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姚增福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外语外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近10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聚焦“三农”, 2007年首次提出发展现代农业, 201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又一次从更高的战略高度进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着力点。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大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经济区和华北经济区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组成部分,东南和西南分别靠近辽中南和京津唐两个发达经济区域,正南临近渤海,是连接关内外的重要通道,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城镇化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国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布局的确定,学者们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关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互动机理的研究。如宋洪远和赵海[1]指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但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陈锡文[2]指出,城镇化必须以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增长为基础,推动两者间协调发展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冯献和崔凯[3]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资金、政策等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发展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又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保障,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要素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赫修贵[4]指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具体可以包括户籍制度创新、就业制度创新、农地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等。周庆元[5]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要素产生了虹吸效应,挤占了粮食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源以及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的特征趋势,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关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间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如夏春萍和刘文清[6]利用VAR模型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毛智勇等[7]在研究中将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定量测算“三化”协调度的指标,测算了6省区“三化”的协调度水平。姜会明和王振华[8]基于吉林省数据,利用VAR 模型评价了“三化”协调水平,并提出了发展路径思路。胡晓群等[9]利用2000~2012 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数据评价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间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王乐乐[10]针对关中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纵观已有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理论方面的探讨,实证研究的文献中主要选择单一指标来反映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利用VAR 模型检验三者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单一指标的选择能够简化运算过程,但很难真实地反映“三化”发展的实际水平。文章从要素、市场和产业3个层面,选择3方面18个指标全面衡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协调水平评价模型,检验赤峰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水平,系统阐释赤峰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时序演变特征,并提出协调发展的模式。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产业耦合、要素耦合和市场耦合等3方面[11]。赤峰市现代农业能够在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等方面全面支持推进当地城镇化发展,因此,为了综合评价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程度,该文从要素、市场和产业3个方面,同时参考蒋和平等[12]关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选择要素、市场和产业3个层次18个指标综合评价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指标有: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谷物、豆类及薯类)零售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其他农畜产品类、肉禽类)零售总额、人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等。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农村人均草地面积、单位面积农机动力、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村人均种植业经营性收入、农村人均畜牧业经营性收入、农村人均林业经营性收入、森林覆盖率、农村人均肉类总产量等。以上指标数据均来源于《赤峰统计年鉴(2000~2013)》,并根据选择的具体指标整理和计算得出。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有多个指标构成,能够最大程度为全面衡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信息,但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与此同时各指标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表面上看可以全方位反映被评价主体的不同属性,但实质上可能是被评价主体同一属性的差异表现。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方法就是在大量相关指标中,找出少数几个能够包含被评价主体主要属性信息的综合性指标的方法,用少数的综合性指标来具体描述众多指标间的联系,即用少数综合性指标反映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属性信息。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表达式为:
(1)
式(1)中,F1~Fm表示公共因子;εi(i=1, 2,…,p)表示影响xi的独特因子;aij表示因子载荷。
该文利用SPSS 16.0软件分别对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利用巴特利球形检验(Barlett Test of Sphericity)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等方法检验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是否适宜做因子分析;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公因子;最后,采用回归法计算公因子的得分。运算结果见表1。
表1 因子分析检验和公因子贡献率
公因子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KMOBTS城镇化公因子Z17 32653 60253 6020 84183 663公因子Z23 42342 78496 386Sig 0 000农业现代化公因子N14 11241 12241 1220 484139 856公因子N24 10541 05282 174Sig 0 000
表2 城镇化公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及综合得分
指标Z1Z2x1非农业人口比重0 4540 865x2人均GDP(元)0 8140 551x3第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0 573-0 791x4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0 532-0 839x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人)0 8270 551x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0 8330 471x7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他农畜产品类)肉禽类(元/人)0 8240 551x8人均拥有医院床位数(床/万人)0 8660 462
表3 农业现代化公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及综合得分
