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涛
新野县城郊乡中心校 河南南阳 473500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国家教育部在新课改中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目标、新要求。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养成和尊严意识培养。指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应当成为优化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的开拓者,勇于承担起开发、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有效的个性激励和开发,让学生稚嫩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磨练;顺孩子之天性,他们就会自由、幸福、快乐地成长。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设优美、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如户外、活动最具有激发学生的经验表达,诱发学生情趣行为的展示;校园、教室则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室内外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标语、格言最容易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情操的陶冶,生活的充实;师生交流、谈心,更能启迪心智,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新课改目标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调和心态、端正姿态、摆正形态、以诚相待。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状态,以诚恳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学生就能尽情地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出自己的困惑和见解。“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水到渠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威严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就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努力创造最佳的心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兴趣盎然;且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自由张扬的空间时,心灵和心智就会得到启迪和发展,就会和老师成为朋友,就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作为教师,要做到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他们感到亲切、真实、可信、可敬。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需要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爱好、特长的平台,与学生真诚互动,才能真正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听取专家、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实录;积极探讨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理念,努力拓展思维空间,打开工作思路,调适学生心理制衡,改善学生心理品质,让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使健康的心智得到合理的启迪和发展。
成立由班、组、学生会、少先队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中做到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展开。
采取“岗位练兵”的探究方式,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和训练自己的心理教育功能。
对学生进行心理、智力、技能测试,建立档案。教师分期、分段将学生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供学生及时矫正自己,发展自己提供有效的借鉴,又给学生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留下宝贵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对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势在必行。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正练就一套硬功夫。要把我们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作为学科教学的经常性任务,常抓不懈;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倾诉苦恼,抚慰情绪的场所。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消化心理障碍,积极面对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开设学生心理讲座。通过班会的形式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写“心灵周记”、日记的形式,向老师、朋友、家长诉说自己的困惑,提出自己的困难,表达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疏导、家长交流,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慰籍、观点得到表达、情感得到流露,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能力和改正意识。教师及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法影响教育学生,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总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新的起点开始,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为祖国,为人民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心理健全、品格高尚、素质优良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