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熙佳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大学是实行我们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阵地,我们大连外国语大学的五位同学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业比赛,经过一年的准备与研究,最终完成了这个创业项目,准备结题。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多次讨论、分析和研究,关于自己的项目的现状和该创业项目的未来能否成功的问题等。我们将这些反思写出来,供其他在校大学生参考,可以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大学生创业在全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将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愿,也是写这篇论文的初衷。
我们的创业项目名为:随他——一个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易的软件。我们的想法是做一个App,它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由于学生闲置物品过多,交易量剧增,交易信用逐渐变低,且如未能有合理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校园交易平台这一现状。高校学生由于购买欲望强却资本不足,对二手市场需求旺盛。因此创办一个校园二手交易平台显得十分必要。学生群体中,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交易量随着大学生购买力的提高年年剧增。为了信用可靠,保证交易在同学校展开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个专业校园交易平台则能够保证交易的快捷诚信。这个App的内容包括平台的设计宣传、交换双方的物品交换、信用评估、实名注册以及平台的后期运营工作等。从结果上来说,我们的创业并没有大获成功,因为在同一时期,校园里也出现了和我们相同功用的小程序,基于微信平台的小程序。这更加新兴和便捷,随着小程序的普及,大学生们更加喜欢使用便捷的小程序,在微信界面下拉就可以找到,且启动速度较快,符合现在大学生不愿等待,不愿浪费时间的心理。且该小程序推出的优惠政策和力度也比我们大,我们没有足够的金钱实力与其竞争,所以我们的创业项目就此作罢。
除了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其他影响创业的因素也有很多。因为创业是一个多资源整合过程,内在因素、客观环境相辅相成。作为大学生,所具备的创业知识和经验、创业的视角和格局、个人能力和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作为可能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我们缺乏资金和社会关系,在遇到创业困难和瓶颈的时候,没有太多可寻求的帮助、较难获得支持创业的新技术、新科学和其他知识;欠缺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前瞻能力等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呢,我从学校和个人两点进行分析。
首先,作为学校方面,应加大创业的宣传力度以及创业教育。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把握创业政策、获取创业信息主要通过高校宣传、大众传媒、互联网这些平台,通过实践训练和课堂授课的比例相对较低。虽然在大二,学校开设了《创业指导》这门课程,但是每周一个课时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讲述理论性的知识,以及其他已经创业成功人士的视频,并没有提供实际创业的模拟机会,导致同学们对创业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创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我认为,作为大学应进一步完善在校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制定适合在校大学生创业发展路径和指导规划。就业指导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创业信息、创业知识、创业政策传达给学生,积极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创业培训、创业模拟竞赛,扩大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参与质量和水平。着力培育浓厚的创业氛围,有针对性地改善创业条件,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使我们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其次,作为个人方面,应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创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包含社交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我们的小组成员有五个人,当时都是大一的日语系学生,在高中的时候也没有接触过什么有关创业的知识。在没有接触过创业知识的情况下,我们就贸然决定进行创业。这样的情况,导致我们的创业计划书不够完备,而学习的时间又不太充足,导致我们的管理上曾出现了很多问题。风险教育也同样欠缺。大学生创业一般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这种敢打能冲的特点利于事业的拓展,但也容易导致对创业风险的忽视,一旦失败,可能会把一个原本积极进取的大学生压得直不起腰来。这些知识往往大学专业教育中涉及较少,即便是开设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课程,也主要是起到启发、引导大学生创业的作用。我们对创业项目缺少必要的需求调研和市场分析,对企划书也了解甚少,有过团队管理经、项目预算编制等知识的比例较低。对困难的低估,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退出创业乃至创业失败。
总之,大学生有创业热情固然是好事,但是也应该再自己具有了相关的能力和知识之后,再进行尝试。并且,学校也应该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到创业政策,及时调整方向,最终获得成功。
(指导老师:刘前方)
[1]李华.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问题的思考 [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26-29.
[2]王娜.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基于百色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的调查与思考 [J].百色学院学报,2016,29(3):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