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悦鸣
国家气象局 北京 100081
现在人们貌似越来越重视档案,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国宝档案》到北京电视台纪实节目的《档案》,档案馆也在进一步开放档案的程度,让更多人去了解档案。档案馆也在想各种各样的方法让人们接触档案,从建立档案网站到如今人们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就能接触到档案,查到自己需要有关档案的资料。档案专业人士需要的档案为自己所用的时候,能上档案馆查到档案及相关资料。另外,档案工作人员的队伍也在逐渐扩大。但是,毕业大学生对自己的档案的重视程度和企业对员工的个人档案却没那么重视。
大家往往一提起档案两个字,认为档案是个高大上且神秘的东西,而且觉得档案这种事情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是那些专业人士或教授级别的人们才会触碰的东西,殊不知档案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自身生活也离不开档案。每个人自身的档案其实对自己非常重要。毕业学生的档案尤其重要。
现在的大学生接受了十五、六年的教育,接收的是现在最新知识的教育,是建设自己的国家的繁荣昌盛的有用的人才。按说这些人们对档案应该非常清楚档案的作用,可是大多数大学生却毫不重视自己档案,等毕业的时候,随意找一个地方就放。甚至有些接收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不知档案对自己的重要性。结果的是等自己要用自己的档案时,却往往找不着自己个人档案。归根结底,大学生不够重视自己的档案,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
大学老师对学生阐述的自己个人档案的作用以及影响不太清楚,就是大学生本人当面去问他们自己老师都有可能问不清楚。第一,作为老师自己,都有可能对档案作用都不太清楚,因此这些老师也就不知道和同学说清楚这种个人档案的作用,甚至模糊去说档案这种事情,很难将档案和毕业生未来生活关系阐述清楚。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规章制度,或只是去强调“这是国家规定的”,导致大学生们很茫然。第二,对于一些不太重视学生档案的老师,只要将学员的档案从学校转出去,不管是转到单位还是个人手中,它们工作就算是做到位了,他们就是万事大吉。第三,在老师说清楚的前提下,一些大学生一些着急找工作,着急写论文毕业,他们自然而然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放在这上面,本身潜意识里就不重视档案的态度因素,也就对个人的档案不了之了。第四,网上对于档案的重要性,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法是大学生档案对本人的发展很重要,甚至丢了档案以后会有许多的麻烦甚至没办法去干一些事情。也有很多人说不重要。就算是有网站阐述了档案的重要性,但却对于如何处理档案却也没有说的详细清楚和明白。毕业学生们也就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弃档族。
一是部分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档案工作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而是将档案工作看作可有可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档案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甚至个别领导为了节省资金,认为没有必要把精力和财力放在档案工作上。二是档案部门负责人未能切实担负起承上启下、内外联系、协调各方的重任,未能积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档案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没有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在工作中存在着人员配备不到位、经费投入不够、基础设施配套不全、档案部门地位不高、档案人员待遇较低等情况,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出现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等现象。三是专业知识缺乏。企业目前具有档案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不高,既懂得档案管理,又懂得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少,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差。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大家对档案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认为个人档案这个事情是个无所谓的事情。这种的对档案的态度,怎么利用档案去做更多的事情。中国是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这种文化里面包含着古代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包含着孔融让梨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包含着大禹治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康乾盛世等等一个个朝代的兴衰等等这些要想传承下去,还是得找到当时的记载。换句话来说,这些都离不开档案的记录,离不开人们从档案中挖掘。如果大家都重视自己的档案,那就自然而然对这些档案也就不会重视的。
总之,国家不仅需要档案人员把档案这个事业变成不再神秘,加大开放档案的程度,更需要的是要从重视大家自己档案的开始,意识到一份自己的档案包含着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一旦弄丢自己的档案,许多事无法做成。只有自己有保管好自己的档案,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知道从什么地方寻找,自己档案管理好了,这样人们才能懂得利用其他更多的档案中的记载去建设这个国家。
[1]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