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山西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但同时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机遇。过去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及时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对新闻素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创新采编工作思路,确保采编工作能够更加契合大众受体,以此来确保自身新闻在广大媒体中获得更高关注。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特别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进一步实现媒体形式的丰富,充分保证了信息的高速性、及时性、针对性,致使传统的媒体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容或缺的工具之一。在新形势下,媒体行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传统媒体而言,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电视媒体要想在新媒体时代下得以发展,必须在继续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对采编的模式予以创新。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而言,其主要包含新闻采集和信息编辑两项工作,因而需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创新。
在新媒体中,呈现的数据是海量的,并且这些数据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再加上新媒体平台就新闻发布设置的门槛较低,以至于新闻炒作,虚假、低俗的新闻屡见不鲜。对电视新闻而言,从策划选题——采访——编辑制作,整个过程均少不了采编人员的把关,因此它们拥有新媒体无法比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当前电视媒体舆论引导责任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对电视采编工作予以创新,从而提高自身引导舆论的能力至关重要[1]。特别是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给媒体带来新的舆论格局和生态,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新闻这一阵地,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保证新闻采编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强新闻的敏感性,提高新闻的价值,充当社会舆论的检测者和把关人。
当前我们全面步入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新闻的选题——新闻策划——新闻组织合成——新闻播报等每一个环节工作。例如:在新闻选题上,为了选择更合适的新闻话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挑选话题,或者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搜索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话题,并从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如此极大地提升了新闻选题的效率,与此同时作为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还应该充分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受众信息、个人方法以及专家意见等,运用新媒体工具(如:电脑、手机等)编写和策划新闻。又如:在新闻播报时,便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可以利用微博、电视机、微信、网站等载体及时播报新闻。总之,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对新闻采编的流程予以创新,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收听电视新闻的途径。
要想保证电视新闻的质量,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首先应该注重关注社会民生问题,通过新闻真实的反映广大群众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内容质量应高,要能够真正的解决广大基层人民的生活问题,提高群众对电视新闻的信任度。其次,电视新闻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于电视新闻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因此采编的内容必须同社会文化发展方向一致。然后,在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将新闻的潜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同新媒体相比,电视在速度上要稍微滞后,但是电视新闻在采编工作时,能够更好地安静下来挖掘更有深度的新闻内容,从中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最后,针对热点新闻事件,电视新闻不应该只关注一时,而应当深入了解,将该事件做成一个访谈,充分彰显电视新闻的专业性。
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能够提问、反馈及交流的新媒体平台,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对当前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彰显新媒体优势,实现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一是要正确认识受众价值。针对用户心理情况进行分析,转变过去强势地位,选择一些用户喜欢的新闻素材,并采用其喜欢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策划[2]。二是科学利用新媒体,可以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辟论坛,组建微信群、QQ群等方式,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了解受众想法及感受,及时接受他们提出意见,不断对新闻节目进行整改,以保证其能够契合受众喜好。三是合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对受众收视习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不同时间阶段、不用类型用户收视爱好、收视兴趣,从而对新闻播出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总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能够进一步提升新闻社会功能,充分彰显电视新闻社会价值。对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变化,深入挖掘新闻素材,对自身编辑思维模式进行创新,同时树立正确服务理念,并构建科学媒体服务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网络平台为民众提供丰富新闻信息,进而促进电视新闻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