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梅风 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传递和接收信息,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等造成在新媒体逐渐兴起与发展,从而在传播技术上,也实现了新媒体传播的多元化方式。
乘着“互联网+”时代发展东风,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政策支持下,新疆加快核心区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新疆新媒体传播突破性发展,一些传统媒体纷纷转向新媒体传播,以多元的传播方式宣传新疆社会发展、风土民情、人文风貌。新媒体在解读新疆在“一带一路”中倡议核心地位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支撑新媒体发展的通信技术日渐成熟,新媒体传播已经深入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发布的内容信息逐渐超过传统媒体。新疆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相较中西部地区较为薄弱,受经济发展和地域的限制,新疆新媒体发展晚于内地,但同时吸收了更多的经验和新技术,兼具了多种传播优势。天山网作为新疆新媒体传播的领军者,于2001年12月18日正 式 开 通。2007年5月天山网携手新疆都市报,打造新疆第一张数字报全面上线,新疆首家第五媒体--彩信手机报试运行。同年8月,手机报正式创刊,这标志标志着天山网实现了向“第五媒体”的跨越。
新疆亚心网于2008年8月正式上线。次年,亚心网在新疆经济报的平面媒体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开始探索全媒体、立体化的传播模式,更加注重发展报网联营和报网融合。此外,在移动通讯市场的基础上开发了四款不同类型的手机报、电子报和作者投稿平台,通过运营的市场化,初步实现新的发展理念,即跨媒体、立体化传播以及全民记者。2010年5月,亚心网开通运行了新疆首家手机新闻网、手机视频以及手机互动社区。3G 时代下的新疆首家全媒体记者平台上线,实现了亚心网全媒体融合播报——“报纸+手机+网络”的传播核心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新疆网络媒体信渠道,并将推动新疆传媒业新一轮的变革。
随后越来越多的新闻网站、及政府机构成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在2015年由亚心网首倡,联合和相关新媒体机构,成立“新疆新媒体矩阵联盟”,共同宣传新疆良好形象,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新媒体自发展之初,就体现出即时性、互动性、订制性等特点,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让受众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促使信息受众也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而且,伴随着新媒体功能的越加强大,其提供给用户的体验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新媒体也根据用户浏览信息的时间和偏好,人性化的进行筛选信息。新疆因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和民族成分,除了上述三个特点之外,还具独特的发展特征。
(一)多语言形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多民族的构成势必要求多语言的传播形式,例如:新疆日报网有汉、维、哈、蒙4 种语种的版面。通过长期的发展中,天山网先后开通了汉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版面,针对疆外,并开通了俄文、英文版面。
(二)辐射面广。新疆地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边境线长达5600 余公里,与八个国家接壤,并且有5 个国家与新疆少数民族为同根民族,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将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中西亚、南亚等过的文化交流,意味着新疆新媒体传播的责任和任务更加艰巨。
(三)鲜明的地域特点。新疆除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以外,还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受众分析,文化背景复杂,市场多样,细查新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发现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而新媒体内容传播自发展之初就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并通过新媒体传播进而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一)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新媒体传播是新的传播模式,在未来,新媒体传播将更加注重受众的实际需要,传统媒体是通过用户个人的搜索需要而获得需求信息。基本是用户个人搜索需要的信息而获得。而新媒体是通过大数据对用户浏览过的记录进行分析,针对用户的需要,自动推荐给用户,这种传播,最终实现了“信息找人”,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二)媒体融合不断增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为拓展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急需与新媒体整合。例如,新疆日报自2014年其所属的数字传媒中心承担其转型重任,2016年试水“中央厨房”,进一步推进融媒体发展。另一方面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利用各种新媒体之间不同的优势,整合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强大的传播效应。
(三)使用成本更加低廉。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受众的逐渐增多、媒体资源不断丰富,未来新媒体发展成本将会更加低廉。此外,媒体资源库的共享,很多资源的使用降低的标准和费用,由此,未来的受众,将能享受更加低廉和优质的新媒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