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焱军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0
学生时代是学生感情敏感丰富的时期,情感因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心里因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情感教学是指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授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心理教学的模式,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目前,很多音乐老师存在着重技轻艺和重技能轻情感的现象,忽略学生的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音乐是用各种不同的旋律传递人们的丰富多彩的感情,若音乐中少了情感因素,那么音乐也会黯然失色,变得索然无味。在音乐教学中,若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将丰富多彩的感情融入到美妙的旋律中,音乐将会变得优美动人,且学生将感情融入音乐中,不仅可以更好的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感情,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提升审美能力有很大帮助。另外,音乐是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通道,能够有效帮助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构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有利于任何人的交流和相处,全面提升学生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因素协调发展。
音乐教学其实就是一门感情交流的课程,音乐的艺术性和情感因素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满热情,将真情实意融入音乐教学中,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首先教师应用丰富的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绪的火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其在情感海洋中感受音乐的动人之处。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充分激情,在伴奏或是语言表达方面都融入丰富的感情,用真情实意演绎教学内容,以情带声,以声促情,以情感人。再次,教师应注意对学生一视同仁,对每位学生都保持热情的态度,让每位学生都具有享受音乐的权利,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每一位学生。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热烈而饱满的感情,给予学生鞭策和鼓励,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音乐的信心。
音乐是一门注重体验的课程,老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融洽的环境,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转变为指导师或者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作用。教师可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勇于尝试,勇于创造。比如可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用自己的方式对音乐进行改编,体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且现在的新课标要求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不但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态度。
客观事物与人的内在感情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促发人类情感的根本原因,相关的情境可以直接引发出人潜在的情感,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一场音乐会,坐在电视机前看和到现场感受是有很大差别的,从不少青少年千里迢迢跑去听自己偶像的演唱会的现象中就可以感受到音乐情境对于学生感情培养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也可通过表演和想象等,尽可能创造出音乐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情境,让学生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情感,领悟其内心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激发学生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视听技术和影视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极大的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为音乐教学扩展了空间和容量。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力量,通过一种可视的直观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为现代教育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生可利用可听可视的现代教学手段延伸听的思维和想象,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世间万象。
每个人心里都牵挂着一片土地,每片土地都具有一个情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精神和特点。教师应带领学生感受多种民族特点,挖掘出民族音乐中的动人因素,弘扬民族音乐。教师可适当得向学生引入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对其民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解说,丰富学生对不同因素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其吸收并发扬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下去。
情感目标是音乐教学中的核心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不断深入,我们应努力用全新的视觉和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在音乐环境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只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具有丰富和热烈的情感,才能有效发挥出音乐本身的特点,培养出学生完善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