否存在恶性撤稿的可能。这些细节的把握都为文章学术价值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是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基于稿件本身逐一鉴别的重要内容,切勿凭借经验对号入座,一概而论。
稿件评审制度是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编辑制度,2014年4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建立同行评议制度以保证期刊质量。现实中,有的编辑会过度依赖专家意见,因有审稿专家把关而松懈,甚至袖手旁观,将评审专家的建议作为评判文章的唯一标准,这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的表现。
评审专家从学术创新以及学科发展的角度对文章的选题进行鉴别,对论文的科学性、逻辑性、规范性方面进行把关,进而对文章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修改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术活动,编辑部要充分尊重评审专家的意见。但是,与科技期刊倡导学术争鸣的宗旨不同,受学科、流派以及个人好恶所限,专家的审稿意见往往有自己的立场,专家的意见往往更多的是从学术层面把关,而没有考虑到刊物的研究定位、选题偏好、学术风格,一般不太会考虑刊发之后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力[9]。
因此,编辑要在尊重评审专家意见的前提下,站在出版者和读者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审视。与作者的视角不同,作者的发现在科研中,而编辑的发现在论文中[10]。编辑要凭借职业敏感性,对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补充,寻找选题的话题性,并尽可能挖掘文章潜在的学术价值,即那些未被作者重视,被一笔带过而具有重大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的闪光点。
此外,专家库的遴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编辑要定期对专家库的信息进行更新,细分专家的研究方向,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最适合的文章送到最懂行的专家手中,让专家确实起到把关的作用。专家的选择可不拘泥于副教授以上的职称限制,可以将那些学术成果颇丰,在一定学科领域较活跃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或是长期在生产一线并有一定数量研究成果的生产实践人员,吸收进审稿专家库中,并且与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如何将审稿意见和退稿意见客观、公正地反馈给作者,并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也是编辑工作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巨大,编辑往往依照习惯性思维,机械地将审稿专家的意见复制给作者,或不区分作者对象,套用程式化的语言进行反馈。在退稿时,不加解释,使用在线投稿系统中的退稿模板,生硬地进行退稿。这些都不利于维系期刊的品牌,长久下去必然造成作者队伍的流失。
编辑在处理审稿意见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专家的审稿意见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将其具体化,变成具有操作性的退修意见。一位审稿专家指出,审稿过程是目前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争鸣的为数甚少的平台之一,只有在审稿意见中才可能比较尖锐地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编辑要将修改建议反馈给作者,也要允许作者对审稿意见的不妥之处给予申辩和质疑,从而为审稿人和作者搭建沟通的桥梁,便于好文章脱颖而出。这样做不仅是对作者的帮助,也是对科技发展的贡献[11]。其次,要根据不同作者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沟通方式。编辑要根据文章内容、作者信息以及文章特点来分析作者的身份特点,并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12]从而体现科技期刊对于作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即使作者的稿件被拒,也要让他们能有所收获,培养作者与刊物的感情,为今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校质量是期刊质量的基础,加强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关键在于提高编辑的职业素质。近年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报纸期刊的审读工作,将报刊审读定位为报刊出版事后管理的重要制度。在2017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的北京市市属期刊审读会中,审读专家称:期刊编校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情况不能令人满意,编校差错大多是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和其他标准规范方面的技术性差错和事实性差错。
编校能力、文字加工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相关的题型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编辑人员刚入行的时候往往非常重视编校能力的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之后,编辑们的工作量日益繁重,往往便将精力投入其他工作当中去,对编校技能疏于更新,虽然也参加每年的继续教育,但多流于形式,认为自己是老编辑,案头功夫不错,在编辑过程中依靠以往的经验对文字进行处理。而实际上那些与编校质量息息相关的国标、行业标准也在不断更新着。比如,2016年3月,中央台办、外交部、中央宣办对《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进行了修订,在2002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情况及其正确表述。再比如,2016年7月修订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在2015年11月发布的《新华社在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45条禁用词、规范用语基础上,该版新增57条内容。在第二版禁用词表中规定,将“‘一带一路’倡议”代替原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然而2018年3月27日在中国知网利用关键词进行检索,2017年依然使用“‘一带一路’战略”提法的文章有1587篇,这说明还有不少编辑对新闻出版宣传用语的新要求了解不够,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期刊的质量。此外,《标点符号用法》《信息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国标也会定期更新,编辑要参考权威单位的解读,关注最新版本。