指标Z1Z2y1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人口比重(%)0 1990 758y2农村人均耕地面积(667m2/人)0 873-0 021y3农村人均草地面积(667m2/人)0 8980 224y4农村单位面积农机动力(kW/hm2)0 4910 774y5农村单位面积有效化肥使用量(kg/hm2)①0 6640 720y6农村人均种植业业经营性收入(元/人)0 7030 590y7农村人均畜牧业经营性收入(元/人)0 7660 620y8农村人均林业经营性收入(元/人)-0 0680 864y9森林覆盖率(%)0 7000 699y10农村人均肉类总产量(kg/人)0 4990 628①毛飞和孔祥智[13]指出,工业化的发展可以保障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物资,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① 毛飞和孔祥智[13]指出,工业化的发展可以保障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物资,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8个评价指标中,KMO的值为0.84,巴特利球形检验值为183.663,而选择两个公因子后累计贡献率为96.386%; 农业现代化水平10个评价指标中,KMO的值为0.484,巴特利球形检验值为139.856,选择两个公因子后累计贡献率为82.174,因子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最终确定的公因子数都为2*结合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并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指标的抽取公因子的碎石图可知,从公因子数为2开始,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故公因子数选择2,因篇幅关系没有列出。
从表2可知,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极大法旋转后,在城镇化指标体系中x2~x8等7个变量在第1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第1个公因子主要解释这7个变量,其意义代表城镇化产业经济发展规模大小,可命名为经济城镇化*冯献和崔凯[3] 认为,城镇化可分为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以及经济城镇化,即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人口城镇化、城镇区域逐渐扩张的空间城镇化和农业产值在总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的经济城镇化规模;x1变量在第2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第2个公因子主要解释这1个变量,其意义代表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的规模大小,可命名为人口城镇化规模。
从表3可知,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y2、y3、y6、y7、y9等5个变量在第1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第1个公因子主要解释这5个变量,其意义代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要素报酬规模,可命名为农业要素报酬;y1、y4、y5、y8、y10等变量在第2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第2个公因子主要解释这5个变量,其意义代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可命名为要素禀赋结构。
该文采用回归法计算公因子的得分,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S=(α1w1+α2w2)/(α1+α2)
(2)
式(2)中,S表示综合得分;α表示各公因子的权重,即各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w表示各公因子的得分。
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得分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S1=(0.536w1+0.428w2)/((0.536+0.428)
(3)
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得分计算公式是:
S1=(0.411w1+0.411w2)/(0.411+0.411)
(4)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得分的最后结果参见图1。
图1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协调水平变化
该文借鉴刘耀彬和宋学锋[14]以及方世明和郑斌[15]的研究方法,构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评价模型。协调水平评价模型基本形式为:
h=(C+A)/(C2+A2)1/2
(5)
式(5)中,h表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C表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A表示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将标题2.2中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得分带入公式中,可得2000~2012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数据,具体计算结果参见图1。同时我们根据h、C、A取值不同,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分4级,即高度协调、中度协调、中度不协调和高度不协调,每个协调水平级别中协调发展所展现出来特征差异明显,具体见表4。
表4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分类
根据数据运算和分析结果,将2000~2012年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得分和两者协调水平等3方面数据绘制图,更加直观地展示研究期内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及协调水平时序演变及特点。
(1)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演变特征
从图1较直观看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演变呈现出较明显的三阶段特点, 2000~2003年为第一阶段, 2003~2010年为第二阶段, 2010~2012年为第三阶段。
①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城镇化。在第一阶段中,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都较低,且处在高度不协调阶段,但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保持在-0.5左右,明显高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0.7。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国家进行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调整,但实际效果滞后于政策的调整,滞后期就是农业资源要素的调整和再次整合的时间。城镇化水平较低,非农产业为农业要素获得高报酬提供的机会很少,同时低水平的农业现代化释放的农业生产要素也很有限,生产要素“供需”上的矛盾使得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城镇化,两者高度不协调。
②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在第二阶段中,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快速增长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两者协调水平也从高度不协调发展到了高度协调。结合表2、3可知,城镇化发展水平中产业经济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规模是最重要的两个公因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中资源要素规模和要素结构是重要的两个公因子,也就是说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要素耦合至关重要,地位明显高于产业耦合和市场耦合,这也充分说明,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的每一步都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地位,无论是城镇化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还是人口城镇化发展都需要农业提供大量优质的生产要素,这也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素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进一步释放高质量的生产要素,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间的要素结构配置才能达到最优化。
③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在第三阶段中,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且两者发展水平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两者间高度协调。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两者发展水平不是高度统一的,只要要素、产业和市场等方面达到充分耦合,就能达到高度协调阶段。
(2)协调水平演变特征
