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蓓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4G 移动网络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这既为高校图书馆建构智慧型服务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即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数据挖掘、搜索和分析技术来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动向,为读者推荐更契合信息资源的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其信息需求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图书馆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信息保障的重要辅助机构,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建构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效能,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路径。
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个包括读者、技术、资源、制度和流程在内的复杂系统;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以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智慧化元素为手段,以互联互通、深度融合、便捷创新、服务高效等为特征,以便为读者提供便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新型服务方式[1]。大数据是一种新型数字化技术,基于大数据在信息搜集、挖掘和分析方面的优势性功能,为图书馆提高优质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图书馆服务向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等新型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日益丰富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当前,高校已经由基础建设时期进入了“提升内涵、强化质量”的关键发展阶段,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构成,也要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来迎接挑战,通过构建智慧型服务模式来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工作的永恒主题。智慧型服务模式是信息技术支撑下图书馆信息分享与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产物,基于大数据技术来建构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可以尝试从数字资源、管理人才、信息技术等因素出发,建构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模式的有效框架:
智慧型服务内容,具体是指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具体包括图书馆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索引摘要及商业数据库等新型资源。数字资源具有传播迅速、自由的优势,能够更加便捷、充分地满足广大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由纸质向数字资源转型的趋势愈加明显,高校图书馆应全面深入地进行科研发展和读者调研,不断加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广大读者在信息资源需求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型服务载体,具体是指智慧型图书馆的服务平台和外部环境。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筛选、资源检索及智能推荐等等,在这一先进技术的强大支持下,高校图书馆要全力构建其强大的智慧型资源服务和推荐系统,依据读者的信息搜索和浏览记录,提供更方便、快捷和智慧化的服务模式,以便能够更充分、契合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2]。
智慧型服务制度,具体是指智慧型服务模式的具体标准和规则。图书馆提供完善的智慧服务,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技术作支撑,同样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服务理念、制度与流程,如此方能更好地发挥智慧型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为广大读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信息服务体验提供重要的软件保障。
智慧型服务人员,具体是指在智慧型服务模式中的工作人员。人是智慧型服务模式中的关键要素,是个性化、特色化和智慧化服务的具体操作者与践行者。在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建构的进程中,必须要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服务理念和过硬信息技术的服务队伍,图书馆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更快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为服务好读者做出积极努力。
智慧型服务对象,是指接受智慧型服务的被服务群体。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他们中的大多都能够很好地理解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实质,更清晰地把握自身的数字资源需求,也能够很好地运用数据技术来检索并筛选出所需要的数字资源,这也为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读者群体的优势,详细宣讲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服务理念、流程与办法,引导广大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智慧型服务。
大数据时代,掌握并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背景下所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能效,建议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资源是智慧型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物,为了提供更加丰富、多元、个性化的智慧型服务,首先要提高数字资源质量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数字资源的数量。主要通过提高采购资金的利用率,加强馆际数字资源交流等方式来丰实图书馆数字资源;二是,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成立图书馆资源建设委员会,规范数字资源采购制度和流程,采购更多优质数据库和数字资源,切实提高图书馆资源质量;三是,提高数字资源的精准度。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全面了解读者的需求倾向,更精准地提供资源服务,为读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3]。
服务平台是智慧型服务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读者所直接接触到的智慧型服务的“窗口”,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服务平台:一是,优化读者终端界面设计。读者终端界面设计包括色彩搭配、规划布局、架构导航构建等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对读者喜好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界面进行优化,为读者提供构图美观、结构简单、功能清晰的终端界面;二是,拓展读者终端服务功能。除公共信息管理、馆藏公告、新闻信息、图书借阅预约和到期提示、资源检索等基础服务之外,还可以尝试增加更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如,定制式检索服务,电子资源阅读及编辑等功能[4]。
图书馆管理人员是智慧型服务模式最为重要的人力支撑,通过锻造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能够更好地发挥智慧型服务模式的功能:一方面,强化管理人员主动服务读者的意识。要通过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热情,使他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日常的服务工作中,以优质的服务态度、耐心的服务话语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二是,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高校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组织机构,图书馆要针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方向,尝试为读者提供更直接、便利、深层次的学术服务。要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使他们了解并把握本校师生在数字资源方面的需求,最终成长为读者资源服务和专业知识的导航员。
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依托于海量信息资源和数据技术来模拟智慧化思维,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和智慧的信息服务的新型服务系统。随着包括大数据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必然选择。而在这一进程中,高校图书馆要深度分析智慧型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具体框架,努力打造更加多样、便捷、专业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以便更加全面、精准地满足读者群体的信息资源需要,确保图书馆能够在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