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迪
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湖北荆州 434300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尤其重要。而在学生方面,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同,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一样;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存在着差异。而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今对于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要求也有了新的提升。相较于过去流行的分层式教学,针对如今的教学要求,实施互动分层教学显然更合适。
所谓互动分层教学法,就是在对学生实行分层式教学时,更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互动式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因材施教,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使每个学生得到提高。实施分层互动式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其它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不断与学生进行各种交流和沟通。
由于基础不同、领悟能力不同、因为性格和爱好而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同,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不断而细化的师生交流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武断地“一刀切”式的安排。
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依据学生过往的能力及特点和学习效果之外,还应以交流得到的信息考虑部分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层备课。哪怕是同一门学科,也尽量根据学科特点,将相关的知识点以学生的兴趣重分章节,在学习每个章节之前对学生重新分组。只有这样才能使分层备课和分层分组达到预期的效果,让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相较于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显然更加频繁也更加复杂。
从表现上来说,这样的互动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学生互动能够促进学习,使学生共同进步。比如同在一个小组的学生,如果学习气氛良好,那么个别生出松懈念头的学生会在这种气氛之下打消这个坏念头,而如果情况相反,同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很贪玩,那么哪怕有哪个学生突然想要奋进,受小组氛围影响,也会很快打消念头,重新又打开了游戏。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细心观察、在大局上掌控各小组的情况,努力让各小组都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与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各种交流和沟通,将他们“拉”回来。
辅导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课堂上,可以让不同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交流来达到学习辅导的目的。比如在计算机的设计课程photoshop上,笔者直接对C组的同学进行辅导,然后让C组的同学去辅导B组的同学,再由B组的同学去辅导A组的同学,结果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高涨起来,将相关的案例完成得十分好。
在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只会自己做和指导别人做虽然结果都是自己能够完成操作,但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却十分不一样。前者绝对没有后者了解的深、了解的多。只有对知识点掌握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做人老师”。而被辅导的学生同样受益。因为互为同窗,大家对彼此的了解绝对要胜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于同样的知识,这个案例哪里是难点、哪里容易错、哪一步的操作不太容易理解,生为同窗的对方显然更加清楚,也更容易给对方解释明白。
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以称得上是两全其美了。
采用分层互动式教学后,笔者感觉教学变得非常轻松,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大有提高。以下是笔者对实施分层互动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1、互动式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调整,不拘泥于教科书中的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哪怕是经常对学生分组,也要尽量对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因材施教。
3、在分组的过程中,不同的组用A、B、C来表示,而不用好、中、差之类带有明显论断性的名称,以此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在课外辅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C组的同学来辅导B组学生,B组学生辅导A组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别的事情。
分层互动式教学作为教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勇于改革突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1]姚刚,张欣宇.互动式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
[2]刘璐.互动式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