出版工作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终点,许多编辑认为,出版即意味着编辑流程的结束,而将精力全部投入下一期制作当中去。实际上,从选题到出版的整个编辑流程是一个封闭的动态系统,刊物出版后编辑还应收集期刊的各种数据,为今后工作做好准备。编辑可以在各大学术期刊网站关注本刊选题在各数据库的传播情况,了解本刊哪些选题的被引频次较高,哪些作者是高被引作者,机构用户分布在什么区域,所有这些数据为今后的选题策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编辑可利用中国知网提供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http://www.jif.cnki.net/Core/)进行纵向比较,了解本刊近几年的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的波动情况,还可以利用万方数据库提供的期刊服务平台(http://qk.wanfangdata.com.cn)进行横向比较,将本刊影响力数据与其他期刊进行对比,分析本刊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编辑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专业技术工作,科技期刊编辑容易凭借经验主义,陷入习惯性思维的陷阱,为此,编辑要树立开放型的学习观念,培养自己的学术直觉,树立服务意识,多角度思考问题,减少习惯性思维的消极作用。此外,出版单位应加强管理,合理考核,只有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与活力,才能不断促进编辑素质的自我提升。
目前,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对编辑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编辑不但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并且要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掌握过硬的编校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位编辑的动态素质[13],即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的与所从事编辑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能力、素养,却不尽相同。这固然与个人的境遇、爱好、悟性有关,但更多的是与编辑的职业责任意识密不可分[14]。而这种责任意识不仅是岗位的要求,更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所必需的品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喜欢一个行业,从中获得乐趣,才能够获得事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科技期刊编辑从刚入职起就要有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准备,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清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带着理想工作,才能不畏艰难,充满活力。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海量激增,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开放的学习观,用发现的眼光去探索、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积累,使自己成为专业领域的“杂家”。编辑拥有越多知识,了解越多行业信息,就越具有不轻信经验的意志。在选题策划与初审的环节中对那些视角独特的、交叉学科领域的选题也能够从容应对,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学术价值进行判断,从而减少习惯性思维的羁绊。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批判、分析和评价的思考方式。基于理性和逻辑基础上的质疑、否定和批判是编辑的职业品格,只有具备敏锐的学术感知能力,才能不盲目追随权威的意见。编辑应具备批判性思维,时刻留意各种细节,即使差别细微,也要考虑其合理性。编辑不仅要对稿件中的某些结论或者知识点进行质疑,更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疑惑的地方一定要向作者求证或向权威工具书查证,不要想当然,要做到改必有据。在选题策划中,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以独特的视角,细分市场需求,发现新的选题。在编校过程中也要敢于质疑,如校对过程中在人名姓氏当中出现“歧”,有可能是“岐”;“刑”很有可能是“邢”。
科技期刊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要将行业内的研究者凝聚在一起,搭建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同行评议、打造行业专家、引领学术创新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编辑实际在从事学术传承的工作,只有牢记这一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才能克服自身惰性和敷衍了事的心理。一个好的编辑不仅要从文字中读出作者的思想,还要能够挖掘出潜在的核心作者,对他们在文章写作或学术研究方面给予帮助,使之成为刊物的忠实伙伴。了解并满足作者的需求,也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可将作者进行细分,根据每类作者的需要提供分类服务。如根据研究生作者发表文章比较急迫,容易一稿多投的特点,向其进行杜绝学术不端的教育;根据实践一线人员经验丰富而写作不够规范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论文写作的指导;对那些有真知灼见的专家论文给予优先发表等。编辑应利用科技期刊这一平台,将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实现科技期刊学术梯队的可持续发展。
要克服编辑的习惯性思维,还应加强管理,只有激发出编辑的工作热情与活力,才能调动编辑工作的积极性,使编辑具有工作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不断促进编辑素质的自我提升。在物质激励方面,已经企业化转型的科技期刊社应通过建立薪酬福利体系来激励优秀的编辑;未转型的期刊社可以在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向优秀的编辑倾斜。[15]此外,还应给予期刊编辑精神激励,荣誉是职业尊严的体现,编辑部可在内部制定标准,比如对考核优秀的编辑给予“首席编辑”的荣誉,给予每年若干天带薪的“学术假期”作为奖励,通过在编辑队伍内部树立榜样,产生激励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科技期刊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克服编辑习惯性思维的消极作用,才能在日常编辑工作中起到学术发现、学术把关、学术引领、学术守望的作用,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