从图1可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时序演变呈现了明显“S形”增长趋势,这也提供了一个区域实证案例,印证了Northam[16]提出的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S形”增长过程。2000~2005年期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处在高度不协调阶段,这个期间是处在战略大转型的交替节点上,经济活力和生产要素潜力没能充分激发出来,导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较缓慢。到了2006年协调水平处在中度不协调阶段。虽然这个时间比较短暂,但较明显地显示出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间协调发展的趋势,这个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较快,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农产品等生产要素,促进了城镇化整体水平提高。而2007~2012年处在高度协调阶段。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很高,两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也为城镇化加速推进提供了基础条件、市场条件和要素条件,进一步带动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城镇化主要体现在城乡要素的不断流动,形成强大的空间聚集效应方面。农业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先进生产要素在传统农业中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的变革和提升方面。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就是在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思路[1]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同时提升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协助和推动的能力,实现两者协调统一发展。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该文提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要素均衡流动”模式。该模式更加强调高质量要素在城乡间的均衡流动,而不是简单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快慢。该模式作用效应的释放,可以优化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并通过城镇化在“供、需”上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够进一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和保障,两者协调发展能够提高要素报酬,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进而跨越经济发展中的“中等收入陷阱”[17]。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剩余农产品和原始资本积累,释放出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了城镇化发展,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农业剩余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基础条件[18]。而在城镇化带动作用下,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够容易获得所需的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进而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要素均衡流动”模式实质就在于能够有效缓解和消除城乡要素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均和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经济问题,能够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步伐。
“要素均衡流动”模式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发挥最佳的作用效应,需要明确战略选择和完善保障措施。首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调整。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从战略上调整城镇中产业结构和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大对农村剩余要素吸纳能力;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信息化、机械化、集约化建设,加快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的发展,进一步释放更多的剩余要素。其次,城乡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扩大一直是制约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加大对农村领域投入力度,完善人力资本、农村金融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机制,缓解和消除要素配置扭曲的问题,平衡要素在城乡配置中获得的收入。最后,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在坚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要加快完善和建立要素流动市场机制、农产品市场机制、农业发展宏观政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和投资条件,让愿意和能够向农村流动的要素顺畅地流向农村领域,同时也让农村剩余要素顺畅地流向城镇领域,用宏观调控政策平衡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
该文选择3个方面18个指标系统反映赤峰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基于2000~2012年赤峰市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主成分,发现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能够解释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属性,是两个重要的公因子,而要素报酬和要素结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两个公因子,通过回归法计算各公因子得分,并将其带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评价模型中,同时根据公因子和协调水平不同数据将协调水平分成了高度协调、中度协调、中度不协调和高度不协调等6种类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时序演变呈现了明显“S形”增长趋势,在2000~2005年期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处在高度不协调阶段, 2006年协调水平处在短暂中度不协调阶段,从2007~2012年开始处在高度协调阶段,该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和赤峰市资源比较优势,提出了“要素均衡流动”协调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1] 宋洪远, 赵海.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经济研究参考, 2012,(28): 19~28
[2] 陈锡文. 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6): 28
[3] 冯献, 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3): 269~273
[4] 赫修贵.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理论探讨, 2013,(6): 96~99
[5] 周庆元.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8(6): 85~89
[6] 夏春萍, 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农业技术经济, 2012,(5): 79~85
[7] 毛智勇, 李志萌,杨志诚.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测评及比较.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7): 45~50
[8] 姜会明, 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地理科学.2012, 32(5): 591~595
[9] 胡晓群, 沈琦,徐恭位.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评价与分析——以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4): 16~22
[10]王乐乐. 关中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5): 171~175
[11]周建群. 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 2013,(2): 110~115
[12]蒋和平, 辛岭,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评价.科技与经济, 2006,(4): 56~60
[13]毛飞, 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改革, 2012,(10): 9~21
[14]刘耀彬, 宋学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科技导报, 2005,(2): 48~51
[15]方世明, 郑斌.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5): 112~118
[16]Northam R.M.Urban geography.New York:Wiley, 1975
[17]谢杰. 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4): 84~90
[18]柯福艳, 顾益康.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障碍因素、长效机制与改革举措.农村经济, 2013,(1): 42~46