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祝富
淮南市公路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 安徽淮南 232001
在桥梁施工中,注重桩基施工技术并加以提升改进,是施工方的重点努力方向。通过检测技术实施对桩基质量的把控,从效果来看,能起到预控质量风险和提升建设价值的作用。
1.护筒冒水或下沉。在钻孔过程中,护筒冒水或下沉较为常见,主要因为在护筒的底部常会附着一些黏土,施工前,没有对回填黏土压实稳定,护筒周围密封不严,泥浆的飞溅,导致护筒冒水。承载护筒的黏土松软,导致护筒下沉。
2.孔壁坍塌。钻孔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泥浆密度、粘度不合格等原因,孔壁缺乏泥浆的保护,导致孔壁坍塌、液面不稳,出现大量气泡,引起排渣量增加,但钻孔的深度并未增加;或者钻孔的深度增加后,泥浆的粘稠度降低,进一步引起孔壁坍塌。
3.钻孔偏斜。钻进过程中出现偏斜,由于钻孔部位地下有软硬不同或结构不同的地层。当钻头遇到坚硬的土质时,钻头方向就会朝地质较松软的部位偏移;若钻杆受到强烈的震动影响时,钻杆也会发生晃动与偏移,导致钻孔偏斜。
清孔一般在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桩基的质量,使桩基承载力降低,沉渣量越大,清孔的难度越大,甚至导致短桩情况的出现。为确保清孔质量,一般需进行2次清孔,分别在钻孔完成后和钢筋笼安放后。沉渣厚度,端承桩不得超过10cm,摩擦桩不得超过30cm。
1.坍孔:坍孔不严重时,可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采用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后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应立即将钻孔全部用砂或小砾石夹粘土回填,重新钻孔。坍孔较浅深时,可采用深埋护筒法,将护筒周围用土填实,重新钻孔。
2.孔身偏斜:吊住钻锥在偏斜处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片石至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实施钻进。
3.清孔要保证泥浆的密度、粘度等质量质量指标,确保沉渣可以被泥浆悬浮带出。
对挖孔设备进行严格检修和测试,掌握混凝土、泥浆的质量性质,如泥浆较浓稠,要进行稀释。仔细测量浇筑高度,严控桩头预留高度。检测钢筋骨架,每节的端首均用十字撑加固。开钻前要确保设备底座平稳。开钻后,对钻孔中心度、垂直度仔细测量核对,避免移位。时刻观察孔内状况,控制护筒水位。
钻孔前,根据地勘资料,绘制孔位地质剖面图作为参照,选择合适的钻进参数。钻孔时,保持钻锥的稳定,慢速钻进,使开孔坚实、竖直。开孔坚直可以避免碰撞护筒,起导向作用,待钻锥保持竖直稳定后,逐步加速钻进。随着钻进,随时检查孔内泥浆,保证指标符合要求。泥浆过浓影响进度,过稀易塌孔。时刻注意孔内的水压差,保证孔内水头,防止涌砂。
1.钢筋入场验收:检查质保单,按比例取样作力学性能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焊条要有质保单,型号与钢筋性能相适应。
3.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加工制作,用定位支架控制主筋位置。
4.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以加强箍拢作用,主筋一般不设弯钩。
5.钢筋笼移运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前需再检查孔内情况,确保孔内无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顺直,避免碰撞孔壁,严禁墩笼、扭笼。
混凝土灌注是桩基核心工序,应高度重视。首先,搅拌时间应大于90s,搅拌后要及时测定塌落度及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其次,浇筑前要及时清孔,确保孔底清洁、无障碍。再次,通过水密、承压等试验确保导管的密闭性和稳定性,将导管置于钻孔中心。最后,首次浇筑混凝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避免出现堵管、压漏、高压气囊的情形出现。导管口距孔底0.5—1米,导管埋入深度2-6米,灌注持续时间要以首批灌注时间为准,减少外加剂用量,降本增效。
1.成孔检测:桩基施工,首道工序就是钻孔,钻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桩基整体质量。因此,成孔后要及时进行检测。检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各项质量控制指标要逐项检测,同合格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明确质量达标与否。
2.静载试验:通过向桩基施加轴向压力,检验桩基承载力。再向桩基底部,施加水平压力,检验其水平方向抗荷能力。检验结果取决于桩基竖直、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此法简单易行,数据精准,已被广泛应用。但易受天气影响、机械振动干扰等因素影响,因此,要做好技术改进、环境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总之,在桥梁施工中,桩基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我们要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并辅以科学的检测方法,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1]边晓峰.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7(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